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考轉留學 17歲女生眼中的美式教育(組圖)
本文17歲的主人翁就讀於上海某重點高中,高二那年前往美國一所特許高中交換。她將從一些方面談談對美式教育的理解,從而下定決心要申請美國大學。(圖片來源:Wikipedia/公有領域CC0)
【看中国2019年4月8日讯】中美教育存在很多的差異,究竟會怎樣影響一名學生呢?這篇文章的主人翁目前17歲,她就讀於上海某重點高中,並於高二那年前往美國一所特許高中交換。本文中她將從學校氛圍、家庭氛圍、身份以及文化認同等方面來談一談,這一年的時間,她對美式教育有怎樣的理解,從而下定決心要申請美國大學。
據海外中文媒體報導,該篇文章節選如下:
作為一名在上海某公立市重點高中就讀,曾在美國高中交流學習一年,目前正掙紮在海外本科申請的高三,回顧起自己高二這一年的留學生活,感慨良多,尤其是教育方面。
背景情況介紹
先介紹一下我的背景情況。除初三考了一次託福以備高中考國際學校之外,一直到高一上學期結束,我都是按照高考道路來規劃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但有一個背景是,從初升高開始,我已萌生了出國留學的想法,不過一直心意不決,因此當時還是選擇了體制內的這所重點高中。
高一寒假,學校有個一年期美國高中的交流活動,且就讀期間住在美國當地人的家裡,這再次觸發我想出去看看的意願。
猶豫再三,我還是決定去試試。最差的結果也就是去了美國發現不合適,再回來重讀一年高二,回歸高考嘛。於是,經歷了一系列申請和考核流程之後,我被安排到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一所高中完成十一年級的學習。
學校的氛圍
我的學校相比大多數美高來說,整體規模小一些,並且由於有精英教育的傾向,學生中二代移民孩子的比例比較大。
傳聞我所在的學校相比普通的美國高中更加偏重學術,相對來說課外活動少一點,學習也更辛苦一些,甚至被有些人戲稱為美國的衡水中學。
作者就讀的高中(圖片來源:google map)
當然,對我一個中國學生來說,「衡水中學」這一條並不成立……下面是我這一年來交流生活的感受:
1.豐富的活動和課程,讓我對未來從事的領域更有想法
國內提供的科目種類較少,學生大部分時間被課業佔據,所以大多數國內學生對未來的專業和職業規劃沒概念,最後專業多半也就是聽著親朋的意見選了。更可怕的是,國內高校要轉專業還非常麻煩。
然而,美國大學專業調整比較容易。許多美高甚至都不要求學生在大一大二時就定下專業,並鼓勵學生廣泛地去體驗不同領域的課程(即通識教育)。
2.美國教育環境更加人性化,且盡量讓學生感到被在意和被尊重
我的心理老師Mr.Quinla有天很認真地對我們說:「每當我想對你們說什麼或者做什麼的時候,我會想像你們的家長就站在你們後面,並問自己:如果今天這個學生的家長也在場,我還會這麼說這麼做嗎?只有當我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時候,我才會繼續說我想說的,做我想做的。」
從他的神情裡,我真實地感受到了一位老師努力對所有學生負責的決心。
美國教育的環境整體沒那麼功利,感覺不管怎樣的愛好、怎樣的人在未來都有一席之地。我在美國感受到了一種對於各類知識、各類興趣愛好無分貴賤的平等和尊重。在我的學校,不管學生鑽研了哪方面的知識,都有人認可他們所做出的努力。
還有一點要澄清的是,雖美國崇尚快樂教育,崇尚學習不是生活全部,但這絕不代表美國人都不認真讀書。厲害的學生做的題目難度也是超難級別的。許多美國學生考SAT會做練習,會上prep class,相應的教輔書也會買了做。
我覺得很多美國學霸的級別甚至是國內頂尖學霸都難以企及的,聰明又勤奮,不但會讀書還會搞活動。
家庭的氛圍
我的住家是一對六十幾歲的老夫妻,都是美國南方背景的白人,虔誠的基督徒。老先生叫Paul,老太太叫Nena。
在美國住家的生活,讓我有機會觀察到美國的普通家庭氛圍和相處模式。這裡既有讓我感覺非常愉悅的態度,也有讓我感到驚訝與不解的方式。
1.從美國住家身上學會了溫柔與尊重
Nena對於教育有獨到的看法。我最佩服她是,她堅持再生氣、再不滿意,也從來不急眼、也不喉嚨響的原則。開心也好,不開心也罷,她講話永遠很和善,大多數時候還笑意盈盈的。
Nena的孫子孫女們到家裡stay over時偶爾會吵得不可開交大哭大鬧。但即使面對如此情形,她仍然能保持平時的音量,一遍又一遍地教導孩子發脾氣是沒有用的,要先冷靜下來,若再不行就讓孩子自己去牆角坐著。
對孩子們的煩惱和問題,Nena會盡量做到先傾聽。不只是看著孩子讓他們有輸出想法的管道,更是通過聽孩子的陳述將自己放到孩子的立場上看問題,從而共同討論,更好地解決面前的難題。
2.美式教育會鼓勵孩子多嘗試
住家總是會鼓勵我們去嘗試一些以前沒做過的事情,比如我在美國嘗試了染頭髮。在上海,怕麻煩的外婆多半不允許我做這類可能會把家弄得亂七八糟的事情。然而我的住家卻相信我可以處理好,同意了我的請求。
我看了很多教學視頻,也做了很多市場調研,最終選擇了一款比較好評且號稱不會弄髒傢俱的半永久染髮產品。
畢竟還是新手,第一次染髮時,我把洗手間整個弄髒。當時驚慌失措的我不知道怎麼收場,最終選擇用濕紙巾將浴室擦了一遍又一遍,終於使一切大致恢復原來的狀態。
雖然這不算是一次很愉快的經歷,但從中我體會到了一種自己做決定並負責的獨立感。
由於浴室的毯子上還是被我染上了顏色,第二天下午我做好了被批評的準備向Nena道歉。出乎我意料的是,她一點都沒有生氣。她不但看著我的頭髮誇好看並說「Things are just things.They can always be replaced.」
她知道我這次嘗試的慎重,也明白了我的初衷,所以她肯定我的努力,也給我再一次嘗試的信心。和住家的各種溝通中,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我們會尊重並支援你做的決定。
作者在住家幫忙辦的派對上和同學的合照(圖片來源:網路)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覺得鼓勵與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這方面,不管是從我接受到的家庭教育或是學校教育來看,美國都做得很到位。
然而,我也跟在紐約讀書的朋友交流過,他聽完嘖嘖稱奇,並表示紐約沒有這樣,很早就對孩子實施現實教育。所以對於教育風格這方面,應該也是有地域和家庭的區別。
3.感恩滲透在平常大小事務的方方面面
當Nena談及她當年作為單親媽媽獨自帶著三個孩子、經濟拮据的時候,她仍然懷著一腔感激。
Nena說那時候她媽媽去她家看她,但是冰箱裡除了豆子卻沒什麼別的可以吃的,她感到難受。可是,她媽媽不僅一點都沒有因此而不開心,還幫忙煮了豆子,並稱讚豆子的美味。
住家也會強調要讓孩子們更多地參與家庭生活當中。Nena會讓8歲的小孫子和哥哥姐姐一起幫著做家務,並教導孩子們別take what they have for granted.(把現在所擁有的東西看作是理所當然的)。
4.獨立的夫妻相處模式
儘管兩位老夫妻感情很好,但是他們彼此之間卻顯得很獨立。結婚快二十年了,他們到現在連對方每日在吃什麼藥都不大知道。
曾經有這樣一件事使我感到很驚訝:Nena視力不大好,其實不適合晚上開車。有次她買了半夜便宜班次的往返機票去加州看望家人。
讀到這裡,大家覺得Paul應該會幫著理理行李,計畫行程,然後接送一下吧。完全沒有!他按照自己平時的工作日程行事。
而Nena晚上自己理好行李開車停在機場然後出發,在回來時也是凌晨自己到機場提完車開回家。
這樣的夫妻相處模式是我從未接觸過的,這讓我對美國人的「獨立」和「個人事務」的概念也有了更深的瞭解。
大環境
社交生活也好,家庭生活也好,美國大環境給我最大的印象是個人意識比起中國強很多。個人空間在美國人心裏與在中國人心裏的範疇存在一定差距。
另外,美國人比較實事求是,且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和運用體現在生活的各方面,並鼓勵每個人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舉個例子,那天Nena接我放學回家的路上看見了一個BigLots 20%Percent Off Today看板,於是就臨時決定去購物。
在BigLots,我們拿完東西準備結帳時,被告知活動其實是週日那天,而我們去的時候是週一了。
我聽完很自然地預設不打折的結果,並且覺得因為商家解釋而不打折是理所當然的。不過Nena的反應卻是跟店裡的經理說她就是看到了海報說「今天打八折」,而海報上並沒有標注所謂的「今天」是哪天。
隨後更讓我驚奇的一幕出現:旁邊有個收銀員小姐姐聽見Nena和經理的對話以後,居然插話說她今天開車來上班時好像也看到了一張海報。Nena於是跟小姐姐對了一下看到海報的地點,發現竟是同一個位址。
大家得出的結論為BigLots在週日晚上撤看板時漏了一處,正好被她們看到。最後經理不但給我們打了八折,還謝謝告訴他工作上的漏洞,並說等下會派員工把那張廣告撤掉。
在美國,與其說是主流思想,不如說「diversity and inclusion」(即多樣性和包容性)更像是政治正確。
作為一個倡導人權主義的移民國家,美國最大的一個爭議就是不同群體之間如何去和諧相處。種族、國籍、宗教甚至性取向上的相異都可以成為矛盾的爆發點。
雖然法律不能做到讓人發自內心地改變想法,但卻能通過制定嚴重的後果讓歧視盡量停留於意識層面,從而不造成實質性的傷害(比如歧視導致的資源配置不均和肉體虐待等)。
文化認同
我個人的看法是:完全融入外國環境是不可能的。把英語這門語言本身學得再怎麼好,有些習語和inside joke還是無法理解。
不過,要和美國學生說話還是不難的。我遇到的大部分美國學生都友好,無論內向外向,只要你願意主動開始了一段對話,他們多半會給你回應。
最後我想說的是,高考與出國沒有絕對的優劣,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出國。將孩子獨自放到一個外國環境,既可能是鍛練了他的獨立能力和更好的語言、文化認知,也可能是將他過早地暴露在他還沒有能力處理的挑戰之下,從而導致負面的後果。
與住家的相處也好,學校的學業也好,我不是沒有碰到過困難,也有過幾乎崩潰的時刻。各位家長在做決定之前千萬要多多瞭解一下孩子的情況和想法。溝通是全家做出適合孩子的決定的唯一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