心存仁厚 子孫昌盛(圖)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圖片來源:Pixabay)
《詩經》中說「人的一思一念、一舉一動,神明日日夜夜都在鑒察著。」知道是善事,就要盡心盡力去做,勇猛的行善、揚善、勸善,自然會福澤綿長,因為善惡有報是天理。
減刑之議獲賜三子
刑部主事康僖公屠勛曾住獄中,詳細詢問每個犯人的罪情,發現有無辜之人後,暗中告知尚書,尚書核實後,釋放了十多個受冤的無辜之人。屠勛還提議每五年派減刑官核實案情,為無辜者平反,尚書為他奏明皇上後獲准。
屠勛也曾被派作減刑官。他有一天夢見神告訴他說:「你命中無子,減刑之議深合天心,賜汝三子,皆衣紫腰金。」
後來,屠勛得善報有了三個兒子,後來也都做了大官。
避免誤判死刑有好後代
歐陽觀有學識德行,曾當過泗、綿二州的判官,對案件的審議判罪很下功夫,唯恐有冤情。他每每再三推敲能否免除犯人的死罪,以免不該死的被誤判死刑,常常為不能免除犯人的死罪而嘆息。
歐陽觀死時,兒子歐陽修還未成人。母親曾將這些事告訴歐陽修,並對他說:「我不知道你將來能不能有所成就,但我知道你父親一定會有好的後代。」
後來,歐陽修果然考上進士,成為一代賢相。皇上追封他的父親歐陽觀為鄭國公。
心存仁厚一門五進士
鄞縣人(今浙江省鄞縣)楊自懲,是縣衙內的獄吏,心存仁厚,公正守法。當時的縣官非常嚴厲,有次用棍棒鞭打一名囚犯,打得囚犯血流至地,縣官仍怒氣不息。楊自懲見狀,跪在地上懇求、勸解。
縣官說道:「這個人逾法背理,不由人不憤怒!」
楊自懲叩首回道:「獲知實情宜當心懷憐憫,不因查出案件事實而愉悅。既然連高興都不可以,何況因此而憤怒呢?」縣官這才消除怒氣。
楊自懲家非常貧窮,卻從不接受賄賂。若遇囚犯缺乏錢糧,總是多方救濟。一天,來了好幾位新囚犯沒有飯吃。楊自懲家缺米糧,便與妻子商量。於是,兩人自己不吃飯,而煮粥給囚犯吃。
後來他們生了兩個兒子楊守陳、楊守址,擔任南北吏部侍郎;兩個孫子,楊茂元為刑部侍郎,楊茂仁為任按察使,全是有名望的賢臣。子楊守陳、楊守址、侄楊守隨、楊守隅、孫楊茂元均為進士出身,有「一門五進士」之謂。
所以,古時傳朱子訓幕僚僕役說:「古雲公門中好修行,何也?……在人艱苦孤危之時,扶持寬容一分,勝過他人所做十分。若能解開冤屈,釋放貧人,教愚扶弱,而不乘危索騙,不因賄拷打,不故意冤枉,不肆意亂法,則一日裡可以行數十善事。長久累計,自然吉慶日至,子孫昌盛。」
(源自清代《德育古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