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些,還覺得中國的經濟增長是「奇蹟」?(上)(組圖)
——中國經濟增長的代價究竟有多大?
【看中國2018年12月27日訊】要徹底認清中國經濟增長的真相,不僅需要瞭解它的主要受益者是誰,還需要弄明白它所付出的代價究竟有多大。
凡是具有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評價經濟增長,不能只看收益,也要計算成本。只有在扣除成本之後,才能看出經濟增長的淨效應(也就是「含金量」)究竟有多高。淨效應並不一定跟收益成正比。即便收益再高,數字再漂亮,但如果成本居高不下,經濟增長的淨效應肯定也不會大。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的高增長,所謂的「中國奇蹟」便立刻露出了馬腳。
按照經濟學家的解釋,經濟增長與作為國民財產和自然資源總和的國民財富密切相關。經濟增長固然能創造新的財富,帶來收益,產生正效應,但因為人類認識的有限性和技術進步的相對性,人們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會使已有的財富損失浪一部分,也就是說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就是經濟增長的成本,也就是經濟增長的負效應。具體而言,這個成本指的是經濟增長中除去生產投入之外所付出的自然成本和社會成本,前者包括環境成本和資源成本,後者包括因為分配不公、社會分化、勞工權利得不到保障、教育低下、人口數量失控、管理不善以及道德滑坡等社會因素引起的所有經濟損失成本。顯然,只有當經濟增長的收益大於成本時,社會的財富存量才會增加,經濟增長的淨效應才是正的,含金量才會高;反之,如果成本大於收益,社會的財富存量就會減少,經濟增長的淨效應就是個負數,經濟增長就成了一樁得不償失的虧本買賣。
而中國宣揚的經濟增長成績單即GDP資料,恰恰沒有扣除經濟增長的自然成本和社會成本,只告訴了我們社會當期新增加了多少財富,經濟增長的正效應有多大,並沒有告訴我們經濟增長的成本即負效應有多大,在付出成本產生負效應後,整個社會的財富存量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動,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如果是增加了具體又增加了多少等等。總之,沒有告訴我們經濟增長的淨效應究竟是怎樣的。就連中國官方的統計權威也承認「GDP不能準確地反映財富的增長」。
為了彌補GDP的這個重大缺陷,準確反映財富存量的變動情況也即經濟增長的淨效應,國外經濟學家在GDP的基礎上提出了綠色GDP的概念。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在綠色GDP的研究和推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所謂「綠色GDP」,簡單地講,就是從現行統計的GDP中扣除自然成本和社會成本,從而得出的真實的國民財富總量。換句話說,只有從GDP中扣除自然成本和社會成本之後,才能看出經濟增長究竟有沒有帶來國民財富的淨增長?如果淨增長了,是否跟GDP的增長同步?一言以蔽之,才能看出經濟增長的淨效應究竟是多少。
那麼,從綠色GDP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高增長的成本究竟有多大?其淨效應到底如何?簡單的講,一旦採用綠色GDP的核算標準,所謂的「中國奇蹟」、什麼「中國的世紀」、「厲害了、我的國」立馬就會原形畢露。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組組長牛文元教授在21世紀論壇2001年會議上曾披露:「多年計算的平均結果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透支’獲得的,這種代價至今仍存在於我們的經濟發展之中。」
2006年6月5日,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祝光耀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中國的環境保護(1996-2005)》白皮書新聞發布會透露說,生態環境的破壞或者環境污染的影響對中國國民經濟造成的損失到底有多大?政府相關部門做過研究,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分析結果是佔到GDP的8%,而世界銀行提出的比例是13%。「我們在西部調查的基礎上又作了一個分析,損失大約為11%左右。這幾個數字強調的角度不同,差別比較大,總的來說,大概就是10%左右。」
《半月談》雜誌刊載的「中國奇蹟背後:長期偏重經濟發展忽略自然規律」一文告訴我們:有關部門的資料顯示,從2002∼2006年的5年間環境污染給中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近6億。若從對生態環境破壞的角度來計算,中國每年因生態環境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6萬億元,佔GDP的12%多。據《全國環境統計公報》顯示,2000∼2006年全國共發生環境污染及破壞事故11,706次。其中2006年全國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達到了842次,平均每天發生2起,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億元。
中國經濟增長的背後是怎樣令人心碎的代價……(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也就是說,一旦扣除巨大的自然成本,中國的GDP將縮水不少。
2004年2月16日,中國央視國際播發的報導《中國經濟自主增長遭遇「可持續發展能力低」挑戰》稱,「據有關部門統計,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平均增長一直保持在8.8%的高速度,但其經濟增長成本卻高於世界平均水準25%以上。據世界銀行綜合自然資本、產出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計算的人均財富,中國為6,600美元,相當於世界平均水準的7.7%,位居192個國家的第161位。」
同年3月4日,官方的新華網刊載的一篇題為「中國對片面追求GDP增長說不」的文章更明確斷言:「資料顯示,1985年至2000年的15年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期,GDP年均增長率為8.7%。但如果扣除損失成本和生態赤字,即自然部分的虛數和人文部分的虛數後,這期間中國的‘真實國民財富’僅為名義財富的78.2%。這意味著,過去15年中國GDP的實際年均增長率只有6.5%。」
知名經濟學家劉勝軍博士說得更直白:「如果充分考慮高昂的環境污染成本,中國的GDP實際上並沒有增長。換言之,經濟陷入了‘零和遊戲」的狀態」。
需要強調的是,上述這些還只是中國經濟增長的自然成本。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尚未公布有關經濟增長的社會成本,即包括因為分配不公、社會分化、勞工權利得不到保障、教育低下、人口數量失控、管理不善以及道德滑坡等社會因素引起的所有經濟損失的任何具體資料,但從已有的資料來推算,這個成本顯然不小。試想,如果再把這部分成本扣除掉,中國的GDP還將縮水多少?所謂的「中國奇蹟」,到頭來完全有可能是白玩了一場的零增長,甚至很可能是一樁徹頭徹尾的虧本買賣。
為了幫助大家進一步認清中國經濟增長的代際,有必要對它的自然成本再做更具體更深入的分析,比如,構成這個成本的具體內容究竟有哪些,它們各自到底有多大等等。
構成經濟增長自然成本的主要因素不外乎兩者,即環境與資源,這一點也同樣適用於「中國奇蹟」。就此而言,改革開放後,由於中共政權不惜代價不計成本的追求GDP的增加值,中國經濟的增長簡直成了一場拼環境拼資源的戰爭,其結果可以說對全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和破壞。
有這麼一些資料大家可以關注一下:改革開放以來,在GDP迅速增長的同時,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發達國家的8∼9倍。3億農民喝不到乾淨水,4億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鮮空氣;1/3的國土被酸雨覆蓋。2006年,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中國佔了16個。
說到環境污染,最嚴重的恐怕莫過於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拿空氣污染來說,PM2.5是目前世界上通行的測控空氣污染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數,世界衛生組織認為,PM2.5密度小於10是空氣的安全值。2010年9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張2001年至2006年PM2.5平均值的全球空氣品質地圖,展示了全球的空氣污染形勢。從這張圖上看,PM2.5密度最高的地區是中國和北非、東亞,其中中國華北、華東和華中PM2.5的密度全部高於50,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比撒哈拉沙漠還要高很多。這就是說,中國已成為目前世界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國家。
霧霾中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圖片來源:Feng Li/Getty Images)
根據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2年3月2日公布的資料,2010年與2005年相比,中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機動車保有量急劇增加,經濟發達地區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顯著增長,使得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區域PM2.5污染進一步加重,灰霾現象頻繁發生,能見度降低。在今天的中國,特別是在經濟發達地區,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已成了國人越來越遙遠的夢。以致有人戲謔說,如果你位於PM2.5指數高的地方,想要呼吸到新鮮空氣就得背井離鄉,穿越千山萬水。
空氣污染成這樣了,那麼水呢?據中共全國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原主任委員毛如柏披露,從2005年起,全國人大常委會連續3年開展了水污染防治法的執法檢查,結果可以概括為四個字:有水皆污。
據《瞭望新聞週刊》2007年3月19日報導,中國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基本喪失了使用功能,流經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嚴重污染,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的222個地表飲用水源地平均水質達成率只有72%。而據2011年8月出版的《半月談》披露,近幾年全國水污染事故每年都在1,600起以上,為此每年群眾上訪達2,000多人次。2012年1月12日的《中國科學報》上有一篇報導稱:「我國現有3.2億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其中1.9億人飲水中的有害物質含量超標。」可見,對於中國農民中的3億多人來說,喝上一口清潔的飲用水,幾乎成了一種奢望。
除了空氣和水污染之外,中國的土壤污染也到了怵目驚心的地步。中共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在2006年7月18日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視訊會議上曾透露過,據不完全調查,目前中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用污水灌溉的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佔地200萬畝,合計超過1.8億畝,佔耕地總面積的10%以上,其中多數集中在經濟較發達地區。
毫不誇張地說,伴隨著GDP的高增長,伴隨著「中國奇蹟」的誕生,中國40年來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遠遠超過了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來自國家環保部門的資料顯示,中國環境可持續指數在144個國家中排在第133位。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曾有專家預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類歷史上突發性環境危機對經濟、社會體系的最大摧毀,很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中國。就連前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都曾公開表示過:「一系列數位和事實,使我認識到,環境問題已經不是未來的問題,而是我們這一代能否安然度過的問題。」(未完待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