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寶寶滿月送的紅蛋 暗藏知名典故(組圖)

 2019-08-19 13: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寶寶滿月送的紅蛋暗藏知名典故
民間關於分紅蛋的傳說很多,流傳最廣的是「劉備招親」故事。圖乃劉備招親圖瓶的局部。(圖片來源:Augusthaiho/維基百科)

為什麼孩子滿月要送紅雞蛋?紅雞蛋在中國民間是祥瑞之物,有賜福送子喜慶安樂之意,即是在生子或滿月儀式上眾親友對於新人的一生平安幸福、家族子孫滿堂的最美好的祝福。

在中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紅雞蛋,滿臉串,今年吃你的喜饃饃,明年吃你的紅雞蛋。」喜饃饃是一種婚慶吉祥的風俗食品,俗傳:喜饃饃帶回去,親人吃了得吉利。「紅雞蛋」是孩子降生報喜的標誌,也是一種起宣告作用的物體。向親友分發用顏料染紅的雞蛋,是通行於全國各地的一種表達喜慶的方式,常用於生子、做「滿月」等各種喜慶場合,以示慶賀並圖吉祥。

如果是男孩,要送雙數,染紅後還要在雞蛋的一頭用墨點一個黑點,表示「大喜」,男孩送雙數的原因是,孩子長大以後好找媳婦,和媳婦成雙成對,必能花好月圓。如果是女孩,雞蛋只染紅色,不點黑點。要送單數,表示「小喜」。

送了單數的雞蛋,說明家裡添了女孩,將來好嫁出去。

關於送雞蛋的幾種說法

一、卵生神話說

先民在想像中追溯天地形成、人類起源的過程中,總結出「卵生」神話的影響。在三國徐整所著《三五曆紀》中,最早對始祖盤古氏開天闢地故事有了記述:「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令,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

對於「卵」的原始崇仰,在民間形成了將雞蛋和出生、傳宗接代聯繫到一起的傳統文化。且紅色在民間被看成是喜慶祥瑞之色,因此多把雞蛋的外殼染成紅色。

2、祥瑞之物說

紅雞蛋之功,非單食用,民間自古就有「雕卵畫蛋」之工藝品。這在風俗資料中可找到諸多歷史記載。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記有「鏤雞子」習俗,注云:「古之豪家,食稱畫卵。直到現在,雕卵畫蛋依舊是一種民間工藝品,人們從對「卵」的崇拜,發展到了喜愛紅蛋並視之為祥瑞之物。

寶寶滿月送的紅蛋暗藏知名典故
東吳都督周瑜想用假招親、真扣留的計策,不料卻換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結局。(圖片來源:天外客/正見網)

3、圖騰崇拜說

從考古學的角度可探知中國原始文化中有相當大的比重是對於「鳥」的圖騰崇拜,河姆渡、良渚、馬家窯文化中有大量鳥紋形象,而古人所謂「玄鳥」,包括而後成為中華民族代表性圖騰之一的鳳凰,均以未經馴化的原雞為原型。於是,「雞」便成為了人們的原始圖騰崇拜在現實中的依託。

從對雞的喜愛崇仰,逐漸發展成民間的紅蛋習俗,滲透著濃郁的歷史信息。

4、辟邪禳災說

紅蛋習俗也起源於辟邪禳災的巫醫之術的運用。古人以雞為百禽之長,認為其具有鎮伏妖魅的作用,如《春秋運斗樞》云:「玉衡星精散為雞」;《春秋解說辭》云:「雞為積陽,南方之象,火陽精物炎上,故陽出雞鳴」等等,都反映出古人對雞之神性的認識。雞從蛋出,蛋由雞生,則蛋亦有神性是理所當然的。舊時民間還盛行用雞蛋占卜之俗;古人又以為凡遇喜慶之事,必有妖魅相擾,或某些特定的節氣與時辰,必有病疫侵人,所以食蛋防範。像今天中原和西南一些地區的「三月三,吃雞蛋」風俗,以及民間流行的新婚之夕讓新人分食紅蛋的傳統,都可推探出紅蛋習俗實由雞蛋辟邪之術演繹而來。

民間傳說

民間關於分紅蛋的傳說很多,流傳最廣的是「劉備招親」故事。相傳三國時,東吳都督周瑜想用假招親、真扣留的計策,拿住劉備,索還荊州。諸葛亮識破了此計,命趙雲帶上大量染紅的雞蛋,護送主公劉備去江東成親。迎親的人到了東吳,逢人奉送紅蛋,道是劉皇叔與貴公主孫尚香結婚,吃了紅蛋,同喜同喜,還可讓吳國太明年抱上小外孫。

東吳本無此風,人們備感新鮮,一傳十,十傳百,以至家家戶戶都知道了孫劉聯姻的消息。消息傳進深宮,吳國太大喜,命孫權立即為劉備和孫尚香舉辦婚事。孫權無奈,假戲真做,於是有了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結局。此後,江南一帶開始流行結婚分食紅蛋的習俗。

寶寶滿月送的紅蛋暗藏知名典故
劉備招親圖瓶。(圖片來源:Augusthaiho/維基百科)

其實,分食紅蛋的習俗許多少數民族也有,並非僅在江南一帶流行。

嚴格地講,上述各種看法,都缺乏直接的史料印證。所以,分食紅蛋習俗到底是怎樣形成的,竟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終究難有定論。

責任編輯: 格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