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目的是什麼?一位中國媽媽的話讓大家震驚了(圖)


母與子(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1月10日訊】如今,一說起國內的教育問題,最能引發討論的,可能就是充斥著各種「戲精」的家長群了。

據報導,最近幾年,國內學校建的家長群裡,頻頻爆出各種讓人大跌眼鏡的發言。比如最近就有一則網曝的聊天記錄,家長群裡的一位媽媽,理直氣壯地發言稱,騎自行車上班的老師,會讓從小坐寶馬車的自家孩子喪失鬥志,認為讀書沒有用。

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不僅可以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教育水平,更能反映出它在教育方面的各種弊病。

這些家長群裡的發言,一方面可以看出不少家長把讀書的目的和財富等世俗價值劃上等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國內教育重分數、不重人格品質,從「起跑線」就開始爭奪、競爭等等,它們背後都指向了當今大陸的教育模式。

近年來,不少家長都意識了到國內教育體制和文化問題,紛紛選擇讓孩子出國留學,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留學生輸出國。

報導稱,對比國內的教育,國外尤其是加、美等地的教育體繫在許多方面都更合理、超前、先進。就以近年來逐漸成為國內留學首選的加拿大來說,首先,加拿大的教育體系設計更符合學生的成長規律。

中國的學生,從小學到高中一直迫於升學考試壓力,處於不堪重負的狀態。而到大學,卻嚴進寬出,大部分人過得輕鬆容易很多。也就是說,孩子在應該享受玩樂,探索個人興趣和天賦所在的童年、青少年時期為學習、考試所困。等成年後應該承擔責任,做人生選擇時,卻缺乏必要的壓力,和對社會現實的認知。大部分國內大學生,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揮霍青春,經濟上仍然依賴父母,缺乏責任感。

而加拿大是名副其實的「兒童天堂」。雖然加拿大的學制基本和國內一樣採用6+3+3的方式,但大部分學生在兒童、青少年時期都在玩樂中學習,天性和特長得到了充分發展。等到了高中期間,他們就被要求完成一定數量做義工的時間,不少學生開始暑期打工,或課餘打工(學校和政府有專門的部門、網站提供具體指導)。

從高中10年級開始,實行學分制,學生在10-12年級需要完成80個學分。其中至少16個為12年級課程的學分和12年級的語言學分,只要完成要求就可以取得畢業文憑。同時這一年學校還會開設專門課程,讓學生規劃設計自己的職業方向。大學裡也有專門的職業規劃指導中心,幫助指導學生選專業,設計職業方向,為今後的就業做準備。整體而言,加拿大的孩子到了高中、大學階段,就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能再一味玩樂享受或依賴父母了。

而且,加拿大基礎教育階段與中國美國最大的不同,還體現在教育資源的均衡方面。加拿大認為教育是平等的,每個孩子都應當享受到一樣的資源和設備,所有學校不會區分「重點」或「非重點」小學,一律平均分配教育資源。

其次,加拿大有更好的教學方法和內容。國內的教學整體是為考試服務,強調記誦基本概念和理論。考試又講求解題能力,得分高低取決於對與錯的比例,實踐方面更為輕視。加拿大的教學則一直強調探索、創新和運用。

因為沒有「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升學考試,加拿大從小學教育開始,一直以發掘潛能,啟發創造力,開發興趣為主,同時還要培養孩子的各方面的好品德、好習慣。所以加拿大的小朋友從小就有很強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在他們的小學期間就有對做義工、社會志願者方面的硬性規定,而中學畢業的80個必修學分中,對做社會義工、志願者的時間規定要在30個小時以上。同時,老師還鼓勵孩子們早早建立起金錢觀念,比如有的老師會帶著孩子給社區送報紙,賺到的錢歸學生自己。

等到了中學階段,加拿大學生的許多功課是以小組課題設計方式進行,注重合作意識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要自己到圖書館或上網查找參考資料和相關信息,整理這些資料並在班級參加討論。這些課題很多都沒有標準的答案,主要是鼓勵學生勇于思考。有的還會安排學生輪流向全班發表研究報告內容,培養學生的組織與表達能力。

之前網上也有很多帖子指出,國內中學像數學等理論課程比加美等地學得深,「中國人數學好」一直是留學生引以為傲的方面。實際上,如果單從低年級的數理化課程來對比,這是事實。但是到了高中階段,尤其是12年級,加拿大的中學裡就會開設許多與大學高等教育接軌的課程,就其深度和廣度而言與國內的課程根本沒有可比性。

最後,加拿大的大學教育遵循「嚴進嚴出」原則。加拿大的各大學淘汰率都比較高。拿世界排名第17的多倫多大學來說,此前就有計算機系的中國留學生在採訪中說,「在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系的淘汰率比其他專業都要高,尤其是剛入學的第一年,如果你只想混學分混日子,很有可能在第一年就被刷掉,一般商科或者管理系的淘汰率每年在10-15%左右,我們計算機每年的淘汰率在20%左右」。

不管是什麼專業,在加拿大即使順利通過大學第一年的學習,接下來依然存在10%的淘汰可能性。如果你總分沒達到學校要求可能被淘汰、綜合成績排在最後可能被淘汰、如果挂科太多、翹課太多同樣可能被淘汰。

此外,加拿大的大學(包括社區學院)的考試計分方式與國內完全不同,一門課程的成績一般由各種不同大小的作業、考試、和其他的考核方式構成。這些作業包括寫文章、個人課題、小組課題、個人演講、小組演講等等。以100分計的話,小作業佔5%-10%;大的論文等佔20%-50%;最終考試佔分從15%-60%不等,出勤率也會計分。要想通過一門課程,哪怕是只佔最終成績5%的小作業都不能馬虎,誰知道課程結束的時候,你的總分夠不夠及格的標準呢?而且大學期間不管是什麼活動,基本都要寫份報告,並且要按時交,要不就要扣分。

所以在這種制度下,加國的大學生想要混日子幾乎是不可能,只有拚命學習、才能笑到最後。可想而知,在加拿大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的東西都很紮實,留學生如果順利畢業,的確是很值得驕傲的事。

加拿大排名前兩百的八所大學

根據2018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簡稱CWUR)的統計,綜合考慮了教育質量(佔15%)、校友就業(佔15%)、科院質量(佔15%)、研究成果(佔15%)、出版數量(佔15%)、影響力(佔15%)、論文引用(10%)、專利(5%)這8項指標後,多倫多大學綜合得分為88.7分,位列17,同時加拿大共有8所大學入圍排名榜前200名。而北京大學的分數為81.9分,排名92,清華大學是81.6分,排名98,兩所國內「超一流」都差點被甩出前100名。

加拿大真正落實終身學習

加拿大不僅教育體系更先進,還真正把「終身教育」變成現實,最近加拿大79歲老人獲得學位的新聞,就是加國終身教育理念的體現。

加拿大政府很早就開始對成人教育和培訓進行投資,用於各省的培訓補助及就業策略的執行。比如加拿大有「成人掃盲」專項撥款,早在1998年-2001年期間,聯邦政府已經投入3.3億加元用於成人掃盲。加拿大政府每年還劃撥3.3億加元用於安頓新移民及開展語言培訓。

加拿大還有一項從1999年就開始實施的終身學習計畫(LLP,Lifelong Learning Plan),納稅人可從註冊退休儲蓄計畫(RRSP)中提取最多20,000加元,以資助個人、配偶或同居伴侶接受培訓或教育。LLP計畫每年的提取限額是1萬加元,可以用十年時間償還,一旦還清欠款,還可以繼續申請,因為LLP計畫終身有效,不限次數。

看起來這個計畫可提取的金額並不高,這是因為加拿大大學花費比起美國要低不少,本科學費約合9000-40000加幣/年,碩士學費約合9000-50000加幣/年,對於已經有工作經驗一定儲蓄的大齡學生而言有了LLP支持後,上大學的經濟壓力並沒有那麼大。

而且為了保證學生們能順利完成學業,加拿大的院校還設立了各類獎學金,常見的有獎學金(scholarship)、補助金(grant)、助學金(fellowship)、研究助理金(research assistantship)和教學助理金(teaching assistantship),金額根據學校和種類的不同而不同。這些獎學金當然不是專門為十幾歲或二十出頭的大學新生準備的,任何上大學的學生都可以申請。比如2017年初安省推出的學生補助項目(Ontario Student Assistance Program,OSAP),讓15萬學子受惠免費讀大學,成人教育也包含其中。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一份關於1976-2014年各年齡段全職就業報告分析結果,25-29歲的人群1976年的就業比例為81.2%,到2014年為71.2%;30-54歲組1976年的就業比例為74.7%,到2014年為64.9%;55-64歲組1976年的就業比例為56.8%,到2014年為43.1%。就業比例的下降固然有人口老齡化因素的影響,但成人教育的興盛肯定也佔有一席之地。

總之,加拿大用完善的獎助學金體系,逐年加大對成人教育與培訓的投資等措施,真正把「活到老,學到老」變成了現實。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