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嶼山的風水格局(圖)


香港大嶼山的天壇大佛像。(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大嶼山是香港的第一大島,面積147.16平方公里,比香港島還大上84%,「Lantau Island」是它的英文名字,相信是從它的別名「爛頭山」譯成的,在大嶼山最高處是鳳凰山,頂上有兩座山峰,遠處望去就如被劈開了的山頭,所以被人稱為「爛頭山」。

古代的大嶼山,居民主要以捕漁和生產海鹽為生,南宋時期大嶼山的產鹽業已非常蓬勃,至明朝時大嶼山的石壁、大澳、沙螺灣、東西湧等村落已形成。大嶼山過去一直發展較少,或多或少都與它的風水地理有關,在青馬大橋還未落成之前,只有靠水路才能到達,交通不方便。

大嶼山位於香港的西南面,西北方對著珠江出口,南面是南中國海,從整個珠江三角洲來看,大嶼山屬於珠江出海處的水口關攔,保護著廣東內局,沒有大嶼山這個水口山,廣東內局就變得鬆散,珠江水流亦會變得急速,影響著珠江三角洲內的人財聚氣,大嶼山起了非常重要的風水作用。

另一個作用是對香港的,當珠江從西北方流入香港,經過大嶼山水流分成兩路,一是經大嶼山東北面的吸水門,再經青衣島流入維多利亞港,二是經大嶼山西南面的分流,經西博寮海峽流向香港的東南面。

若是沒有大嶼山的緩衝,珠江口便正對香港內局,如尖沙咀和中環一帶,沖射的殺氣非常大,珠江水流入維多利亞港亦變得急速,同樣香港的人和財皆難聚氣,經濟亦難有發展,所以大嶼山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和香港的天然護衛。

這個護衛雄偉不凡,有著香港的第二和第三位高山(鳳凰和大東山),大嶼山來龍自東北方,從龍祖大帽發脈,經上花山落深井過渡馬灣,接連節節進龍起大東山,再跌頓伯公坳上鳳凰山,行龍剛猛有力,從大東山望向鳳凰山,就如一頭鳳凰張開口直飛上天。

大嶼山行龍特別,沒有開帳纏護,從東北方直向西南方行龍,一個接連一個的山峰,是獨龍格局,相傳宋朝時期風水名師賴布衣,曾說過一句『大象拖小象,代代出和尚』,來形容山龍行度,這正好指出大嶼山此種獨龍姿態。果然,大嶼山內從昂平、羗山到大澳一帶,建有大大小小的佛寺和精舍,其中就以寶蓮寺、羅漢寺、靈隱寺和觀音寺等較為聞名。

香港著名風水師香山夕陽認為,從風水格局來看,香港西環是一個「入水口」,即財福進來的地方。若要財運佳,謹記:「天門要大開、地戶要緊閉」。天門即西環一帶,地戶是鯉魚門。此前香港政府曾規劃興建的人工島,處於西環對開的海面,即大嶼山、坪洲一帶,而且面積廣闊。如果一旦動土興建,如同喉嚨的息肉般塞住喉嚨,破了「天門大開」的風水格局,這對於香港的財運非常不利。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