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關於所謂「中國奇蹟」的對話(7)

 2018-12-30 22: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袁斌:「中國奇蹟」究竟是老百姓的福音還是災難?

張先生:有篇分析「中國奇蹟」的文章說的好:「GDP一路高歌猛進的中國,雖然擁有了全球第二大經濟實體的桂冠,卻失去了湛藍的天空,潔淨的空氣,未被污染的江河和農田;雖然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新興城市,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多的高速公路和鐵路,卻失去了不含瘦肉精的豬肉,不加三氯氰胺的牛奶,沒有甲醛等有害物質的無毒大米和農藥含量不超標的蔬菜水果;雖然擁有了「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和『令人驚艷』的『上海世博』,卻失去了越來越多可供子孫後代開發利用的土地礦山河流和森林。」

王教授:是啊,環顧改革開放40年來的神州大地,環境日甚一日被污染,資源日甚一日被透支,貧富差距日甚一日被拉大,傳統道德日甚一日被摧毀——凡此種種,無一不足以證明,所謂「中國奇蹟」其實不過是一種以毀滅生態環境,犧牲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子孫後代的幸福,剝奪廣大民眾的權利和福利為慘重代價的一種「慢性自殺式的增長」!

張先生:用成語說,這就叫殺雞取卵、飲鴆止渴。

王教授:就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Acemoglu和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Robinson說的那樣,改革開放後,中國並沒有行進在向發達國家繁榮水平邁進的道路上。「中國的崛起並不是在播撒繁榮,它只不過提供了有一個社會走進死胡同的例子。」就連前任中共總理溫家寶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經濟存在著巨大問題,依然是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結構性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城鄉和地區發展差距大,收入分配不均也在不斷擴大,資源能源過度消耗,環境污染嚴重等。這些問題都促使我們考慮,今後我們給子孫後代留下什麼?」

張先生:謝謝你阿,王教授!通過分享你的研究成果,我感覺自己對所謂「中國奇蹟」的認識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深了一大步。現在我在想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分別從財富分配與經濟增長的代價這兩個角度對「中國奇蹟」做了具體的分析之後,是不是還應該把這兩個角度整合起來再來審視一番所謂「中國奇蹟」的真相?

王教授:我完全贊同你的意見。一旦當我們把這兩個角度整合起來再來審視「中國奇蹟」時我們就會清晰的發現,由於共產黨壟斷了權力與資源,連續幾十年的經濟高增長儘管把中國的財富蛋糕做大了許多,但得大頭的注定是權貴階層,老百姓只有吃殘羹剩湯的份;而與此同時,為經濟高增長所付出的昂貴代價卻絕大多數落到了老百姓肩上。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好處都讓權貴階層得了,大部分的壞處卻攤到了老百姓頭上。

張先生:你點到要害了。說白了,這樣的「中國奇蹟」根本就不是老百姓的福音,而是他們的災難。

王教授:不結束共產黨的一黨專政,再有多少奇蹟也改變不了中國老百姓的命運,改變不了中國的命運!

張先生:是啊!共產黨造謠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其實應該說:「沒有共產黨,才有新中國!」

王教授:對!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袁斌:我為什麼不讚同女權主義?

最近,因為me too運動趨熱,女權主義在大陸受到了人們更多的關注,也引發了一些討論。有位信奉女權主義的朋友來信問我對此持何種態度,說實在的,儘管我一向反對對女性的性歧視、性侵犯、性剝削和性壓迫,一向支持保障和維護婦女權益,但我並不讚同女權主義。

為什麼我不讚同女權主義?我談三點理由。

第一,據我所知,儘管女權主義存在著不同的派別,彼此觀點不一,訴求有別,但它們都秉持一個共同的立場,那就是都認為女性之所以成為女性,不是因為她們與男性天生有什麼不同,而是因為後天的社會和文化,具體說也就是父權制,把她們塑造成了女性。因此,性別差異首先是一個社會和文化概念,而不是一個自然概念。例如,當代最負盛名的女權主義者波伏娃在其被譽為西方婦女《聖經》的《第二性》中稱,「女人並非生來就是女人,而是後天才成為女人」;後現代女權主義代表JUDITH BUTLER在《性別的煩惱》等書中說,性別是社會的而非天生的,身體不是生物意義上的"自然身體",而是由文化和權力決定的;另一位後現代女權主義代表MONIQUE WITTIG也主張,女人並非生來就是女人,女人的身體是社會造成的。這種觀點貌似新穎,卻完全違背了事實。

不錯,女性所處的社會和文化對她們包括她們的身體是有不可否認的塑造作用,在傳統社會,女性身上也確實打上了父權制的明顯烙印,但女人和男人從他們來到世上的第一天起,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命,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性器官、體型和體力方面,也同樣存在於性格、思維、情感等其它方面。換句話說,在社會和文化對女性的塑造還沒發生作用時,這些差異就已經存在在那裡了。即便是社會和文化對女性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其實也是基於女性的先天特徵發生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對這種特徵的維繫和強化。女權主義竭力貶低先天因素對性別的影響缺乏說服力。

第二,大家都知道,女權主義喊的最響的口號就是男女平等。男女之間存不存在不平等?當然存在。比如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女性一直不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這就是一種不平等,一種很明顯的不平等。之所以說這是不平等,是因為它體現了父權制下男性對女性的歧視。毋庸諱言,這種基於社會和文化影響而形成的不平等,在現代社會是應該消除的。另一方面,由於男女的先天差異,他們所扮演的社會角色歷來也不一樣,或者說彼此的社會分工歷來有所不同。這一點,在撫育後代的問題上可以說體現的最為典型。

按說兩性分工的不同跟歧視女性沒一毛錢關係,分工的差異與權利的有無完全是兩碼事,但女權主義從其誇大社會文化因素對女性的塑造作用的立場出發,卻把這兩者混為一談,不問青紅皂白的將社會對男女分工的不同安排通通都視為不平等現象。按照她們的邏輯,男人幹的事,女人也可以干,女人幹的事,男人也可以干。如此一來,豈不成了性別虛無主義?

第三,女權主義的邏輯跟共產主義是一致的。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裡宣稱,共產主義就是要跟傳統的所有制和傳統觀念徹底決裂,說白了其實就是要徹底摧毀傳統文明,再造一個全新的世界。而在女權主義看來,傳統的兩性關係和觀念同樣也是必須予以全盤否定和徹底顛覆的,也就是說一切都要推倒重來,因為傳統的兩性關係歷史就是男性奴役女性的歷史,父權制就是女性的深淵和地獄。

這種邏輯行得通嗎?我認為完全行不通!為什麼行不通?因為古往今來的歷史一再證明,人類文明不管怎麼變化,新舊之間都是有聯繫的,作為我們祖先反複試錯之後積累的經驗,傳統不是不可以改進,但推倒重來是做不到的,也是有害的。硬去做,就會給社會造巨大的破壞。所謂「蘇聯革命」和「中國革命」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文化大革命不就是要徹底砸爛封資修,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嗎?其結果如何大家都看到了。文明的這種延續性同樣適用於兩性關係。在我看來,當代女權運動,尤其是激進的女權運動無異於兩性關係上的一場文化大革命,它對傳統家庭和社會秩序已經造成了有目共睹的威脅與破壞,近一個世紀以來,西方社會離婚率的大幅提高,單親家庭和私生子的明顯增多,同性戀的日趨氾濫等等,女權主義可以說都難辭其咎!

總而言之,女權主義在理論上不具說服力,在實踐上行不通,甚至有害,這就是我不讚同它的理由。

如果再說的透徹些,我完全同意九評編輯部《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家庭篇)》中的觀點,女權主義實際上是共產邪靈在兩性關係上所宣傳的一種變異文化,目的是要通過它摧毀傳統家庭和傳統兩性文化,最終毀滅人類。試想,如果你被它牽著鼻子走,那不可怕嗎!

来源:看中國來稿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