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中國公民社會:成長還是削弱?(圖)
許志永資料圖片(圖片來源:網路)
【看中國2019年1月3日訊】中國新公民運動的代表人物許志永在2018年最後一天發表博客文章認為,中國公民社會在2018年實現了可觀的成長,並且2019年有望成為公民社會成長的重要年份。但他的說法卻受到輿論的挑戰。
這篇文章題為,「當下中國——回首2018」。許志永在文章中認為,後極權是中國最重要的現實。但這個政權控制力有限,擋不住公民社會成長。他舉例說,老兵爭取合理待遇,佳士工人自組工會,卡車司機爭取合理價格等等,都表明公民的權利意識在繼續覺醒。同時網路技術也促進了公民共同體的成長。
中國著名維權律師滕彪認為許志永描述的這些事實都存在,但近年來,中國公民社會的成長實際上已經被中斷,
「兩方面來看,一方面有少數人在堅持抗爭,各種辦法,包括寫文章、傳播信息等等,還有參與民間的一些活動;但總的來看,當局的打壓越來越嚴酷,尤其是維權運動的發展已經是處在一個低谷。」
滕彪和許志永是中國公民運動中的戰友,他們是2003年孫志剛案「三博士上書事件」中的兩位博士。三位博士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的陳情書,推動了政府廢除收容遣送制度。
但他們也共同經歷了中國政府對公民運動的打壓。滕彪被迫流亡,避走美國。許志永後來因為發起教育平權運動,2013年被中國政府逮捕入獄,關押了四年。
中國《華夏時報》前評論部主任莫之許前不久在華盛頓波多馬克文化沙龍的一次演講中認為,近幾年以來,中國政府對公民社會的鉗制不斷加劇,
「就這幾年來說,從胡錦濤的後期,到習近平的全面打壓,我們看到,從92年到08年,民間產生的這些東西,基本上都被限制、瓦解和凍結了。」
莫之許認為,遭到政府打壓的公民社會的重要力量,包括市場化媒體、網路和維權律師等等。但今年以來,對這些力量的打壓卻掀起了另一波高潮。
就在12月底,被秘密關押2年的709維權律師王全璋一案在天津閉門庭審,現場有多名聲援王全璋的人被警方拘押,至今失聯。網路輿論的空間也越收越窄,甚至有在海外推特上批評中國政府的發言者遭到中國警方的傳喚。
與此同時,民間維權行動也受到嚴厲鎮壓。去年7月發生在深圳的佳士工人罷工事件引來了全國的關注和聲援,但僅僅一個月後,罷工工人和聲援學生就遭到了警方的清洗,至今仍有多名被捕者沒有獲釋。
在美國的非盈利組織「公民力量」創辦人楊建利指出,嚴厲打壓使得公民社會的成長受到了阻礙,
「公民空間出了一定程度的公民抗議以外,還需要一定的持續性、組織性,還有互相之間的連接性,目前來說這些都不可能。」
許志永在文章中提到,雖然有政府的嚴厲打壓,但公民的恐懼卻在減少,人們不會放棄理想。所以公民社會的力量不是在削弱,而是在成長。
但滕彪傾向於強調,政府打壓給公民社會成長帶來的困難,
「她(中國政府)試圖在建立一個數字極權主義、高科技極權主義,讓中共更有效地來監控民眾,另一方面也讓民眾反抗的成本越來越高,困難越來越大,行動的風險已經比之前要高很多。」
楊建利認為,許志永對公民社會表達的這些看法,有他自己的角度,
「他的立足點肯定是,再艱難的情況下,都不要大家放棄希望。而且他在非常負面的環境下,他找到一些正面的因素,來鼓勵這些因素,並試圖幫助這些因素髮育。」
就在這篇文章發表前的幾個月,許志永曾在一個公開視頻中表示,他是一個樂觀主義者,
「我一直是樂觀主義者……所以我們要善於捕捉有利的空間,來推動社會的進步。」
許志永在文章中延續了這種樂觀主義,說他堅信自己不孤單,越來越多的國人正在覺醒為公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