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務員成為社會信用系統重點監督對象(圖)
中國公務員成為社會信用系統重點監督對象(圖片來源:NICOLAS ASFOURI/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4月20日讯】中國以「大數據」為依托,正在試圖建立一個滴水不漏的公民信用監督體系。地方政府文件顯示,公務員成為了這一監督機制關注的重點人群。
中國國務院2014年下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後,當局極力打造一個廣布全國、監督公民行為的社會信用評分體系。據官方媒體報導,已經有20多個省市出台了個人信用評價標準。
中國各地出台的有關社會信用積分的方案中,很多將公務員列為關注的重點對象。公務員在工作中和工作之外的個人行為都將成為獎懲、升遷的評估指標。
福建泉州今年3月下發的《泉州市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實施方案》說,信用建設將納入公務員培訓和領導幹部進修課程,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產生的榮譽表彰和違法違約違規及違反社會公德等信用信息,特別是在履職過程中,因違法違規、失信違約被司法判決、行政處罰、紀律處分、問責處理等信息」都將納入信用記錄,公務員的「誠信檔案」將作為乾部考核、任用和獎懲的依據。
寧夏也對公務員在個人誠信體系中的信用信息作為考核、獎懲和選拔任用的依據。官方媒體還說,政府還把這一信用評估體系與曝光舉報製度相結合。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信用評級與認證中心主任韓家平去年12月對《新京報》說,中國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實現信息透明」。他說:「借助這一後發優勢,我國可以快速進步。」
章家敦:中國的信用評估體系 整體而言對社會是有害的
美國作家、時政評論員章家敦認為,中國的信用評估體系對提高政府工作水平、懲戒腐敗可能有某些正面作用,但整體來說對社會是有害的。
章家敦對美國之音說:「這是極權主義的實踐。即使這對改變行為有好處,也不值得這樣做。我們正在看到的是用技術的極限來創造一個全方位的體系,所以這是極為危險的。」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的韓家平說,中國正在藉鑑西方國家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做法。他說:「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實行信息透明,尤其是採集、查詢、共享上的透明。」
但美國時政評論員章家敦說,美中兩國的信用體系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他說:「這裡其實沒有可比性。因為中國的體系是全面、廣泛的。當中國把各個不同的地方系統組織成為一個全國系統後,這將是世界上最廣泛、最具雄心的個人數據蒐集行動。」
章家敦還表示,中國信用體系建設的目的之一是監督個人是否忠於中國共產黨。
他說:「這是把一人專制制度施加給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個做法是極為大膽的,規模也令人驚嘆。這些都是科技所引起的,尤其是在對科技使用沒有限制的情況下。」
(文章略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