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十大經濟新聞(下)(圖)


2019年即將到來,回顧2018年,中國政經局勢風雲變幻。(圖片來源:THATREE/Adobe stock)

【看中國2018年12月28日訊】2019年即將到來,回顧2018年,中國政經局勢風雲變幻。中美貿易戰爆發、中興通訊遭制裁以致「休克」與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被捕、對民營經濟的批判與力挺、P2P爆雷導致出現上百萬金融難民、經濟不斷下滑之際央行與財政部爭吵不休等等均引發各界熱議。《看中國》財經欄目現篩選出與2019年中國社會發展休戚相關,又和民眾有密切聯繫的2018年中國十大經濟新聞以饗讀者。

接上文 2018中國十大經濟新聞(上)

6、海航和萬達從大舉海外兼併到拋售資產

僅僅一年多時間,自稱「民營企業」的海航集團和萬達集團從風頭正勁的海外投資並購大鱷,迅速變成債務纏身等負面消息滿天飛的問題企業。此前,中國金融監管部門點名海航、萬達等4家企業,涉嫌以內保外貸轉移資金到海外,並要求各大銀行排查其海外並購風險。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1月20日直言,「2018年將採用一切資本手段繼續降低企業負債,包括出售非核心資產等。同時計畫用兩到三年時間,將企業負債降到絕對安全的水平。」

從那一刻起,萬達和海航開始大手筆的拋售資產。

7、冰封的樓市和人口危機產生共振

1月29日,騰訊控股作為主發起方,聯合蘇寧、京東、融創與萬達商業在北京簽訂戰略投資協議,計畫投資約340億元人民幣。萬達商業更名為萬達商管集團,今後不再進行房地產開發。

敏感的房地產業分析人士發現,中國的大型房地產企業開始紛紛改名「去地產化」。在9月底,萬科召開2018秋季例會,卻在行業內掀起巨大波瀾,原因是在會場大屏幕上的三個紅底白色大字:活下去。各個地方政府也加碼發布樓市調控政策,中國的樓市被行政命令「冰封」。

對於樓市的狀態,中國民間流傳一句話:「高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房價太高,真的會影響年輕夫婦的生育意願,有研究機構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證實,房價和生育率之間存在著極強的關聯。

8、家庭債務壓頂 研究報告顯示百姓財富被掏空

在中美貿易戰擾亂外需的同時,內需也顯現疲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不斷強調「擴大內需」,但是內需卻不振,因為家庭債務已壓頂。西南財經大學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家庭資產指數報告》指出,家庭總資產延續下降趨勢、金融資產持續縮水、家庭債務風險不容忽視。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居民財富基本上被房地產掏空,廣大中產階級和中下收入階層被房地產套牢。2015年之前,被房地產套牢的基本上是中上收入階層,而新一輪的樓市去庫存,特別是貨幣化以及鼓勵農民工購房,實際上將儲蓄存款相對薄弱階層的可利用資金基本上全部投入到房地產市場。

學者認為,房地產積累的不是社會財富而是風險,百姓的實際購買力會大大地縮水。

9、中國央行很心煩 還和財政部吵了起來

內需不振、外貿受阻,只剩下投資這條拉動經濟的路,中國央行鉚足了勁兒向金融系統釋放流動性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即使這樣,11月份的金融數據顯示,M1和M2的剪刀差負向擴大,說明企業和個人準備投資的錢正在減少,更多的錢都存起來了。那意思很明確,就是什麼也不想幹了,因為幹什麼也不賺錢了。

釋放的貨幣沒地方去,這讓中國央行很心煩,財政部卻袖手旁觀。7月15日,中國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撰文表示,「多個現象表明積極的財政政策不夠積極,甚至是緊縮的」;「中國的財政透明度很不夠……事實上監督制衡無法實現。」

隨後有財政官員發文表示,「思考財政問題,一定要站在國家的高度而不能是部門的立場。」並且諷刺中國央行沒能管理好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在地方債亂象中,很大程度上扮演著‘共謀’或‘從犯’的角色。」

這種情況下,李克強多次發聲調停央財之爭,「要激勵金融部門主動作為,財政部要挺身而出!」

10、裁員大潮席捲中國

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之際,諸多中國國內企業,尤其是與美中貿易戰相關的外貿企業,更是率先感受到了「寒冷」。企業裁員消息時不時傳出,也加劇了人們的擔憂。

招聘機構前程無憂的平臺顯示,在6個月的時間裏,202萬條招聘廣告消失了,招聘廣告從285萬驟減至83萬。

另外,中國農業農村部官員11月8日聲稱,有740萬人「返鄉創業」。但外界認為,這些其實都是失業的農民工,被迫返鄉。

網路熱傳的文章稱:沒什麼比活下去更重要,飯碗才是硬道理,對個人如此,對國家來說也是這樣。

(全文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李正鑫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