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是內心的窗口和映射(圖)


要想擁有不俗的相貌,得先培育不凡的內心。(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美國總統林肯親自面試一位應聘者,幕僚覺得那人不錯,但林肯沒錄用他。幕僚問林肯:「您覺得他能力不行嗎?」林肯回答:「我不喜歡他的長相。」

幕僚不解:「一個人長得不好看,是他的過錯嗎?」林肯回答:「一個人四十歲以前的相貌是父母決定的,但四十歲以后的相貌卻是自己決定的。」

的確,父母生就的自然相貌是無法改變的, 但一個人的生活歷練與品格會展現在他的容貌與言行之中。年長後的面貌,是受性格和品格影響所顯現出來的氣質。

有這樣一個傳說,山東有一個工匠,喜歡雕塑妖魔鬼怪的東西,雕塑得活靈活現,很多人都去買他的作品,年深日久,生意做得很紅火,發了不少的財。

可有一天,他照鏡子發現自己的容貌不知不覺間變得凶惡、醜陋、古怪。遍訪名醫,都無功而返。

偶然,工匠到一座寺廟,向寺廟的長老訴苦。長老說:「我可以了你的願,條件是必須給我雕塑幾尊神態不同的觀音像。」為了實現自己的心願,工匠接受了長老的條件。

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觀音是慈祥、善良、聖潔、寬仁、正義的化身,她的面相神情,自然就是這些概念的形象化、典型化。工匠在塑造過程中,不斷地研究觀音的心態和神情;琢磨觀音的表情、德行,有時到了忘我的程度,甚至感覺自己就是觀音。

半年後,神態各異的觀音像,以善良、慈悲、寬容、殊勝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現在世人的面前,讓人讚不絕口。

這時,工匠驚喜地發現自己的相貌也變得氣宇軒昂、穩重端莊起來。他的病不治自愈。

可見,「相由心生」,真實不虛。「相」是「心」的鏡子,外貌是內心的顯現。有甚麼樣的「心」就有甚麼樣的「相」,「心」是「相」的因,「相」是「心」的果。

所以,要想擁有不俗的相貌,得先培育不凡的內心。

蘇軾在《和董傳留別》詩云: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雖然身穿粗制的衣服,但滿腹詩書,表現出的氣質自然是豐盈而高華。

就好比,一間房屋,放垃圾在裡面,會臭味滿溢;放鮮花在裡面 ,會芳香撲鼻;放鑽石在裡面,會光芒閃亮。一個人,若有著「真誠、善良,忍讓」的品性,那為人處事就會透出「慈悲、祥和、正念」的態度。

容貌是內心的窗口,容貌是內心的映射。美與醜,不是以五官來論斷。心胸之廣狹、品格之高低以及人生歷練之深淺,都會滲透在五臟至肌膚、浸潤著神態到氣質,由里而外,散發出別樣的韻味,呈現在相貌之上。這,才是美醜的因素,這,也是林肯總統以貌取人的關鍵。

本文留言

作者平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