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畫石的傳奇故事(圖)
唐朝大詩人王維被後人譽爲「詩佛」。(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王維(公元701—761),唐代著名詩人、畫家、音樂家,「文章冠世,畫絕古今」。在詩歌上,與孟浩然共同開創出唐代山水田園詩的繁榮景象,有大量詩做傳世。王維參禪悟理,學莊通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年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王維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
古人評價王維,「尤工五言詩,獨步於當時」,「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風自笑」,「片言只句,皆不如俗」。王維精勤修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采」、「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摒絕塵累。」,「摩詰精大雄氏之學,句句皆和聖教」,所以,後人尊稱其為「詩佛」。
其實,王維的畫造詣更重要高,開創中國文人畫先河。「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書畫特臻其妙,筆蹤措思,參於造化,而創意經圖,即有所缺,如山水平遠,雲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也。」現筆者摘取一則出自《丹青記》、《瑯嬛記》中王維畫石的故事,與大家共享。
唐玄宗李隆基時,鳳翔岐王李隆范聽說大畫家王維西出長安將路過鳳翔,因久慕盛名,便差人早早在管道等候,將王維請入府內熱情款待,並吩咐左右,備好紙墨邀王維作畫題詩,為府內添彩留念。酒過三巡後,岐王李隆范說道:「久仰先生大名,今日一見先生真容,果然不同凡響。聽說先生的畫工了得,還煩請先生為貴府留下點墨寶可好了?」
王維說道:「岐王過獎了,岐王能款待在下就是在下的榮幸。在下不才,岐王能看得起我的筆墨已是榮幸之至,不知道岐王想讓在下留下點什麼筆墨了?」岐王說道:「我是有求於先生,怎麼還敢命先生了,先生自己隨便留點筆墨就行了」。
王維說道:「那在下就獻醜了,恭敬不如從命」。王維欣然答應後,看了看岐王的客廳裡外的布局,沉思片刻,一揮而就。畫南山怪石一塊,墨跡實虛相宜,以假亂真、有天然之致。
岐王看畫已畫好,高興至極,贊道:「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果然是畫中珍品!」即令侍從們拿出去裱了,懸掛於庭堂正中,整個大廳立馬顯得金壁生輝了,岐王好不歡喜。
數年之後,王維所畫的怪石越發精彩、遠觀巨石猶如真石頭一樣。忽一日,岐王府上空陰雲籠罩,天色昏暗,狂風驟起,大雨瓢潑。侍從隔大門望出去大吃一驚,府牆外卻是陽光燦爛,風和日麗。少頃,岐王府上空卻是雷電交加,嚇得府內的丫鬟們東奔西竄,亂作一團。狂風過後,天色放晴,府內一切家具完好,唯獨牆壁上王維所畫的畫軸上的石頭卻不見了。岐王急命文臣武將四處查找,卻是杳無音訊。
唐憲宗李純臨朝之時,高麗派遣使者來說:「某年月日,在一場大風雨中,神嵩山上飛來一塊奇石,上面有王維的字和印,知道這是中國的東西,國王不敢私自存留,特別派遣使者送來奉獻。」憲宗命令群臣用王維的筆跡對照,形神俱妙,沒有絲毫差繆。憲宗這才知道王維畫的神妙,於是在海內大力搜尋,收藏在宮中。藏畫的地方,都灑上雞狗血來鎮厭,恐怕又飛走了。
前有張僧繇畫龍點睛之神妙,後有王維畫石飛去之神奇,技藝之高,神乎其神,似乎讓人難以相信。其實世間之道,皆可通神,如魯班木藝之神、扁鵲華佗醫術之精,無不如此,關鍵是看人的心性境界、精誠程度能否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