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趟朝鮮 尋找「幸福」的朝鮮人(組圖)
【看中國2019年9月20日訊】題記:人和人民不同,人民是一個虛幻的集體概念,人是有血肉和情感的。我想看的,不是幸福的朝鮮人民,而是幸福的朝鮮人。幸福的朝鮮人民,在廣場,在紀念碑,在舞臺;幸福的朝鮮人,在哪裡?
前一段時間去了趟朝鮮。一個去之前令人好奇,去之後更令人好奇的國家。
1神秘的國度
都說朝鮮是個神秘的國度。我覺得這個說法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外界對其不瞭解;二是指,朝鮮人自己也不能完整感知自己的國家。
我們所能接觸的朝鮮人很有限,幸運的是,在來回的火車上,我們對面坐的都是朝鮮人(回來時候是朝鮮華僑),交流了很多。加上導遊,一共三組朝鮮人,他們之間,對這個國家的認識也是不同的。
去的時候,碰到一個在中國長期工作的父親,帶著兩個上大學的女兒回國休假。兩個女孩在大連讀書,要不是胸前別著的領袖像章,但從衣著和氣質上看,她倆和中國年輕女孩並無兩樣。
在外的朝鮮人是不能把外面手機帶回國的,回國後有專門的朝鮮手機可以用。所以倆人把中國手機留在了大連家中。在火車上,她們時不時抱怨:「我好想打王者!」「我也好想刷抖音啊!」
「你們倆在中國上完大學,要不要留在中國工作啊?」我們問。
「那由不得我們自己,要回到朝鮮後,讓國家來分配工作。」
「所有朝鮮人的工作都是國家分配啊?」
「是啊,國家負責每個人的工作,但這些工作,都得由國家來分配。」
但這個說法,和我們回來時候聊到的信息又不一樣。在回來的火車上,我們對面是一個男孩,父親是朝鮮人,母親是中國人,自己則在日本上學。據他介紹,他們家在朝鮮開了個私營會社,雇佣了不少朝鮮人。
「在朝鮮還能有私營企業?」
「當然有啊。他們學校畢業後,就可以來這裡找工作。」
「不是說國家分配麼?」
「也不都是,也有自己找工作的。」
我們從導遊那裡獲得的信息,又和女孩們說的更為接近一些。我們的兩個導遊,一個小李,一個小宋,都是平壤旅遊大學的畢業生,畢業後被分配到了一家國營旅行社——朝鮮民族文化遺產旅行社。她們一路灌輸國家包管一切的好處:「國家給你安排好一切,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工作哦。」
所以朝鮮人是窮是富呢?
導遊說的是:朝鮮人工資很低,但是國家福利好,每個月會發各種票,吃東西絕對不愁。
然而華僑男孩講述的又是另一個世界。他父親的公司是從國外進口食品到朝鮮國內,我們很好奇,進口商品在朝鮮得賣到什麼價格,才能有盈利?
「你們公司賣的礦泉水多少錢一瓶?」
「十幾塊人民幣吧。」
「這麼貴!朝鮮人怎麼買得起?」
「買的起啊,都是那些國營單位,他們吃飯請客什麼的,就來買水。」
「都是單位是吧,朝鮮人還挺窮的?」
「也有富人。你們沒去朝鮮的大商場,裡面也有GUCCI這些牌子,比中國還貴呢,照樣有人買。」
我實在很難想像,平壤試圖展示給我們的最好一面,也不過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國二三線城市的水準,帶我們去的外匯商店也都狹小昏暗,殊不知在某些角落裡還藏著GUCCI等名牌店?但這個男孩顯然又不是在說謊。因為他還時不時抱怨:朝鮮太落後了。
落後就開放唄!為什麼要閉關鎖國呢?可是,我們的導遊卻不斷給我們灌輸這樣一個事情:朝鮮已經改革開放很多年了!
「你們總說朝鮮應該改革開放。我要告訴你們,我們早就改革開放了。物資越來越豐富,有好多外國人來朝鮮投資辦企業。但是,由於美國鬼子的制裁,不少人害怕發生戰爭,局勢不穩定,所以投資人好多都很猶豫。」
「我們朝鮮人,靠的是自己的力量建設國家。我們不靠別人,人民自力更生,雖然現在國家不夠發達,但是,這是我們自己的國家!」
所以,朝鮮到底是怎麼經營這個國家的?
在一個封閉社會裏,每個人生存場域的邊界非常狹窄。我們接觸的這三組朝鮮人,按理說都屬於國家的同一類人群——能夠相對接觸不少外面信息,身份、地位、財富都屬於社會上層。即便如此,就連他們自己所認知的朝鮮,都呈現出不同的樣貌。更何況,我們還不曾接觸那些中下層的平民。
短短几天的參觀,根本沒法看到真正的朝鮮。甚至因為提前有了心理默認,對於很多場景,我都會揣度是不是在刻意表演。比如對於那些在地鐵裡行色匆匆的人流,我都有所懷疑他們的真實性。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是微縮版的《楚門的世界》。
不過話說回來,在中國生活了三十多年,我又多大程度看到了真正的中國呢?我們又有多少,不是在表演呢?
思來想去,唯一能得出的結論是:在一個分辨不清真實與虛幻的空間裡,一個人要從生理和心理上生存下去,必須要秉持一個心理建設的原則——無論如何,我都信。
2016年5月10日,民眾參加在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的第七屆工人黨大會遊行時哭泣(ED JONES/AFP/Getty Images)
2地鐵
「你們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地鐵是哪裡嗎?」導遊問大家。
我看其他人都不做聲,小聲說:倫敦。
「對!是倫敦。……那你們知道,世界上最長的地鐵在哪裡?」
最長?我剛想說紐約,但一轉念,我怎麼能說美國鬼子好話呢?於是這倆字又被一股強烈的正義感給生生噎了回去。車上沉默。
導遊說:「是莫斯科。」
啥?這倒是頭一回聽說。
她接著問:「那,世界上最複雜的地鐵呢?」
一車人嘰嘰喳喳,有的說是巴黎,有的說是東京。而我,又一次把「紐約」倆字給憋了回去。
導遊洋洋得意地回答:「是北京哦!」
包括我在內,所有人都發出「唔」的聲音。並不是豁然開朗,而是更加迷惑。北京地鐵怎麼著也算不上「最複雜」吧?
這些問題特別像當年的「十萬個為什麼」。但今天,導遊顯然不是為了普及知識來的,前三個「為什麼」,都是鋪墊。最重要的知識點,是最後一個!
「那麼……」她忽然抬高了聲調:「世界上最深的地鐵是哪裡吶?」
「平壤!」大家如釋重負。
我覺得,寫這段導遊詞的一定聽過相聲,不然怎麼掌握了三翻四抖?鋪墊的水到渠成,情緒拿捏得恰到好處,在最高潮的時候,迎來了「平壤」二字。
世界上最長的河,最高的山,最大的洋……小時候,多知道一個答案,世界離我們更近了一些。
最老的地鐵,最長的地鐵,最複雜的地鐵……此時,多聽到一個答案,彷彿世界離我們更遠了一些。
我後來還很無聊的搜了一下,世界上最長的地鐵——明明是上海啊!
2018年6月15日,朝鮮學生們在平壤外的康盤石革命學校上課(ED JONES/AFP/Getty Images)
3陰謀
和偉大的地鐵一樣,朝鮮的高速路也是個神奇所在。比如從平壤到開城的那段路。
作為一個國家兩個最主要城市之間,也是最主要旅遊景點之間的幹道,路況可以用滿目瘡痍來形容。大概一百多公里,我們溜溜顛了快仨小時才走完。說話都得婁著腮幫子,生怕咬了舌頭。
我坐在最後排,往前看去,只見導遊拿著話筒,嘴一張一合,前排的大爺大媽們的腦袋齊整的,伴隨著一個一個路坑,一甩一甩的。
這個場景,有點類似livehouse現場,導遊在高唱,大家在甩頭: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咣咣,呃呃,動次打次……
「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
嗯嗯,嗷嗷,動次打次……
我很好奇,如果導遊在這條路上問出「朝鮮的路怎麼樣」這類的話,被晃得七葷八素的我們會如何回答?不過我想多了,人家沒這麼問。
人家問的是:「大家知道,為什麼我們這條路這麼顛簸嗎?」
「為什麼?」
「因為這都是美國鬼子的陰謀!我們朝鮮陸地上沒有石油,海裡的石油開採起來又很麻煩,所以需要進口。但是,可惡的美國鬼子制裁我們,所以我們沒有足夠的石油來製造瀝青。所以,這條路因為沒有瀝青,質量才很差。」
……厄,沒毛病。
「所以,大家之後再顛的時候,每顛一下,就喊一句:可惡的美國鬼子。就舒服多啦!」
咣咣,呃呃,動次打次。
可惡的美國鬼子!
2019年2月5日,朝鮮民眾在平壤的曼蘇山上慶祝農曆新年(KIM WON JIN/AFP/Getty Images)
4表演
朝鮮最有名的品牌之一是團體操。過去是《阿里郎》,今年給我們看的,是《人民的國家》。據說在這幾個月裡,每週除了休息一天之外,天天都在「五一體育場」上演。每張票800人民幣,是團費之外另付的,而且是必須看。
表演分為兩個區域。一個是地面區域,即我們所熟知的「團體操」,據說有十萬人參演,從金日成建國,到朝鮮戰爭,到社會主義建設,工業、農業、建築、科學、文化、兒童……社會各界都表現一番,最後是在金正恩的英明領導下,朝鮮人民繼續過著獨立自主的幸福生活。
另一個是對面的坐席區域,是由平壤高中生組成的翻牌子方隊,整齊劃一的拼出不同內容的主題背景板(足球裡稱為TIFO)。
TIFO給我的震撼甚至比團體操還要深刻。最初進到場地的時候,對面看臺空空如也。忽然某一刻,開始有了人的出現。學生們根據區域,按照一列一列入場,在走道上排好一列,然後齊步走向中間,坐下。隊伍從中間往兩邊擴展。就像一臺嚴絲合縫的織毛衣機器一樣,看著一件毛衣一排一排拼織起來。從空場,到整個排滿,用了不到20分鐘。
排好後,學生們按照坐席的區域,打出了不同的字母,呼喊一聲,跺一下腳,快速整齊的變換著字母的樣式。
「嘿,嘿,嘿!」
我問導遊,這是在喊什麼?
導遊說:「這是來自平壤不同區的學生,打出的文字是區的名字,喊的也是他們所在區的名字。」
我腦補了一下。如果這個場景發生在北京,其實就是:
「東城,嘿嘿;朝陽,嘿嘿!」
「通縣,嚯嚯,門頭溝,嚯嚯。」……
我問導遊:「每週休息一天,也就是說,這些學生們每天放學了,都要來這裡?」
「是的,幾乎每天都來。而且他們在此前還排練了好久。」
「那自己一點業餘時間都沒有了啊?」
「我們不需要業餘時間啊。這是為了國家在奉獻。每個人都會感到光榮的!」
「比如你們導遊,一點小費也不能收,這麼努力工作,也是為了國家奉獻。」
「是的。我從春天以來,這五個月,只休息過五天!我們都在努力為了國家而工作。為國家掙更多的外匯。我們辛苦,不算什麼的。」……
《人民的國家》在朝鮮人民最幸福、世界人民大團結的高潮中結束。期間穿插了三次領袖的出場——金日成主席、金正日將軍、金正恩元帥的頭像出現在TIFO中,每次出現,全場都起立持久的鼓掌,熱烈鼓掌
朝鮮的確是個人民的國家,處處都能看到人民在為國家不舍晝夜的做貢獻。除了《人民的國家》,我們還看了一個高中的舞臺表演。這所高中的名字叫康盤石中學,是以金日成母親的名字命名,據說是專門負責外事接待的中學。在學校的禮堂裡,女生們唱唱跳跳了四個節目,乏善可陳。然後是我們這幫中國遊客的送禮儀式,送完禮物是大合影。
我覺得我在消費一種很罪惡的東西,有種購買違禁服務的感覺。女孩子們的表演和近乎固化在臉上的微笑,讓人很不舒適。有個朝鮮攝影(可能是學校的老師)看到中國團裡有個年齡相彷的小姑娘,便把她拽到了兩個朝鮮姑娘中間,然後讓三位姑娘的手拉在一起,在朝鮮姑娘職業的微笑中,在中國姑娘懵逼的表情中,攝影師按下了快門。一副中朝友誼時代長青的宣傳圖,就此出爐。
我們離開中學的時候,這些姑娘們排成一排,整齊劃一地向我們微笑揮手。我呼了一口氣,替她們輕鬆,覺得她們終於能回家休息了。
並不是,因為我看到又一批中國遊客走進了禮堂。
5集體
在朝鮮,處處皆是集體,個體只是集體的鏡像而已。
我們的參觀景點都是純粹的紀念性建築,比如萬景臺噴泉公園、金日成廣場、主體思想塔、凱旋門、萬景山金日成舊居、中朝友誼塔、建黨(勞動黨)紀念碑……
似乎朝鮮的公共生活,只有「紀念」二字,紀念戰爭、紀念偉人、紀念重要事件。換句話說,這些公共建築所承載的,不是人,而是魂魄,是符號。我更願意稱之為無主建築。
據說,朝鮮是世界上最會製造紀念碑的國家,無論是材料還是技術,都是世界一流。這個也不奇怪。
和這些紀念物並行的,是朝鮮人民。在地鐵裡有序穿梭的朝鮮人民,在電車上安靜默然的朝鮮人民,在大街上嚴肅騎行的朝鮮人民,在舞台上用力微笑的朝鮮人民。
但是,我在努力尋找的,不是朝鮮人民,而是朝鮮人——那些不是被紀念碑所教導的,不是被集體所塑造的,不是被整齊劃一的TIFO和慷慨激昂的團體操所馴化的——朝鮮人。那些和我們一樣,柴米油鹽,喜怒哀樂,生老病死的朝鮮人。
人和人民不同,人民是一個虛幻的集體概念,人是有血肉和情感的。我想看的,不是幸福的朝鮮人民,而是幸福的朝鮮人。
由於嚴格的限制,除了兩位導遊之外,我們幾乎沒有這樣的機會。但也有例外之時。從萬景山金日成舊居回停車場的路上,在我們身邊忽然跑過一個小孩和一個年輕男子,應該是一對父子。爸爸在和孩子開玩笑,他在前面跑,孩子在後面追。兩人一前一後追逐著,伴隨著歡聲笑語。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朝鮮人的笑聲。我抬頭,看見潔淨無瑕的天空,心想:這麼好的藍天,只有配上這樣的笑聲,才沒有浪費。
在個體和集體的光譜中,在個性和秩序的量尺中,朝鮮都一個極端。但是,我相信,在那些我們無法接近的公共宿舍裡,在火車上匆匆掠過的田野中,那樣的歡聲笑語是無處不在的。可能比我們生活中少一些,但人畢竟是人,都有七情六慾。
幸福的朝鮮人民,在廣場,在紀念碑,在舞臺;幸福的朝鮮人,在哪裡?
6電影
最後一天晚上,我認認真真看了一部電影。這是酒店唯一的電視臺,一天到晚滾動播出革命歌曲,革命新聞,革命天氣預報。晚上9點左右,會播出一些文藝節目。
因為聽不懂朝語,所以根據我的判斷,劇情大致是這樣的:
一個國字臉戴眼鏡的革命男,一個長得像唐國強的革命男,還有一群革命男,和一群日本鬼子。
一開始,敵人攻擊了我軍前線某連隊,我軍團滅。
在後方,唐國強和國字臉是革命戰友,唐國強要坐鎮中央,國字臉出發去前線。
國字臉在前線指揮,取得了好多勝利。
然後,國字臉不滿足於坐在軍營裡指揮,而是決定親自去打探鬼子營地。他和一個戰士一起,在漆黑的夜裡,埋伏在敵軍營地附近,兩人悄悄不做聲。然後……國字臉拿出了日記本,開始寫日記!
寫日記?……伸手不見五指,漆黑的夜裡,寫日記?他是自帶紅外功能?
不對,明明是有燈光的,劇組燈光師給打的燈光。
寫完日記,天亮了。
天,亮,了!兩個去敵營探聽虛實的人,什麼也沒干,寫了一晚上日記!
天光大亮,國字臉他們還不撤,非要掏出一張照片,給戰友看。我一看,是個姑娘,可能是國字臉的未婚妻。他注視了很久,看完之後……他把日記本和照片交給了這個戰士。(為啥要交給戰士?)
倆人又在革命音樂的背景中,談了談人生和理想。
談著談著,日本鬼子便發現了他們。(日本鬼子估計納悶兒,昨晚上不知哪兒來的射燈,還得一晚上沒睡好覺。)
按照常理,這時候倆人應該邊打邊退。或者是戰友為了國字臉的撤離,犧牲自己。
但是,如果朝鮮電影按常理出牌,又怎麼能塑造英雄呢?國字臉自己讓戰友趕快撤離,而他自己站了起來,面對數十名荷槍實彈的日本鬼子。和日本鬼子頭子對話起來:
「xxxxx!」
「xxxxx!」
鬼子頭子聽的入迷,國字臉出其不意,掏出手槍:「啪!」頭子應聲倒地。
然後……鬼子們紛紛開火,「啪,啪,啪!」
國字臉,死了!
死了?!主角就這麼死了。
在唐國強和戰友們的悲痛中,在哀傷的音樂中,電影結束了。
所以,這個電影最後的邏輯是:國字臉知道自己要犧牲了,所以要好好回憶自己的戀人,並把照片交給戰友保管?問題是,有看照片嘮嗑的功夫,你倆早就撤了,也死不了啊!
7「走它」
導遊教給我們的第一句朝語,是「走它」,意思是「好」。
「朝鮮的地鐵怎麼樣?」
「走它!」
「朝鮮的吃的怎麼樣?」
「走它!」
「主題思想塔怎麼樣?」
「走它!」
「節目表演的怎麼樣?」
「走它!」
我覺得設計朝鮮旅遊的人簡直是個奇才,因為在這個國家,只需要學這一句,其實就夠了。
「朝鮮人民的生活怎麼樣?」
「走哦哦哦哦哦哦它!」
他們也根本沒打算讓我們學「走它」的反義詞。而且,在這裡,你不「走它」一個試試?
8幸福
離板門店還有點距離,李導說:我給大家講講朝鮮人民的幸福生活吧。
「走它」
「第一,朝鮮人住房子免費!每個人成家後,國家都給分房子。而且房子很大哦,120-150平米一家,平均每個人有幾十平!」
「每個人都國家分房啊?」
「對!每個人啊。而且大家知道嗎,我們在平壤市中心還留出了幾棟高樓,沒有人住。大家知道為什麼嘛?」
「為什麼?」
「是等到祖國統一之後,留給南朝鮮人的。」
「……」
「第二,朝鮮醫療免費!大家住的小區吧,每100戶,就有一個醫生。這個醫生每天都會走一遍各家各戶,看是不是有人生病啦,什麼的。」
有人問:「看病吃藥都是免費啊?」
「當然啦。你們看,在別的國家,都是病人去看醫生,在朝鮮,是醫生去看病人。大家說,這個怎麼樣?」
「走它」
「第三,朝鮮教育免費。所有學生的上學都不交錢,都是國家管啦!」
「真不錯啊,聽的我都想來朝鮮了。」有位大叔說到。
導遊接著說,「還有啊。你們看,我們朝鮮,是不是沒有污染呀?」
「是呀!」
「我們朝鮮,大街上也沒有廣告對不對?特別的乾淨!」
「是呀!」
「美國這麼制裁我們,我們還把自己的國家建設的這麼好。大家說,朝鮮人民,是不是很幸福!」
「走哦哦哦哦哦它!朝鮮人真幸福!」
正當大家沉浸在朝鮮人民的幸福生活時,不知誰忽然喊了一句:「哎?我有網啦!」
「我看看?我也連上了!沒錯,是韓國的網!是不是快到板門店了?」
手機裡紛紛傳來——叮、叮的聲音
「終於有網了,收到好多信息哦!」
「這幾天可給我憋壞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