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興亡人人有責!中國人的希望被誰催毀了?(圖)


思想家顧炎武知識淵博,他與黃宗羲、王夫之被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曾看到一段視頻,大陸某中學的歷史老師講述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聽了大吃一驚。上網搜索,發現這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顧炎武在其著作《日知錄》中講到的。

日知錄》卷十三「正始」一條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意思是說,改朝換代,叫亡國,只關係到像君、臣這樣的肉食者的利益;仁義盡失,文化斷絕,民族滅亡,叫亡天下,這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利益,所以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談古人愚人此一荒謬認知

原來古人早就把道理講出來了,自己有一種被蒙蔽、受騙了的感覺。想起來小的時候學的古文,印象最深的是《掩耳盜鈴》、《刻舟求劍》、《鄭人買履》、《葉公好龍》等,等到大學畢業,發現古人很愚昧,很傻,古人講的東西只能欣賞,不能接受,是為了愚弄老百姓被統治階級胡編亂造出來的。

等到我的孩子上學時,我發現他們的語文課本中仍然是這些文章,等到我的孩子上了多少年學後,他同樣會認為古人很傻,很愚昧,甚至會認為古人講的東西都是騙人的。

小時候有兩件事印象很深刻,至今都難忘。1976年,中共匪首毛澤東病死,在大隊部搭了一個靈棚,附近幾個村子的人都集中到那裡,對著毛匪首的像痛苦失聲,那氣氛不由人不落淚,甚至有一種感覺:毛匪首走了,中國人該咋辦?我那時已經記事,大人們在談話中有意無意都會流露出這樣的感覺。等到我長大,看到身邊人的爺爺、奶奶、父母等相繼去世,大家也沒有親人離開過不下去的感覺,而為何唯獨對毛有這樣強烈的感受呢?

還有一件事,那時我上小學,我姐姐上中學。一天晚上放了學,姐姐突然對我說:有人預言,八十年代末蘇聯要解體。我聽了大吃一驚,不敢相信,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憂心忡忡:蘇共解體了,中共不是也要完了,那中國該咋辦呢?等到我自己明白真相後,才知道自己被中共害的不知道善惡是非了,甚至不會正常思維了。

中共帶來的摧毀

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寶庫裡,好東西浩如煙海,能給人帶來正的思維,對身心有益的文化也比比皆是,為甚麼中共要選編那些醜化古人、扭曲人思想的文章灌輸給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呢?像顧炎武這樣的文章就可以叫學生們一代代學習,明白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明白文化的傳承對社會、對個人、對民族的重要性,做人不能忘本,不能忘了自己的民族與祖先。

但是,中共偏偏相反,通過政治運動迫害有傳統文化思想的好人,摧毀傳統文化,在各種各樣的政治運動中變異人的思維,把中共與國家混為一談,把中共與中華民族混為一談;宣揚不加分析的「聽黨話,跟黨走」;用黨媽媽歌曲日復一日的灌輸與宣傳。自認為有點善念與良知的人,會勸你「不要和中共對著幹,胳膊扭不過大腿」等,某些行惡的公、檢、法、司人員會以「領導叫我做的」為藉口,為自己的迫害找心安理得的理由。

好的就是好的,錯的就是錯的,在傳統文化中涇渭分明,作惡的永遠是偷偷摸摸,行善、正義永遠是光明正大,為甚麼在中共的黨文化中這一切卻顛倒了?行善,做好人成了「精神病」、「傻子」,行惡,做壞事被推崇,「潛規則」被視為發財做官的秘訣,你堂堂正正做好人,卻無處存身,甚至成為被中共殘酷欺凌的對象,迫害的手段還慘烈之極。而做出種種壞事的人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這與中共的罪惡本質有關。按照古代的傳統文化標準,今天的中國人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古人心靜行善,得到的是福報;今人心惡無度作惡,得到的都是惡報,卻不自知,還認為是科技發展帶來的社會進步。中共把亡國與亡天下混為一談是有罪惡目的的,是要毀滅人類。


今天的中國人很多已經不知道傳統文化是甚麼,只知道中共的黨文化。其實人沒有了自己的文化與民族,就是亡天下。(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希望

傳統文化相信神佛與天地,認祖宗,人有一套神佛給人規定的為人處事標準,人有心法的約束,人做的好,神佛賜予福報;人做壞事,神佛會給人改正的機會,執迷不悟者會得到惡報。中共在這樣的文化與道德氛圍中,會暴露出自己的邪惡與目的,所以中共為了達到毀滅人類的目的,就要摧毀正統文化,破壞人心與道德,胡編亂造一套反天地神佛的黨文化,搞亂人的思想,以行善為恥,以行惡為榮,追隨中共做起壞事來毫無罪惡感,等到罪大惡極不可饒恕時,就是人遭惡報之時,這就達到了中共的罪惡目的。

所以中共自篡政以來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它叫人學甚麼,不學甚麼,它宣揚甚麼,打壓甚麼,都是圍繞著這個罪惡目的而來。

人沒有了自己的文化與民族,就是亡天下。今天的中國人很多已經不知道傳統文化是甚麼,只知道中共的黨文化,不認自己的祖宗,只認馬列主義,已經成了馬列子孫。

明白真相,復興傳統文化,是中國人得救的希望與唯一途徑。

本文留言

作者銘刻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