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結金蘭!「八拜之交」是指哪八人?(組圖)


八拜之交應該是指對結義雙方長輩行八拜之禮,正式結為金蘭之好。(圖片來源:Pixabay)

接續〈這些常說的俗語 你都知道意思嗎?〉一文。

八拜之交

語出《紫釵記・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軍之事。」元曲《凍蘇秦》:「你不知這張儀和我是八拜交有朋友。」又《西廂記・張君瑞鬧道場》:「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

俗稱結拜兄弟為八拜之交;按古無八拜的禮,以互相四拜算為八拜。

八拜之交應該是指對結義雙方長輩行八拜之禮,正式結為金蘭之好。但據說這八拜是沿襲過去八個著名的金蘭典故,涉及到的十六位古人。他們分別是哪些故事呢?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2)刎頸之交--廉頗相如。

(3)膠膝之交--陳重雷義。

(4)雞黍之交--元伯巨卿。

(5)捨命之交--角哀伯桃。

(6)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7)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范雲和何遜)。

 

一絲不掛

「一絲不掛」之「絲」有兩解。一解為一縷衣飾。《五燈會元》卷十二:「諸上座終日著衣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掛著一縷絲。」另一解為一根釣絲。《五燈會元》卷十四:「僧問:一絲不著時如何?師日:合同船子並頭行。」意思是說,「一絲不著」,便達到了船子和尚超脫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詩偈云:「金鱗不遇空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功程便得休。」可見「一絲不掛」本是禪語,比喻超然灑脫,絕無患得患失的念頭,絲毫不受塵俗的牽掛,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後用以泛指毫無牽掛。亦乾脆直指赤身裸體。

 

一瓣心香

瓣香,形似瓜瓣,上圓下方,內外條狀排列。心的形狀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說。禪寺中開堂說法,往往先敬香給開山祖師等,如《古尊宿語錄・慈明禪師》:「此日一會,不是小緣。將一瓣香為我無得禪師。且道:諸人還識無得禪師麼?

佛家認為,內心的清凈、慈悲和虔誠,是「真供養」,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稱「心香」。後極言心中虔誠致敬為「一瓣心香」。

 

七手八腳

謂人多而手忙腳亂。出於《續燈錄》卷三二:「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原意是:不管環境如何嘈雜,人來人往,我自耳不聞,眼不見,心中泰然。後俗語中常用「七手八腳」指動作忙亂。

 

八字沒見一撇

源於禪宗。《續燈錄》卷二九:「若問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意為不露端倪。後作「八字沒見一撇」、「八字還沒有一撇」,意為不露端倪。

 


佛家認為,內心的清凈、慈悲和虔誠,是「真供養」,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稱「心香」。(圖片來源:Pixabay)

 

口頭禪

禪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為宗旨,提倡直截了當的「頓悟」,甚至說:「道個佛字,拖泥帶水;道個禪字,滿面慚惶。」禪宗還認為「開口即錯,用心即乖」,「等你開口,堪作何用!」

禪宗的末流,好取現成的經語、公案、掛在口頭上,作為談助,被斥為「口頭禪」。「口頭禪」完全違背了禪宗「頓悟見性」的宗旨。後來,把口頭上經常說的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話,也稱為「口頭禪」。

 

門外漢

指外行人,是說他對某項知識或技能還沒有入門。《五燈會元・天竺證悟禪師》:「謁護國此庵元禪師,夜語次,師舉東坡《宿東林偈》(原偈中云: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曰:『尚未見路徑,何言到耶?是門外漢耳。』師通夕不寐,及曉鍾嗚,去其秘畜,以前偈別曰:『東坡居士太饒舌,聲色關中欲透身,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特以告此庵。庵曰:『向汝道是門外漢。』師禮謝。」東坡欲從溪聲山色了悟真性,而不知聲色與見聞等如虛空華,本無所有,原是妙明真心,正如《金剛經》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說他是「門外漢」。至今廣泛用以稱外行人。

 

天花亂墜

傳說佛說法時,諸天感動,撒下香花作為「供養」和皈教。如《心地觀經・序分》云:「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花亂墜遍虛空。」又傳說梁武帝時,雲光法師講經時感動上天,香花從空中紛紛落下。後多形容講經說法,有聲有色,極其動聽。亦指言談虛妄,不切實際,或用甜言密語騙人。

諸君,這一回我們又談了一些日常會用到的俗語,不過這個世間的歷史悠久,從古至今留給我們學習的俗語自然是還有很多,咱們下回再繼續接著談囉!

(未完待續)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