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探秘斯坦福大學:它是如何異軍突起的?(組圖)

【看中國2019年4月11日訊】以前提起世界頂級的斯坦福大學,在我心裏總有一種神秘感。斯坦福大學1885年才興建,留下了一段傳奇:贊助人斯坦福原打算蓋哈佛的分校,由於哈佛大學負責人的傲慢而使它成為一所與哈佛齊名的大學。一百多年來,斯坦福培養了30名富豪企業家、17名太空員、以及眾多美國國會成員和一位美國總統。斯坦福校友創辦了眾多著名的公司機構,谷歌、惠普、耐克等幾乎都是現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了。曾經有81名諾貝爾獎得主在不同時期在斯坦福學習或工作。北美大陸,特別是東部,遍佈著許多幾百年歷史的常春籐大學。斯坦福這所新興學校如何在美西異軍突起呢?於是第一次來舊金山旅行,我就一定要去造訪斯坦福,探究一下它迅速成長的力量源泉。

一、對道義的追求高於一切

大家可能知道斯坦福大學是利蘭.斯坦福和夫人為紀念夭折的兒子而設立的,可是,這對鐵路大亨夫婦對辦學宗旨的要求遠遠超出了對親子的哀思。他們在出贊助時有這樣的規定:

實行一個教育系統,引導學生在畢業後能找到他們所要追求的理想,並使他們聽到心中對於生命意義的呼喚;

禁止一切在校的宗派指令,但仍需給予精神上的教育,並需告之學生遵從全能仁愛的造物主所定下的規條是人類的責任……

這些辦學宗旨在最初的校園規劃與建築設計中,就得以體現。


從胡福塔看校園中心區(作者拍攝)

1、校園中心區的規劃與建築設計表達植根於加州的對造物主的敬仰

校園入口是一條整潔肅雅的棕櫚大道,正對著斯坦福大學中心。中心建築群不是教學主樓,而是一所教堂。整個區域的風格是環環相連的長方形庭院,庭院四周都是連續的拱廊。迷人的光影和有節奏的柱廊是我最愛的西方古典建築風格。歷史僅有一百多年的斯坦福大學卻採用了這樣古樸的風格。


從前院看紀念教堂(作者拍攝)

但這個古樸卻絕非簡單。學校原始的「內方」建築是由麻省理工學院校長,一位著名波士頓景觀設計師和利蘭.斯坦福本人三人所設計。與美東常春籐大學普遍的歐洲哥特式風格完全不同,這組建築採用古羅馬式標準的半圓形拱,拜佔庭的方形內廷,主體建築——紀念教堂又有文藝復興風格的中軸對稱的山牆為正立面。石製建築由紅磚及赭紅色砂岩砌成,具有強烈的加州特色,由加州當地的西班牙裔工匠們打造而成。阿拉伯人統治西班牙時帶去了波斯建築風格,柱廊、連拱和庭院的美是其特色,西班牙裔工匠在這裡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文化背景承傳來的技藝。


教堂前的連廊和長方庭院(作者攝影)

斯坦福中心區這種融匯歐洲多個歷史文化時期的精華、又體現的美西地域特色的風格,被稱為「加州使命復興式建築」。其中吸納的每一種優秀的建築風格都起源於不同時期、不同地域與文化背景下的人們用自己的建築語言對造物主的讚美。

幾大著名的歐洲風格在美國得以融合,並以當地材料來植根在加州的群山間,這正是新興的美國所需要的文化動力。1903年羅斯福總統到訪斯坦福。他稱讚道:「現在,我來到了這麼棒的一所學府。我不知道你們是否看到它的美麗之處。你們的大學是經過如此優秀、忠於我們美國風格的建築師精心設計,他設計的不是奴性時尚,而是將古加利福尼亞式風格套用到了一所新大學的建築身上。一所在規劃上如此獨特的大學,配上峽谷地理格局及秀麗的天空,再加上這些漂亮的建築物,如果它最後沒有成為一所最為適合市民、最為適合學術發展的地方的話,我會感到非常失望。」

2、雕塑大師的名作啟迪學生的奉獻精神

在教堂的前院裡陳列著一組羅丹大師的雕塑——加萊義民。這組雕塑創作於1889年,取材於真實的歷史事件。在英法百年戰爭的1347年,法國加萊港城被英軍圍困長達一年多。飢餓迫使加萊城投降,但英王愛德華三世卻命令該城的六名最高首領衣不遮體、脖套繩索地出城將城門鑰匙獻給英國人。大家都清楚出城就意味著死亡。6名德高望重的市民自願去受死,他們為救全城百姓的自我犧牲精神,感動了敵國的王后。王后勸說英王赦免了這六位義士,留下了這段佳話。

羅丹大師的這組雕塑,表現的正是這六位義士徐徐走出城,投向死亡的瞬間。他們光頭、赤足、帶著繩索,小步向前走,有幾位扭轉身體向後,傳達的對家人們的眷戀,雖然不是中國人所熟悉的慷慨赴義的形象,但更能表達一群普通市民在突如其來的生死抉擇前內心的痛苦與他們付出的不易。這是法國人民永難忘懷的歷史悲劇。加萊市本要請羅丹大師製作一個義民形象,羅丹瞭解歷史後,答應只收一個雕像的報酬而塑造6個雕像。義民的奉獻精神通過雕塑大師的貢獻繼續流傳。


紀念教堂前院中走向教堂的加萊義民群像(作者攝影)

雕塑的原作保留在加萊市。斯坦福大學紀念教堂的前院裡陳列的是一整套複製品。義民們的走向正是學院的精神中心區。當學生們步入校園,想要去紀念教堂時,就會與這些義民一起向前走。日復一日,雕像們無聲地啟迪著學生們舍己救人的精神。

我去參觀那天,正趕上全美大學生為佛州校園槍擊案呼籲的日子。從紀念教堂走向胡佛塔的路上看到學生們聚會,發表演講,為社會公益呼籲。


中心區旁邊正在呼籲停止校園槍擊案的學生(作者攝影)

3、紀念教堂展現天國的寧靜與輝煌

校園的精神核心建築——紀念教堂的正立面上以金色馬賽克做底色,彩色的馬賽克鑲嵌出耶穌的故事和四位天使。天使下方分別寫著」博愛」,」信仰」,」希望」,」慈善」。內部與歐洲中世紀的教堂一樣,窗戶上裝飾著聖經故事,古樸的木結構栱券如同棕櫚。


紀念教堂主立面上耶穌佈道的畫面(作者攝影)


紀念教堂內古樸的管風琴(作者攝影)


教堂內景(作者攝影)

一所建於1890年代的現代化大學,整體規劃卻完全不是自由而凌亂的。這座大學的規劃和建築設計在告訴人們:學習知識也要以對神的正信為前提,高尚的人格和舍生取義的精神高於一切學問,也是一切學問的原動力。

二、以「斯坦福第一學生」命名的中西合璧的歷史瞭望塔

1、唯一精通漢語的美國總統夫婦

斯坦福大學的制高點是胡佛塔(Hoover Tower),因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而得名。1891年斯坦福正式建校開學,胡佛作為第一批學生免費入學。因為他是宿舍樓中第一個班的第一個學生,他自稱是斯坦福的第一個學生。斯坦福大學鼓勵男女都接受高等教育,他在那裡與同專業的女生盧.亨利相愛並結婚。盧.亨利是當年斯坦福大學班上唯一一個取得了地質學學位的女生,是一戰後新女性的傑出代表。她的成名比胡福更早。


從校園中軸線看胡福塔(作者攝影)

婚後胡佛夫婦前往中國天津,任礦業公司的駐華代表,並受聘於開灤公司擔任技術顧問。在中國期間,兩人學習了流利的漢語官話。胡佛入主白宮後,夫婦二人還常為便於秘密交談而使用中文對話。胡佛是迄今唯一能夠流暢使用漢語的美國總統,曾為自己取了個中國名字——胡華。

2、從戰爭中救人到整理歷史文獻

胡佛在一戰中為敵對雙方百姓的存活做出了有效的食物供給方案,這種慈善之舉與他在斯坦福受到的精神熏陶不無關係。戰後他認識到他有著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來收集關於大戰及其後果的全面信息。1919年,他在斯坦福大學建立了「胡佛戰爭文獻集合」。他貢獻了大批文件,外加五萬美元的個人捐贈。一些學者被資助派往歐洲,收集各類關於戰爭和戰後所發生的易失信息,詳細到海報和公告等等。


胡佛研究所的陳列室和前庭(作者攝影)

胡佛戰爭文獻集合之後被重命名為胡佛戰爭圖書館,又成為胡佛研究所,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研究世界社會,政治,經濟變遷,倡導和平的學術機構。中華民族的抗日英雄蔣介石的日記手稿——《蔣公日記》就保存在那裡,所以這裡也是研究二戰史和中國現代史的重要基地。

在胡佛塔旁有一座深色的玻璃樓,陳列著這個研究中心的歷史。前面是一個非常優雅的現代風格的庭院,若不是我去時細雨紛飛,這裡會坐上許多人。

3、集研究、展示和瞭望於一體的胡佛塔

胡佛塔是斯坦福50年校慶的時候建的,它成為了研究中心的一部分,並以胡佛的名字命名。在一層是關於胡佛和夫人的生平簡介及相關歷史資料。佈置的中西合璧,非常別緻。中國的青花瓷和西洋的白蕾絲和諧的放在一起,是難得一見的收藏和佈置。中間各層都是研究室。遊客乘電梯直達頂樓,在那裡可以一覽整個斯坦福校園的景色,也可以遠眺舊金山灣和幾座海上大橋。


胡福塔一層中西合璧的展品(作者攝影)

胡佛總統在任時趕上了一戰後的經濟大蕭條,他的執政並沒有給美國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這位「斯坦福大學第一生」對斯坦福大學的貢獻、對美國乃至世界的文化歷史的研究的推動,使他的名字像這座塔一樣正直的立於青史。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歷史的研究對於人類未來的走向與福祉,無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了歷史這塊沉甸甸的基石,斯坦福大學的學術聲望肯定會劇增。

三、大學校園中難得一見的藝術殿堂

雖然現代大學學科眾多,但是,藝術作為人類文明中最為凝練的精華,永遠是不願做金錢的奴隸的有識之士所重視的。藝術裡包括著人類對生命和宇宙的探索的表達,對真實與完美的不懈追求。雕塑大師羅丹曾說:「在藝者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為他銳利的慧眼,注視到一切眾生萬物之核心;如能抉發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觸及其內在的’真’。此’真’,亦即是’美’。」位於矽谷的斯坦福大學有實力強勁的信息時代的新興學科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斯坦福大學竟然有大學中罕見的高尚藝術殿堂?

1、斯坦福大學豐富的藝術活動

斯坦福校園有多個藝術建築設施與景觀。康托視覺藝術中心內有24個畫廊、雕塑園、梯田及庭院,早在1891年由斯坦福夫婦給予資金建設時就已經規劃在內,目地也是為紀念他們唯一的兒子。1917年建立的托馬斯.斯坦福威爾頓畫廊是大學藝術及藝術歷史部門的斯坦福大學教學設施,也開放作為展覽中心。除此,校園各處也遍佈了不少戶外藝術雕塑園和一些壁畫。

大學的表演與音樂活動也非常興旺。校園課外活動組包括斯坦福莎士比亞協會等多個劇團、和無伴奏合唱團等音樂團體。

2、雕塑大師羅丹作品的海外聚集地

斯坦福大學更以藝術博物館而聞名。它是舊金山地區的藝術殿堂之一,收藏內容十分全面,最為耀眼的是那裡收藏著200餘件雕塑大師羅丹的作品,是羅丹的故鄉巴黎以外數量最多的。這些作品分別陳列於室內和藝術館外的雕塑公園。法國法律規定羅丹大師去世後,他的每件作品最多只能鑄造12套,這裡可以看到其中一套。


斯坦福大學雕塑園裡《地獄之門》的全景(作者攝影)

在米開朗基羅大師之後,羅丹是我最崇拜的雕塑大師。羅丹眾多作品之中,最令人熟知的莫過於《地獄之門》。地獄之門的靈感來源於但丁的《神曲》,羅丹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這部作品,直至辭世仍未完成。羅丹構思的最後一個版本的地獄之門一共有186尊人物雕塑。羅丹將這些雕塑作為獨立的作品展示在世人面前。

3、對靈魂歸宿的沉思

《三個影子》立於《地獄之門》的頂端,是形體一模一樣的三個人像。他們低頭垂臂,似乎在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下方那晦暗恐怖的「地獄之門」。三人中最左邊的是亞當,另兩個是他的影子。亞當因偷吃禁果而有了人心,失去了呆在天堂的資格,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園。這三個影子的痛苦形態,表現了墜落人間受盡苦難的人類始祖亞當與其後代,對當初犯下的原罪的悔恨。他們指向下方「地獄之門」的手,正是告訴人類墮落的最終結局⋯⋯


雕塑園裡《三個影子》的獨立雕像(作者攝影)

著名的雕塑《思想者》位於地獄之門橫楣的正上方,人物的右手肘支撐在左腿上,目光俯視著因人間罪惡而墮入地獄的大門形形色色的眾生。雕塑的面部表情和人體肌肉的線條栩栩如生地表達了思想者在痛苦的尋求解脫之法的內心。這位男子是羅丹所表現的《神曲》作者但丁,是一位介於人神之間的生命。他的神態,即表現出神對墮落人類的同情與不忍,又象徵著人類中的智者對生命的思考⋯⋯


地獄之門上的思想者(作者攝影)

在思想者下面的的大門裡,是因為各種不德的原因而墮入此門人們。其中一些單獨展出時,被觀眾誤解為是追求人類喜愛的某種慾望和對其的歌頌。放入群雕整體時才發現那是違背神為人類定下的道德法規的行為而墮入地獄的人們。這座宏大的雕塑和《神曲》一樣啟迪著人們思考:在此生應該怎樣做人,在善惡考驗面前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地獄之門細節(作者攝影)

羅丹本是個不能被藝術院校錄取的「無能學生」,但《地獄之門》卻使他進入了藝術的天堂之門。1916年,羅丹去世的前一年,他將畢生心血所得與深刻的思考打造出的全部作品捐贈給法國政府,為此法國政府在巴黎建立了羅丹博物館。同一時期,斯坦福夫婦失去愛子,而將家產捐獻來建大學,服務全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們。羅丹大師的作品也被斯坦福大學收藏,不難看出,它們其中的內在聯繫是對生命的尊重與對社會的貢獻。

四、結語

什麼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大學?在我看來,一座大學只有技術上的探討和領先是不夠的,必須對人類在信仰,歷史和藝術上起到引領作用,才真正稱得起是好大學。三個小時的遊歷雖然不足以讓我全面瞭解斯坦福大學,但是我已經找到了斯坦福大學能迅速成為世界頂級名校的答案。

(原標題:斯坦福大學探秘)

本文留言

作者李青城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