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不是我的祖國的生日(圖)


北京街頭(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9月30日訊】我是中國人。我生於抗戰勝利那一年,1945年8月。今年74週歲。

每到國慶前後,國內各種傳媒不停地高調宣傳「慶祝祖國的生日」,往往還提到這一年是多少歲,比如今年是「70歲整壽」……說話的人也許體會不到,我聽了多彆扭——祖國怎麼會比我的歲數小呢?

我不是孤陋寡聞的人,我知道這種情況是有的。這個世界上,有的人出生的時候他/她的祖國還沒有獨立成為國家,所以他/她最早登記的國籍是別的國家(或殖民地、託管地),更糟的話是無國籍的流浪者。

我不是這種情況。我生下來就是中國人。從小有人告訴我,身為中國人我應該自豪,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還有歷史悠久——模糊點兒說幾千年吧,這個「幾千」到底是多少據說有幾家學派爭論不休,但有兩點沒分歧:一是這歷史遠遠長於個人的生命;二是沒有線索指向開始計算它的日子與10月1日有關。應該自豪,也因為我父母迎接我來到這個世界的喜悅與舉國歡慶重疊,日本剛宣布投降,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八年全國抗戰以勝利結束;英勇犧牲的中國軍隊將士的鮮血沒有白流,不久後聯合國建立,中國成為安理會五常之一,名列「世界四強」(法國正忙於復國,算不上)。

我當然知道10月1日的意義,知道1949年北京天安門廣場的盛大集會,毛澤東主席在集會上講了話。他講了什麼也有幾家不同說法,很多年裡最流行的說法好像是「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我一度相信。後來有幸聽到錄音才確認,他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作為該政府剛就任的主席,由毛澤東來做這個儀式感很強的宣布,顯然是不同說法中唯一符合邏輯的。

這就對了。10月1日是這個政府的生日,不是這個國家——我的祖國的生日。

歷史悠久的中國,有過許多各成體系自相傳承的政府,或者叫朝廷,從周秦漢魏晉,綿延到唐宋元明清,到中華民國,它們各有自己的生、興、衰、死,那不能看作中國的生、興、衰、死,借用梁啟超先生《少年中國說》裡的話,「於吾所謂中國者何與焉!」

政府不等於國家,更不等於人民。這本應是常識。

但是,從小學(我1950年上學)開始,我接受的學校教育一直告訴我,政府即國家,愛國就是無條件地讚頌、服從這個政府;儘管習慣了食堂裡菜品油水少,主食吃不飽,發下來的糧票布票年節供應票等票券的品種越來越多,商店貨架上東西的品種越來越少,我還是相信,在這個政府領導下我們過著幸福的生活,世界上別的國家的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也看慣了一批又一批各種人被政府或以其他名義的當權者指為「人民的敵人」而當眾批鬥,看慣了他們「低頭認罪」,相信他們是罪有應得。直到1966年開始、為期十年的那場浩劫,我才逐漸察覺,政府和它操控的官媒說的竟然一派謊言,政府的倒行逆施正把國家帶進越來越深重的災難。彷彿一個被催眠20多年的人,我慢慢睜開了眼睛。很幸運,我隨著國家走進一段難忘的覺醒期,標誌該時期的起點是這時候的官媒領頭討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政府宣布實行「改革開放」。我的理解,「改革」意味著此前近30年政府的作為毛病很多,可以批評,應該改變;「開放」意味著人民睜開的眼睛可以看向外面的世界,從外面取長補短,在充分交流的國際環境裡,國家才有美好的未來。

在覺醒期,我更深刻地認識了這個道理:政府不等於國家。

官媒宣傳往往喜歡把政府和國家混為一談。幾十年裡,一套極荒謬的邏輯被大力灌輸得「深入人心」:反對政府=反對國家=叛國,人人得而誅之;批評政府=反對政府=反對國家;對政府的號令有些不滿,發發牢騷=批評政府,接著連等下去;若讓政府丟面子,比如說了政績一大堆好話,又說稍有不足,叫「只看陰暗面」=批評政府,以下照樣連等不誤。用這套邏輯,幾十年裡抓出來一批批「國家的敵人」,又叫「人民的敵人」,並且用群眾鬥爭(剝奪一切人身權利,不排除惡劣的人格侮辱和暴虐的私刑毆打直到致殘致死,因為「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把他們制服。於是政府這個活太好干了,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愛怎麼幹就怎麼幹,永遠正確,永遠英明,永遠為人民所擁護(請注意,按以上邏輯,稍被政府懷疑不太擁護的就不屬於人民了!)……有如盲人騎瞎馬,結果可想而知。據官媒後來說,國家的經濟被推到「崩潰的邊緣」,人民則承擔了最大的代價,包括數以千萬計的勤勞同胞餓死,大致同數量級的善良同胞冤死。

既然政府不等於國家,正確的邏輯與此不同:凡是愛國者,應該發揮監督政府的作用,肯定、擁護政府做得正確的事,批評它做得不正確或不夠完善的方面,若可能就提出改進的建議,尤其不要放過每個「陰暗面」;這不是政府是否允許的問題,而是憲法賦予國家公民的權利,理應為法律所保障,理應得到愛國民眾的支持。這樣的愛國者越多、越積極,監督作用越有效,政府的失誤才越少,正確舉措就越多,國家就越興旺,人民越受惠。愛國家的人,應該對政府持批評的眼光,常發出批評的聲音。這不是很淺顯的道理嗎?

今天的中國,除了雞湯文字和養生,公眾關心的任何較大議題都會引起人群中激烈的爭論,有的鬧到夫妻分手、好友絕交。如果多數人有「政府不等於國家」的共識,讓爭論更有建設性,我想情況會好得多。一事放在眼前,我們先看一看,政府在這個事裡起什麼作用?它的作用能不能更好一點?

道理有些枯燥,近日的熱點議題可能太「敏感」,本文又不想牽涉許多資料引證和數據羅列——舉個很久以前、又廣為人知的例子吧。三聚氰胺奶粉。

三聚氰胺,一種化工材料,一些「不良奶農」將它摻到原料乳裡,造成相當大量的奶粉嚴重污染,許多消費者特別是嬰幼兒受害,中國乳製品業遭到重創。老百姓一開始搞不懂,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劑,不改善口感,也無助於賣相或防腐,不良奶農幹嘛摻它?後來才知道,三聚氰胺能改善的是質檢指標——為了保證乳製品質量,有關部門設立了乳製品中蛋白質含量的國家質量標準,檢測手段是相對較簡易的測量氮含量(正常情況下牛奶中的物質只有蛋白質含有氮成分),三聚氰胺和蛋白質毫無關係,卻是一種高含氮化合物。與國家標準相應,河北三鹿集團等乳製品公司通過奶站收購原料奶也定了較高的蛋白質含量標準(與歐盟相似?僅聽說,存疑),用同樣方法檢測。問題來了。由於奶牛品種、飼料營養成分或飼養技術參差不齊,不少奶牛飼養戶提供的原料奶不達標,奶站不收。怎麼辦?把奶倒掉?這時候有人發現,往奶裡摻一點三聚氰胺,就達標了。開始偷偷摸摸,後來肆無忌憚,你摻我也摻,竟形成業界的「潛規則」,這個詞代表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逆向淘汰機制,老實本分的良心奶農干不過不良奶農,你用精品飼料精心餵養多費勁,成本多高,他摻點那個粉多輕鬆,多穩當。聽說有的人是「逼良為娼」,牛奶賣不出去走投無路,只好聽「聰明人」的主意,摻!奶站的人完全不知道?不可能。反正公司的規定,檢測合格就行,生意做大點不好嗎?事後看,摻三聚氰胺被抓到的也有奶站的人。乳製品公司管收購的呢?上面要求完成任務,要求競爭奶源,他有從嚴把關的動力嗎?事情如脫韁之馬一般無制約地發展,整個行業受災面極大,波及的奶農分布許多省區,幾家乳製品龍頭企業皆有污染產品在銷售中……直到數十萬嬰幼兒(成年人一般可將三聚氰胺排出)因為食用污染奶粉罹患腎結石等泌尿系統疾病而事發。一個提高產品質量的措施,就這樣為本來毫不相干的有害物質進入嬰幼兒的身體鋪平了道路。三鹿集團因為受害者人數最多(嬰幼兒奶粉是其拳頭產品)和事發後極力瞞報——隱瞞自檢結果、提供虛假質檢報告、花錢封口、設法刪除網上相關信息,成為輿論譴責的焦點。事實上,是三鹿的海外股東某公司要求招回產品未果,只好報告其母國紐西蘭的政府,經該政府直接聯繫中國中央政府,才打破公司和地方政府欺上瞞下的厚牆。追責看來是嚴厲的,處理最重的是幾個製造出售「問題牛奶」的奶農、一批三鹿高管與石家莊市負責幹部。2009年宣判,到現在10年了。

今天再說這個事件,不是要計較當年追責的打擊面或力度夠不夠——那時災難之火已成燎原之勢了,我希望和讀者一起想想,在它還是零散的火星的時候,政府能不能做得好一點,讓類似這樣的火災不能發生,或至少燒不了這麼大?

設立或提高乳製品質量標準之前,有關部門有沒有對國內產業現狀做認真充分的調查?不單對企業,還有廣大奶牛飼養戶,尤其「低端」的、一直能正常使用卻即將「不達標」的原料奶出售者,佔多少?決策之前,這些人能(比如通過聽證會)發出聲音嗎?考慮過他們的出路嗎?該不該設置原料奶分級(而不要一棍子打死)、或者執行新標的緩衝期,並配套貸款、技術培訓等救助措施?標準執行了,有沒有複查機制?有沒有下情上達的通道?那些被「逼良為娼」的人為什麼沒有在最後一刻投訴自救?這樣的意見能不能被當作實情和良心的反映,得到保護和重視,而不是當作破壞穩定的噪音?質檢是發現問題的利器。據說我國普遍實行商家送檢,它的弊病用不著多高學識就能看得見;正確的做法顯然是從市場上隨機抽檢,樣品來源從大型超市直到偏僻鄉村,消費者在哪裡能買到,就可能到哪裡抽樣,檢出劣質的,就不是某一批次的問題,是你的產品有問題,懲罰一定讓你傷筋動骨,不敢再犯。另一個重要機制是複合式的檢測手段,檢測大多數樣品可以用較簡易的、可能與商家一樣的辦法,很小的一個比例(1~3%?)則用更全面更複雜的辦法,二者對比。如果這樣,早就會發現有些乳製品的蛋白質含量與氮含量推算值嚴重不符,還會有後來的災難嗎?更可能的是,有這個機制,一開始就沒人敢往牛奶裡摻三聚氰胺。聽起來,這些話都像事後諸葛亮,有用嗎?但是,只有這樣認真反思,汲取教訓,舉一反三,用到其他類似施政環節,才叫真的亡羊補牢。否則,問題奶粉的事過去了,會不會又出現問題肉、問題油、問題蔬菜、問題飲料、問題中藥材?乃至問題化妝品、問題衣服、問題傢俱?

理論上,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普世規律表明,市場的最大好處是競爭和優勝劣汰,高效強能價廉物美者勝出,越做越大。政府是幹什麼活的?當好裁判員,保障競爭有序進行。凡是某個業界出現了潛規則,就是發生逆向淘汰,正當守法的奄奄一息、沒有出路,惡意違規、摻假使壞的蓬勃生長,就說明政府的工作有改進的空間。假如拒絕改進,那叫失職。這時候批評政府的、積極提改進建議的人,當然是愛國人士。

本想就這個話題接著說,忽然想到另一件事,和三聚氰胺有點像。教育系統的事。我在大學工作,感觸尤深。上級說要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好事啊。為此要關注各種大學排名榜,也挺好啊,雖然排法多種多樣,各有利弊。有「聰明人」注意到,很多排法有「外國留學生人數」這個指標,這是有道理的:學校質量高,名揚全球,於是各國優秀學子爭相報考,學校可以優中選優,優材優育,高水平學生來自世界,服務世界,是所有世界一流大學共同的亮點。中國各學界民國時期出了很多位泰斗級大師,還有1949年以後多位被宣傳甚多的「兩彈一星元勛」等前輩,其中不少位有在當時的世界一流大學求學成長的經歷,便是很好的例子。當然,普通人都明白,外國留學生人數多是一流大學辦好了的結果,不是辦成一流大學的成因。但聰明人卻從這裡看到取巧的捷徑——只要他這所大學多招外國學生,排名就提高了!你並沒有一流的國際聲譽,怎麼招?這難不倒他,多發廣告,多給獎學金,比一般人的工資翻幾倍,再加上住宿條件等等(此處刪去三百字)超高待遇,就是了!好學生不來怎麼辦?降低錄取門檻啊,別問學習能力,肯來就行!那能畢業嗎?死腦筋,降低要求啊,好賴最後給張文憑,別讓人家白來!顯然,這種低門檻高獎學金廣招外國留學生的做法,思路與摻三聚氰胺的不良奶農是一樣的:雖然沒任何好處,提高排名指標就行!至於實際上帶來的壞處——佔用學校資源、敗壞校風、客觀上挫傷了獎學金獎勵的國內優秀學生,而且從長遠看,拿著「摻水」的畢業文憑的這樣一批學生走向國際社會,如同投放市場的三聚氰胺奶粉,必將使學校聲譽進一步降低——不在政策設計者考慮之內。無怪乎老百姓看不懂,搞出這種政策不是有病嗎!對比一下,外國留學生最多的其實不是一流大學,而是美英等國俗稱「賣文憑」(更損的稱謂是野雞大學)的不入流學校,特色是低門檻、低要求、高學費,校方也知道自己發的文憑成色不怎麼樣,但學生願者上鉤,校方賺錢了。所以他們沒病!此事在網路上形成批評的風暴,但被批評的大學安之若素,負責管理大學的教育部不置一詞。難道這就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願景之一,所謂我國將成為「世界人民最嚮往的留學目的地」?看起來,三聚氰胺式的大學留學生招收政策只是一個症狀,這個病的病因病根比我們想到的更深。

結束這個插曲,回到原來的話題。三聚氰胺奶粉這類問題一出現,輿論往往把矛頭指向商家,商人「唯利是圖」、「道德水平低下」一類話語到處氾濫。有人更就此煽起「仇富」情緒,「有錢人都不是好東西」。這無助於解決問題。該關注的首先是政府(本文中政府包括立法、司法機構)的裁判員功能。假如商家非法謀利,自有法律對付他,該對付不對付是有人失職。假如商家不違法,而你認為他不該那樣賺錢,你應該建議政府修法,規範商家取利之道;政府不作為,該批評的是政府,不是商家。在一個健康的社會,合法經營的商家賺錢多,說明他投資方向正確、管理有效、產品令消費者滿意,對社會貢獻大;而且他重契約、講誠信,道德並不低劣(為避免引起糾纏個案的爭論,恕不舉中外企業家的例子),至少遠高於那些打白條的、今天說了話明天不認賬的政府官員。

有人說,這半天你說的都是國內的事,愛不愛國,要看中國和外國有爭執的事情,你站在什麼立場。我認為,還是要堅持「政府不等於國家」的基本點,具體事件具體分析。例如剛才說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石家莊市政府竭力掩蓋,紐西蘭股東主張揭露真相及早補救,一個愛國的中國人,該支持哪一方?

中外有交往就有矛盾,場所之一是WTO。中國2001年加入WTO,現在國內外一致認為,中國後來的經濟高速發展因此得到很大助力。當年談判過程可不輕鬆,中國必須在許多方面有足夠的「讓步」(為此頗有人責罵中方談判代表「賣國」),達到世貿組織認為有益於自由競爭的標準;但考慮到中國是發展中國家,WTO對中國有「照顧」或者叫暫時性保護措施,比如允許中國若干領域暫不許外國資本進入、對進口產品抽取較高關稅、出口到發達國家則不僅低關稅還可以給予補貼等,中國政府則承諾,將隨著經濟實力增長逐步加強改革,直到成為完全的市場經濟國家。這個「暫時」多長呢?雙方說定,15年,不算短,我想不能說WTO要求太嚴苛。2016年,爭論起來了。中國政府說,15年到了,你們還不承認我是完全市場經濟?不承認就是你們出爾反爾,不守約。多數發達國家(此事與發展中國家關係不大)說,15年是到了,可是你沒履行承諾,保護和限制措施還在,市場沒充分開放,當然不算完全市場經濟;WTO並沒有退出機制,但他們的防禦武器如「反傾銷」等自然並不會繳械。我們看看這個兩三年前的爭論。誰說的有理?

第一,我想這個道理很簡單,「是不是完全市場經濟」是個事實判斷,不是由時間過了多久決定。要是相關改革不到位,就算再過50年,該不是還不是。請和我一樣在中國生活的讀者環顧一下四周,你看這是完全市場經濟嗎?許多行業像燃油、電力、通訊、銀行、保險,不還是國企壟斷著嗎?假如你瞭解國外商品行情,你就知道,在中國不僅買外國貨比在國外貴多了(因為關稅和其他壁壘?),買國產貨一般也比在國外貴不少(因為補貼和出口商的競爭?),這合理嗎?你手頭有點錢,為了保值,想換成外幣,行嗎?如果你沒把握判斷,請參考中國政府近年來幾次開設新的「自由貿易區」(並配以若干優惠政策)的高調宣示,假如全國都是完全市場經濟,那就都自由貿易了,還搞這區那區幹什麼?

第二,有人說,不管怎樣,讓步就是吃虧,中國政府這麼講是為國家爭利益。且不說15年前的承諾假如不想兌現就扔一邊了,毀的是國家信用,更重要的是,及早建立完全的市場經濟、良好的競爭機制,才是國家的根本利益。想當年為入世而讓步,對家用電器等行業原有的保護幾乎取消,面對外國廠家洶湧而來,這些行業相關人士一片悲鳴(包括大罵談判代表「賣國」);但是,經過競爭,經過優勝劣汰,一批優秀民營家電企業脫穎而出,其價廉物美的產品不僅佔住大部分國內市場,而且走向世界。當初是不容易,但「闖」過來了,國家、企業、人民,誰吃虧了?反過來,在那些嚴密保護的領域,許多牢牢把著壟斷地位的國企,除了規模總量和高管薪金能與世界幾百強企業一比,其他方面乏善可陳。更令人奇怪的是,像「兩桶油」,沒競爭對手,汽柴油價格是外國油價的兩倍或更高,本該躺著發橫財,卻說他們賠錢!所以有專家說,履行對WTO的承諾,是國內經濟改革本來就該做的事。這個道理是對的。為什麼十多年了沒做?很簡單,壟斷性國企的問題不僅僅是管理無章、效率低下,還是所謂「全民所有制」財富的黑洞。15年緩衝期過去了,還要壟斷,還要國家保護,好比土豪家被溺愛的熊孩子,不僅自己永遠長不大,永遠啃老,還會禍害社會。所謂爭利益,爭的就是這些行業和與其相關的政府某些人的利益,不是國家的利益,更不是人民的利益——還以「兩桶油」的壟斷為例,老百姓不但自家買汽柴油要多花錢,還要承擔高運費給各行各業增加的成本,說這對老百姓有利,你哄誰呢?

第三,眼光再放遠一點。WTO的宗旨是在全球範圍建立和維持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公平競爭,優勝劣汰。假如某一國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會怎麼樣呢?如果它的經濟體量不大,容忍一點,照顧一下,無傷大局。如果夠大呢?非市場經濟將在競爭中擁有某種表面上的「優勢」。有人說這叫做「後發優勢」,因為技術創新不必走彎路了,其實不然,這個優勢主要來自政府扶持的國內壟斷地位、政府的大額出口補貼、員工的低工資(勞動強度未必低)低福利低維權能力和維護環境的相對低成本,技術上則即使靠海外並購、「技術換市場」政策等拿到一些並非自己創造的「自主知識產權」,其實研發投入不足,沒有前瞻性,面對下一個技術挑戰的後續創新往往乏力。所謂優勢的表現則是超低的報價和龐大的生產規模,能使競爭對手無法招架,換言之,出現世界經濟舞台上的「劣幣驅逐良幣」。主張後發優勢的人說,那還是我們佔便宜了!但事實上,就中國而言,得到利益的仍是前面說的那很少一部分人,普通老百姓領取工資比國外低、面對物價比國外高,哪有什麼便宜。這種不健康現象造成產業畸形分布,傷害前沿創新能力,扭曲世界經濟走勢,中國和別國一樣不可能從中長遠獲益;何況吃了虧的別國不是傻子,必然以各種方式限制或還擊,形成中國對外貿易「狼煙四起」。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負責任的重要成員,中國該做的事是切實改革開放,認真履行承諾,避免發生這樣的前景。

最近有個小事例,也許能說明相對健康的市場經濟環境意味什麼。美國Costco(開市客)在上海的一家店,開市第一個半天擠爆。對事件原因、顧客素質、商家前途等的討論很多,本文只說一點,Costco價廉物美。價廉據說主要是減少了中間環節的層層盤剝,物美據說首先是不擔心它有假貨。為什麼Costco在美國能成長壯大,而中國的商店似乎學不來?營商環境該怎樣改善,才能讓商品價格更合理,質量更有保障,讓這樣受歡迎的商家(就算水平比Costco還差一截)在中國遍地開花?我想,這樣的問題是政府首先該考慮的。

有的人這時候要說,你就是「只看陰暗面」,怎麼不說光明面呢!政府的成就你看不見?本文不談政府靠向人民收稅運轉、必須向納稅人負責等常識,只是向讀者建議,對「成就」也要睜大眼睛,做得真像宣傳說的那麼好嗎?該不該做得更好一點?

以一個「最大成就」為例:GDP,國民生產總值。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GDP保持多年高速增長,現在高踞世界第二,離美國老大已不遠(據受政府青睞的專家如胡鞍鋼說,實際上中國已經是老大了!)。作為結果,政府掌控的國力相當可觀,很多(不敢說有多大百分比,能到一半嗎?)老百姓手裡攥著不少錢,出國消費「買買買」的人潮成為一景。有人因此責問,「要不是政府領導的好,行嗎?」「你們還不感恩?」

這麼大的GDP,值得仔細看看。從對國家、對人民有利的角度,有沒有無效的GDP,或者效率很低、投資收不回成本的GDP?最刺眼的例子是不時看到樓房廠房被爆炸、拆毀的新聞,原因各不相同,不符合規劃(規劃變了?)、質量問題(二三十年前建的,現在是危房)、去產能、環保不達標,都有可能。但不管什麼原因,當年建設它是GDP,後來拆除它也是GDP。該怎樣加強決策科學性,使這樣的GDP少一點!再比如,我到過不少市縣,富麗堂皇的政府辦公樓比發達國家的國家級政府機關並不遜色,在當地如鶴立雞群,這種GDP是不是低一點更好?另一種是為某國際盛會或賽事興建的豪華場館,平時有什麼活動可辦,有多少收入?一些基建大項目,幾乎完全建在高架預應力樑上或隧道裡的高速公路鐵路,難度堪稱世界之最的大型橋樑(包括著名的港珠澳大橋),照片或視頻雄偉得令人嘆為觀止,但令人尷尬的是公路上、橋上看不見多少車輛行駛,高鐵據說一天發不了幾班車——許多建路地段位置偏遠,沒那麼大的交通需求,港珠澳大橋則早有人指出,三地行車駕照、牌照彼此獨立,可自由通行哪怕其中兩地的車子為數寥寥。另外,有幾個數字隨GDP一起上升:一是對政府主導的限期強力拆遷不滿者人數(本文不加評論);二是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高筑的債臺,總額超過它們能完成的年度GDP,工程完工後的效益不要說歸還本金,運行維護費、債務利息都難以承擔;三是清查出來的貪腐官員受賄金額總量和最大值,增速猶如火箭,明顯遠快於GDP,部分原因是許多官辦項目「油水」大,誰拿到就一步登天、家財萬貫,於是能決定「項目給誰」的官員,以及能決定「有決定權的位置給誰」的更大的官,就有了「權力尋租」空間。這個GDP細賬,是不是該查一查?

GDP總量確實名列前茅;但政府不諱言,中國的人均GDP並不高,世界排名大致處在中游,「所以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人均GDP才反映一個國家裡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政府的施政水平。但要反映政府服務人民的水平,更好的衡量指標是人均可支配收入。這就更可憐了,全世界近200個國家/地區,中國排名位置離隊尾比離排頭的近。這還沒考慮政府在醫療、教育、養老和住房補貼等社會福利方面的投入;拿中國大陸和別的國家/地區比較,這幾個話題中的每一個都能寫成很長的文章,本文不多說了。一種比較方法是計算各國家/地區的人均享受福利;另一方法是把中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減去為了醫療、教育、養老而不得不由個人承擔的人均剛性支出,才是真正能自由支配的人均財力,再與別家類似計算結果比較。對不同的城市,還可參考的一個數據是當地的房價收入比,兩數相除,被除數是合理的小戶住房面積乘以當地平均房價,除數是當地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應高於全國人均)減去當地剛性支出,得到的比值是該地為了攢錢購買起碼條件的住房,人均「不吃不喝」要用多長時間。中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絕對世界最高。我覺得,另一個數更容易算,人均可支配收入佔人均GDP的百分比,反映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平均而言有多少能用於自我改善生活質量。我沒算,但我估計,中國這個指標的世界排名只會更靠後,處於相似水平的國家大概寥寥可數。和GDP總量相比,政府是不是該把這些指標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有人說,這些數字不用看的,看巴黎倫敦商店裡搶購的人潮就行了,外國人都說中國人比外國人有錢。這麼說太簡單化了。一,能到那裡購物的,畢竟是少數中國人;二,什麼驅使那些人發瘋般地「買買買」?我猜,他們之間典型的交談是這樣的:「媽呀,(和國內比)這麼便宜!」「別管款式,反正是真品,沒有冒牌的!」「好不容易換點美元,你還帶回去?傻呀!」也就是說,這不能簡單歸因於「錢多」、「購買力強」,由此對中國政府的評價很難算讚美。至於外國人說中國人有錢,恐怕更基於別的現象,比如2008北京奧運會這一類國際盛事的宏大排場,外國政府連稱花不起這錢;又如若干中國人在國外掏出大筆現金購買豪宅、豪車連眼都不眨的闊綽(不久前,加拿大一群留學生駕豪車遊行,相當拉風),這些人的可支配收入確實可藐視天下萬邦,中國老百姓該不該以此為傲,就不好說了。不否認這些人中有的可能有合法經濟來源,但有的就可疑,或許正是國內「來有影去無蹤」的吸金黑洞的出口;假如有關方面以掃盡老虎蒼蠅為己任,不妨查一下,相信必有收穫。

正在寫本文,網上有新數據。發改委8月29日新聞發布會高調宣布,「2018年財政收入達到18.3萬億元,外匯儲備在3萬億美元以上,連續13年穩居世界第一位」。中國人口總數算14億吧,這就是為政府財政收入人均貢獻1.3萬多元(一年),為外匯儲備人均貢獻2100美元以上,折合人民幣1.4萬多元(歷年合計;該款換成人民幣在國內市場流通,外幣則由央行收繳,政府有支配權)。不知道這兩個人均量的世界排名如何,估計都是高水平的。與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較,再考慮到中國政府財政的福利性支出佔比,中國老百姓的人均對國家貢獻率應該妥妥地處於世界前列。我注意到,發改委領導宣布時的語氣頗為驕傲,新聞稿說他在「亮出‘成績單’」;不免覺得不太對頭,政府從納稅人那裡收來的錢多不能算成績吧,更該說的是這些錢都做什麼用了,在多大程度上用得合理、高效,人民福祉已有和將有多大改善。換言之,新聞發布應該不是驕傲的「亮成績單」,而是一次比較謙恭的匯報,納稅人做出那麼高的貢獻,理應瞭解施政情況,有權表示滿意或不太滿意。

有的人這時大概將拿出「殺手鐧」:說政府的成績,要和70年前相比(不知為什麼,那次發改委新聞發布只提到1952年的數據,而沒提1949年以前的),別說絕對值,要看進步之大之快。接著的話大致是,「當年‘一窮二白’,到今天世界老二,速度舉世無雙!」「今天人民看電視、用手機,生活比舊社會皇親國戚都強!」「要不是政府領導好,行嗎?」「這是制度優勢!」「不講這一點,就是居心叵測,就是賣國!」

請別忘了,我並沒說政府沒有成績,而是說愛國者應該有批評的眼光。如果有人偏要說,不管怎麼樣,政府就是好,他有這麼說的權利,但不要把70年來世界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硬說成一國政府的功勞。中國的經濟基礎曾非常薄弱,這些年進步不小,多數人的生活大有改善,這是事實。但不是事實的全部。願意用數據說話,看問題要看歷史變遷,這都值得肯定。但舉出的數據、選定的歷史節點不要像變戲法似地用帘幕把大部分遮住,「唯取我所需」;而應該力求讓數據全面、準確地反映一段歷史的真實,相關的評論總結應該是開放式的,有不同意見爭論的。

政府曾經用人均GDP數據說明「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我也認為,人均GDP最適於標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同時反映政府施政水平。人口基數越大,GDP總量就越大排名也越靠前,未必政府水平越高。最能反映歷史的數據是這70年中國人均GDP的增長過程,當然包括1952年、2018年這兩個時間點,其差異確實反映這66年有巨大進步(人均GDP的增長倍數與GDP總量差不多);但應看到更多細節,比如看1949年以來每一年的人均GDP,可以看出哪個時期增長較快,從中總結經驗,也不必掩飾有些時段增長很慢甚至「負增長」,說明那時的政府遇到了特殊困難或有什麼舉措失當,從中汲取教訓。這樣的數據表或曲線圖既能幫助政府改進工作,也有助於人民更好地瞭解政府決策的背景和難處。這樣的圖表網上好像能搜到,有些學者著述中也有介紹,雖然我不敢說這麼多年的數據都是真實的——以我的人生經驗,有些年的政府統計數字或浮誇冒功,或粉飾遮醜,並不可信。我印象中,有學者通過研究對某些數據做過儘可能提高可信度的修正。但網上圖表可以「姑妄聽之」,它們的走勢大致反映這70年的過程,比方說,2001年中國加入WTO前後經濟加速上升。為了說明自己工作有成績,我覺得,政府不妨在認真核實、對歷史數據做必要的修正後正式發布一張官方審定的人均GDP增長曲線圖表,作為向人民匯報的「答卷」——最好不要叫「成績單」,除非寫答卷的人認為他有權給自己打分。客觀地說,這份答捲上,改革開放後的數據有亮點。

可是,假如想加上「舉世無雙」、「制度優勢」這種評語,光看自己一家的曲線就不夠了。至少應該有全世界人均GDP的70年增長曲線,還應(排除體量過小、具有特殊先天條件等不可比因素的對象之後)挑出十幾個國家/地區的人均GDP對應增長作為參照,看看人家什麼時候發展快,快到什麼程度和達到什麼高度,或者什麼情況下變慢了,有些什麼經驗教訓值得借鑒。本文不準備舉出具體參照對象,因為,有的人希望用來參照的全是人均GDP排在中國後面的「差生」,假如不然,舉了所謂西方國家,一頂「崇洋媚外」的大帽子大概立刻扣過來;舉東亞、東歐國家也各有不同的政治風險;要是舉70年前情況相似、非洋非外、同屬於中國的「地區」呢,帽子比那個更大,你懂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只有參照對比全世界和若干國家/地區的人均GDP增長情況之後,每位中國人才能對中國政府70年的政績打出合理的分數。

提到「崇洋媚外」四字,可能觸及有些人的神經,「這是你的狐狸尾巴!」「處處找中國政府的茬,還不是為了說外國好!」接著的話可想而知,西方國家如美國的民主是「假民主」,一切由大資本家操縱,民主是做做樣子而已,人民怨聲載道,某次電視播出美國老百姓如何痛斥其政府,我國有自己的國情,決不能照搬西方,云云。

首先,「美國有人罵政府」與「中國政府有沒有問題可批評」這兩件事風馬牛不相及,沒有邏輯關係。如果此人這些話是從別處原封不動批發來的,這一段以下文字他不必看了。假定他看「美國人罵政府」等新聞後自己動過腦子,我提醒幾點,建議他再動腦時參考:一,該新聞說明,美國政府出臺政策,老百姓會掂量它是否保護自己的利益,是否符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政府所為,確實有不滿;二,在美國,這樣的不滿是可以公開說的,可以上報紙上電視,也可以坦然回應中國記者採訪,不必害怕被指為「受外國勢力操縱利用」,換言之,美國的民主是真是假不知道,該新聞證明,批評政府的言論自由是真的;三,人群中有這種不滿,似與政府政策形成對立,這不影響政府正常運作,未必造成社會不穩定或動亂,如果看新聞多了,可知引起對立的具體政策有可能原樣推行,也可能暫緩或加以修正;四,特別是有些為中國政府所反對的美國政府政策,你在中國電視上好像只聽見美國人一片反對聲,好像美國完全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但其實贊同的聲音也有,甚至可能更多,只不過美國人兩種聲音都能聽到,而你只聽得到一種。

民主說的是如何立法和政府如何組成,本文主題不涉及民主。不過我一直想不通:既然美國是假民主,我們比他們優越得多,那如上所說,人民可以批評那個假民主政府,為什麼我們充滿自信的人民共和國政府「不照搬」的結果不是「可以更方便、更制度化地批評」,而是「不可以批評」?甚至民間有了批評,會遭到類似當年三聚氰胺事件時石家莊市政府和三鹿集團導演的那種屏蔽封堵?這個句式可以套用,比如,那個假民主政府能做做樣子地公布官員財產,人民共和國政府「不照搬」他們,為什麼不是「更透明、更可核查地公布」,而是「不公布」?

本文快寫完了。

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70週年紀念日已近在眼前。如多數正準備「共度時艱」的同胞所預料,政府慶祝生日活動的排場將令世界再次震驚:「知道他們敢花錢,不知道他們這麼敢花錢!」最難受的一定是那幾個號稱發達國家的領導人——承認這個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我們是不是犯傻啊?

我是中國人,中國是我的祖國。我希望中國政府在這個日子前後,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全面翔實的數據,向人民匯報它執政70年的成績、不足之處和對前景的展望。我將用批評的眼光對待這樣的匯報。不管將發生什麼,我相信,我的祖國有光明的未來。

2019年9月,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劉祖平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