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650家機構在美圈錢 應對當前危險委員會支招(圖)


前白宮首席策略師班農(Steve Bannon) Sean Gallup /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5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憶文編譯/綜合報導)「應對中國(中共)當前危險委員會」(Committee on the Present Danger: China)4月25日舉行活動。針對650家中國機構從美國投資人手中集資的現象和可能的風險,委員會專家指明監管方向。

第四個「應對當前危險委員會」以解體中共為目的,第二個委員會曾幫助里根政府解體蘇共。

中共從美國人手中圈錢

約有650家中國機構在美國從美國投資人手中集資,對這些公司的監管很少,華爾街獲取了大量利益,卻給美國投資人帶來了風險。

Hayman Capital Management的創始人和首席投資官巴斯(J. Kyle Bass)表示,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美國的市場技術分析指標ATR分為三個等級,不同的等級有著不同的要求清單。今天,中國的銀行實際上可通過賣出股份的方式,在美國籌集資金。他們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發給美國一份15頁的閃亮年度報告,充斥著圖片。不需要報表,不需要審計,沒人知道背後的故事。

他說,這種清單要求很可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應採取措施,讓競爭的平臺更公平。目前,對中國公司的監管很鬆,對他們的要求應該和美國公司一樣,這樣才能防止欺詐公司輕易從美國圈錢。

欺詐將付出代價

Geolnvesting LLC的共同創始人大衛(Dan David)表示,他有大量關於欺詐的報告亟待處理。今年,將會有一些被公諸於世。這是非對稱的系統,某人不會因欺詐而入獄,但是他可以通過欺詐賺錢。那樣的話,他們就會繼續欺詐。

大衛說,有幾個價值幾十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將會很快出現在賣空報告上。

針對與會者的提問,如何能讓華爾街人士知道應該把美國放在第一,而不是短視地只看到下個季度賺多少錢?

Macrostrategies LLC主席高盛(David Goldman)表示,目前美國的大企業通過中國生產大量的硬體產品,美企通過賣給他們軟體獲利。這就是臉書、谷歌等保持與中國現有生意的原因。中國向美國大量輸出手機、電腦等,這些美國公司通過軟體賺錢。

他說,因為硬體在中國被大量地國家補貼,致使美國的相關行業破產出局。現在願意冒險投資到硬體製造業當中的美國資本為零。美國還在失去半導體工業。他建議川普(特朗普)總統應招集美國的前10大企業,讓他們把上萬億美元的閑置資金拿出來在美國投資。

華爾街是中共代理人

前白宮首席策略師班農(Stephen Bannon)說,華爾街不是不知道,他們全部知道。美國大企業是中國共產黨在美國的遊說力量,華爾街是中國共產黨在美國的投資人關係部門。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三四周前,戴維斯(Bob Davis)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文章,披露了華爾街給川普總統的壓力。對沖基金者們稱,與北京簽署購買2萬億美元大豆的協議,不要管什麼結構性改革、強制技術轉讓、國家補貼工業等。

班農說,中國共產黨最大的出口是產能過剩。為什麼日本工業不能夠興起?中國大量的產能過剩是西方的美國融資的。這些人是沒有註冊的外國代理人。

俄羅斯經濟規模不及紐約州

班農批評那些還在進行「通俄門」調查,抓住俄羅斯不放的人。他說,俄羅斯的經濟規模比紐約州還小,人口萎縮,沒有高科技。他們應該去調查那些沒有註冊的中共代理人。

班農說,我們從談判桌上撤出了一個條款,我個人向中國人道歉,我們把任何談及防火牆的話題都撤出了,防火牆都不在貿易談判之中!防火牆讓中國人陷於被奴役的境地,從信息上、從數據上,卻沒有被擺上談判桌。我認為,美國人應該繼續用選票支持國家主義者,比如川普,而讓拜登這樣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讓司法部調查此事。

2018年,美國調查記者、作家和政治顧問彼得·施維澤(Peter Schweizer)批評了拜登之子的公司渤海華美發布的時間,因該獨家協議恰逢當時的副總統喬·拜登和中國政府處於談判之際。

5月1日,《紐約時報》對亨特·拜登(Hunter Biden)參與烏克蘭能源公司Burisma Holdings提出了類似的擔憂。在美國參與烏克蘭應對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入侵略時,烏克蘭能源公司向亨特·拜登支付了每個月高達50,000美元的款項。

《華盛頓觀察者》5月4日援引新聞報導稱,前副總統還曾威脅烏克蘭總統解雇參與調查他兒子的檢察官。

川普的4大策略

班農去年9月曾表示,為贏得貿易戰,川普政府已經有步驟地在推行4方面的策略:(1)高額關稅且緊鑼密鼓;(2)大規模動用301條款;(3)切斷關鍵供應鏈;(4)掌握中共高官財產在美國的情況。

班農近日在接受Conservative Citizen採訪時說,這實際上是「經濟戰」。中國共產黨和美國的經濟戰爭已經打了20-25年了。川普在成為總統之前,就已經注意到了。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