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末日危機?NASA局長:恐龍沒有太空計畫 我們有(視頻)

作者:林澄 綜合編譯  2019-05-04 06:5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小行星撞地球?NASA局長:恐龍沒有太空計劃 我們有
一顆名為毀神星的行星正持續朝地球靠近。(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小行星未來將撞上地球?一顆名為毀神星的行星正持續朝地球靠近,若撞上地球將釋放出1480兆噸的能量,專家建議人們應該做好防範準備。

綜合外媒報導,馬里蘭大學學院市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於4月29日至5月3日舉行行星防禦會議(Planetary Defense Conference)。美國太空總署(NASA)局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4月29日於會議中指出,小行星撞地球並非科幻電影的情節。

根據NASA最新數據顯示,一顆直徑1,115英呎(340米)的巨大小行星「毀神星」(Apophis,小行星99942),正持續朝地球靠近,2029年將來到最接近地球的位置。不過,由於和地球最近的距離不斷修改,科學家普遍認為它只會以1.9萬英里(約3萬577公里)的距離掠過地球邊緣,應該不會撞上地球。但毀神星若和地球相撞,NASA估算其將釋出1480兆噸的能量,相當於11萬4000顆廣島原子彈,同時帶來難以想像的大規模毀滅。

像毀神星這樣大小的小行星,根據NASA的說法,近距離射穿地球邊緣的情況非常罕見。布萊登斯坦在會議中表示:「我們必須確定人們了解,這與好萊塢無關,也與電影無關。這最終與保護我們現在知道有生命的唯一行星有關,也就是地球。」他說:「我們知道,恐龍沒有太空計畫,但我們有,我們需要使用它。

目前擔任非營利組織行星協會首席執行官的比爾·奈(Bill Nye)警告,像6600萬年前恐龍大滅絕的災難性影響並不只局限於過去,人們對於小行星的威脅過於自滿。5月2日比爾說「地球將受到另一個小行星的襲擊」,然而與恐龍不同的是,比爾認為大家不要等著厄運降臨,我們可以對小行星的威脅做些準備。

小行星撞地球?NASA局長:恐龍沒有太空計劃 我們有
比爾‧奈因《比爾教科學》節目出名,目前擔任非營利組織行星協會首席執行官。(圖片來源:維基百科/BDEngler/CC BY 3.0

2013年2月,一顆20公尺大小的隕石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Chelyabinsk)上空爆炸,當時這顆隕石爆炸的力道震碎數千棟建築的窗戶,導致上千人受傷,多數人都是被玻璃碎片所傷。這次事件是自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Tunguska event)後在地球上發生的最大的空中爆炸。據估計,其威力相當於20顆在日本廣島爆炸的原子彈。自此事件發生後,地球可能遭小行星撞擊的情況,不再被視為無稽之談。

小行星撞地球?NASA局長:恐龍沒有太空計劃 我們有
2013年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發生小行星撞擊事件,照片為葉卡捷琳堡看見的景象,距離爆炸的震源大約200公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Svetlana Korzhova/CC BY-SA 3.0

布萊登斯坦說:「我希望我能告訴你,這些事件異常獨特,但它們並非如此。」儘管它們大約每60年會發生一次,但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已經發生了三次,其中之一便是通古斯大爆炸。

小行星撞地球?NASA局長:恐龍沒有太空計劃 我們有
NASA最近宣布了有助於對抗行星構成的威脅的應對措施,未來將運用「雙小行星轉向測試」(DART)粉碎小行星。(圖為DART模擬圖,圖片來源:NASA/JHU APL/公有領域)

他補充說,NASA正致力於偵測和追蹤90%可能對地球造成重大衝擊的鄰近小行星。例如明年開始,從智利開始觀測天空的大型天氣測量望遠鏡,很可能能夠發現80%至90%的潛在危險小行星,並藉由「雙小行星轉向測試」(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DART)等任務來捍衛地球。

儘管NASA目前的計算結果顯示,毀神星撞上地球的機率仍然很小,不到十萬分之一,但科學家們仍然嚴陣以待。比爾認為,一顆撞向地球的行星將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因此國際社會必須共同努力解決這個問題,預防災難重演。

相關來源:Space 1Space 2ExpressWikiDaily Mail

責任編輯: 洪伊凡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