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難識破 欺世盜名的陰謀人物——王莽(圖)


王莽(網絡圖片)

王莽(紀元前45~23年)是漢元帝皇后(以下簡稱「王太后」)的內侄,父親王曼早死,跟著寡母,和王太后同住。他讀書認真,講究禮法,侍候母親,供養寡嫂,教育孤侄,接交天下賓客,尊重本家叔伯和兄弟,都顯出彬彬有禮的儒者風度。

叔父王鳳病了,王莽整天在病床前照應,累得蓬頭垢面,瘦得皮包骨頭。王鳳極為感動,臨死時把王莽托給王太后,很快當上了射聲校尉。叔父王商,還要把自己的領地分出一塊,贈給王莽,朝中大臣也交口稱讚。加上王太后的力量,王莽雖然沒什麼功勞,幾個月之間,就封為新都侯,成為皇帝身邊的重要人物。

王莽不同一般人,官越大表面上越謙虛,背後卻耍了一些手段作掩護,深受皇帝的寵信。王根死後,他接替王根的職位,很快當上大司馬,主持朝政,才三十八歲。剛上臺,就做了兩個大動作:

首先,他派使者去匈奴,把王昭君的女兒接回宮來,侍候王太后。按親緣,這女子是太后的外甥女,王莽說:匈奴單于尊重太后的盛德,才特意主動送回來的。王太后聽了,樂滋滋的。

接著,王莽又暗示南方的某個蠻族,自稱越裳氏部落,送來一隻白雉雞、兩隻黑雉雞。叫人報告太后,說:「當年周公輔佐成王,越裳氏受到感化,獻上來白雉和黑雉。如今,王大司馬(王莽)輔佐皇帝,功勳卓著,才有這樣的大事,可喜可賀。」這時,平帝只有九歲,是漢哀帝的堂弟,哪懂得什麼政治,由王太后垂簾聽政,大權則操在王莽手裡。如果王莽能當上周公,不就格外有點意思了嗎?

火候到了,王莽又暗示心腹大臣上書,稱頌自己的功德,跟周公相差不遠,應該賜給「安漢公」的爵號,增加封地。

太后對這事很認真,叫下面討論。王莽馬上表態:「有功的不止我一人,孔光、王舜、甄豐、甄邯,都是功臣,該封賞的是他們。我的官祿足夠了,提我的名字幹什麼?」

甄邯又寫信給太后:「大公無私,政治才算得上清明。大司馬(王莽)雖然謙虛,可功勞特別高,決不可以埋沒,一定要加官晉爵,方不負天下人的仰望之情。」

王莽堅決推辭,連續四次上書,說有疾病,不能上朝主持政務。大臣們又稟告太后:「不可太勉強大司馬了,逼出病來,哪能對得起他呢?」

太后無比感動,下令提升孔光為太師,王舜為太保,甄豐為太傅,甄邯為承陽侯,共同掌權。王莽還不肯上朝,大臣們又上書說:「大司馬若不出來,天下百姓會失望,國家政治也沒有主腦,一定要請他出臺!」問題提得太原則了:彷彿沒有王莽,國家要混亂,歷史會倒退。誰敢違反百姓的選擇和老天爺的意志呢?太后不得已,再下詔令:「加封大司馬為太傅、安漢公,封二萬八千戶。」

王莽對舉國上下的呼聲,裝著感到有精神壓力,十分惶恐,很不情願地接受了太傅和安漢公的封號,但堅決辭退封地,說:「等到天下百姓人人富足了,我才領受封賞。」

朝臣們不同意,非要他接受不可,情緒也越發激昂:「安漢公若拒絕封地,我們都把封地退掉!」有人還說:「安漢公再要謙讓,就是違背天下士民百姓的意志,我們不答應!」

王莽被折騰得頭疼心焦。王太后也很著急,再次表明態度:「據各地官吏報告,全國百姓家給戶足,人人歌頌王大司馬的功德,安漢公必須應天順人,接受封地。」

王莽實在為難,才轉了一個彎,建議首先封賞劉姓宗室和有功之臣的後裔。

這一著,又博得滿朝文武的喝采聲:「安漢公胸懷廣大,解衣推食,光照日月啊。」於是連封三十六位宗室和二十五位官吏為侯爵。已死的、退職的、年老的,都增加年俸,現任的地方官員也加了薪水,落得人人歡喜,普天同樂。

這時,王莽眼見時機成熟,便暗示大臣:「太后年事已高,不必再管瑣碎事情,少打擾些。大事才向她請示,由老人家掌舵。」同時委婉地請太后表態:「今後,只有封官贈爵才跟我老婆子打招呼。安漢公是成熟的,威信高,四位輔佐也得力。各種政務,就交給安漢公處理。」

王莽利用這個機會,接待各地長官,請客贈禮,拉攏感情。對不合心意的人,順便罷掉,權力全都攬在手裡。除了一位不管事的老太婆,他已經是實際上的皇帝了。

當然,王莽也做了些好事:有的女犯人,判為「鬼薪」,每天上山打柴,供給宗廟祭祀;王莽下令,可以出錢請工,女犯不必上山。立大司農部丞十三人,分管天下的農業生產。有一年大旱,遍地蝗災,百姓流亡,王莽捐錢一百萬,獻田三十頃,交給政府,幫助貧民。各級官員響應號召,獻出田地的有二百三十人。長安城中建成五個住宅區,每區二百戶,無償送給百姓。每逢水旱災害,他都吃素。

王莽十分注意如何鞏固自己的權勢,思前想後,還得在皇帝身上打主意,最好要他做女婿。於是向王太后上書:「皇帝即位三年,十二歲了,應該挑選賢惠女子,主持後宮。」

王太后很贊成,詔令各地把合適的女子造成名冊,王家人的女兒都上了冊子。王莽怕自己的女兒被比垮落選,就主動表示:「我沒有德才,女兒又愚笨,不必選送上來了。」

太后竟把這話聽真了,傳下話來:「王姓女子是我的外家,都不要入選。」

可是,這麼一謙讓,官吏和士民都很不平:「外家就不能入選嗎?黎民百姓也可選送,難道王家人連老百姓也不如了?安漢公的女兒為什麼就選不得?」上書來訪的每天幾千人,都說:「安漢公功業蓋世,只有他的女兒,才配當皇后。」

太后越勸阻,上書的人越多,她不得已,吩咐把王莽的女兒挑進宮來。

王莽卻說:「要選,不只我一家,王氏家族的人都要選。」

大臣們真心反對:「只有安漢公是王家人的正統,別人可不能魚目混珠啊。」

王莽這才表示,讓女兒入選。

太后派人篩選各家女子,最後的結論是:「安漢公之女教養有素,容顏出眾,足以承當皇后的職責。」又專門占卜吉凶,結果也是上上大吉。於是擇日下聘,禮金是黃金二萬斤和二萬萬銅錢。王莽一再辭謝,最終收下銅錢六千三百萬,分給同時受聘作妃妾的女子和貧困族人四千三百萬。既謙虛,又公平,十二歲的女兒,就這麼當上了皇后。

由此可見,假戲真作,正話反說,在下面煽動輿論、自己又裝謙讓,是王莽成功的訣竅。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放言》詩裡,曾寫道:「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說王莽這種巧於掩飾的陰謀人物,只有長時間的考驗,才能識破真相,還他本來面目。白居易的話,確實很有道理。

(事據《資治通鑑》)

本文留言

作者林靈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