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錢人」不願意和「窮人」打交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生活中會發現,有錢人往往會與一些經濟地位、家庭背景相似的人在一起,基本上不會與窮人打交道,這種現象背後有著怎樣的心理呢?
人以群分
首先,「人以群分」的現象頗為普遍,人往往喜歡和與自己有相似經歷的人待在一起。
因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社交圈子,每一個圈子都是一個小群體,而群體能給人帶來自我歸屬感、支持感,當你融入這個圈子中時,你會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你的態度、對自我的評價都會受到你所處小群體的影響。
他們是一種怎樣的生活狀態,就能間接的體現你當前的狀態。
人往往喜歡和與自己有相似經歷的人待在一起。(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例如:你經濟條件優越,你就會自然融入和你背景相似的小群體中,你們分享著差不多的生活,有著相似的人生追求,平常閒下來的時候還可以一起約著去旅行。
而當一個窮人想要融入有錢人的圈子,會發現大家聊的話題不同,生活經歷也不同,甚至很多時候,有錢人選擇的娛樂方式都已經遠遠超出了窮人的日常開銷。
由於經濟差距,窮人無法選擇高品質的生活,自然接觸的機會就少了,也難以融入其中。
格局不同
其次,有錢人與窮人的格局不同,在意的東西也不同。
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金錢能夠影響人們看待事物的方式。
當你有較為充裕的物質條件時,你會看得更長遠,考慮到更多有益於未來發展的因素。
而當你處於貧窮狀況下時,這種緊迫感會使你只關注於眼前的得失,變得斤斤計較。
有錢人與窮人的格局不同,在意的東西也不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例如,當兩個經濟條件不同的人準備一起去吃飯,有錢人會覺得吃什麼都無所謂,只要吃得開心、環境舒適就好。
而窮人則會考慮很多,如果價格太貴了,他們會感到為難,甚至抱怨飯店為什麼定這麼貴的價錢。
有錢人則會覺得對方顧忌的太多,感到心累。不僅如此,窮人往往會有更多煩心事,容易愁眉苦臉,充滿了負能量。而這種負能量也會影響到身邊人的心情,讓人避而遠之。
社會交換理論
再者,從社會交換理論角度看,對於有錢人而言,他們無法從窮人身上獲取什麼資源。而關係中的資源交換往往都是相互的,長期保持單方付出的話,則會打破這種人際平衡。
因此,社會交往中的勢均力敵也很重要,有錢人和窮人是很難長期相處下去。
社會交往中的勢均力敵也很重要,有錢人和窮人是很難長期相處下去。(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總的來說,由於人生經歷、生活方式不同,以及資源不對等,有錢人很難和窮人相處下去。並且,窮人容易感到苦悶、充滿負能量,讓人不願意主動靠近。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對於窮人來說,只要你有一顆積極上進的心,不會因為眼前的貧窮而失去了格局,不會斤斤計較,有錢人還是會很願意和你相處的。
畢竟我們都願意與積極、具有正能量的人走在一起。
即時沒有錢,也要讓自己的心態是對的,才能讓自己格局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 傑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