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完成「破冰之旅」 中日重回「蜜月期」?(圖)


2018年10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訪華,中國總理李克強迎接。(圖片來源: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10月28日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結束了被稱為破冰之旅的北京之行,期間他先後會見了李克強和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為改善兩國關係取得進展,並達成了經貿合作方面的一系列成果。有評論認為,在美國川普政府調整國際戰略和貿易政策的背景下,中日雙方勢必加強合作,但兩國國民的感情過去幾年受到嚴重傷害,因此中日關係幾年內很難回到三、四十年前的蜜月期。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夫婦10月27日週六上午結束三天訪華行程,乘專機離開北京回國。週五下午,安倍晉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雙方都表示願意提升「新時代」的中日關係,並同意可在第三國進行經濟合作。

安倍表示,日方歡迎和支持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願繼續積極參與中國發展進程,並願同中方一道,密切高層及各層級交往,持續改善兩國友好的民意基礎,妥善管控好雙方分歧,推進日中戰略互惠關係深入發展,共同致力於地區穩定與繁榮。

一般認為,管控雙方分歧包含兩國在東中國海和釣魚島等歷史遺留問題上的爭端。

儘管日本沒有加入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所倡導的「一帶一路」國際投資開發計畫,但是安倍晉三在與習近平的會談中稱,「一帶一路」是有潛力的構想,日本願意同中方加強合作,開拓第三方市場。

安倍在週五與李克強一同出席的記者會上表示,「從競爭到共生,中日雙邊關係已進入一個新階段。」

這位日本領導人訪華期間,雙方簽署了多項協議,其中包括一項高達3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

在東京的中日問題學者徐靜波對美國之音表示,他認為,安倍此次訪問的最大收穫是與中方達成了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和建立相應保障機制的共識,以及簽署了52項合作協議。

日中雙方還就日方提出的停止延續40年的對華援助建議達成了共識。

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西村康稔週五對記者們表示,安倍邀請習近平明年正式訪問日本,習近平表示會認真考慮。

旅日中國學者、資深媒體人徐靜波指出,歷經波折的中日關係近期由於國際局勢發生顯著變化、特別是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對中國和日本都在經貿方面施加強大壓力的情況下,作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中日兩國需要加強合作,改善關係。

徐靜波同時指出,由於近幾年來兩國國民之間的感情受到很大傷害,大約九成日本人對於中國沒有好感,因此短期內雙方關係很難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胡耀邦、趙紫陽主政時)那種「蜜月期」。

徐靜波:安倍首相這次訪問中國,應該來講中日兩國建立了經濟互信。我可以預計到明年六月如果習近平主席能夠訪問日本的話,那麼中日兩國建立一個良好的政治互信和安全保障互信,這種可能性還是有的。但是要回到80年代那種蜜月期,我覺得需要五年甚至十年以上。

安倍首相週五在北京大學演講時披露,將進一步簡化中國學生和個人赴日入境簽證的手續。

據報導,習近平與安倍晉三在會談中同意在兩國間設立熱線,避免在東中國海發生事故。日本提出設立「東海熱線」可追溯到2010年,當時中國對設立熱線予以積極回應。

共同社報導說,安倍與李克強會談時也提到了新疆維吾爾人的人權問題。中國官媒的報導則對此沒有提及。

對於中日之間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方面存在的分歧是否會阻礙兩國關係的發展和領導人之間的政治互信,徐靜波表示,跟美國或者歐洲等一些國家過於強調人權的角度不同,日本政府和日本社會對中國人權、民主體制問題和所謂價值觀問題,並沒有太多的在意。

他說,畢竟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有一些比較相近的地方,所以日本安倍首相這次訪華之前,也沒有就這些問題,包括價值觀問題、民主體制、人權問題,提出過多的意見。

這位評論人士指出,在中日兩國合作和關係改善的框架之內,臺灣問題依然是中日兩國最大的懸念問題。

徐靜波:但是我們也注意到一點,中日兩國之間目前還是存在著一些懸念。釣魚島問題雖然得到一些管控,但是南海問題、還有一些歷史的遺留問題依然是存在在中日兩國之間的導火索,那麼對中國來講,日本在臺灣問題上的一些表現,尤其在今年,提升了同臺灣官方之間的關係,這是中國最為警惕的一個問題。

安倍晉三訪華期間,中日雙方簽訂了規模為2千億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協議。2012年後,中日關係由於東中國海島礁爭議而趨於冷淡,這一協議在擱置了5年後才得以簽訂。中日雙方政府、企業等機構還簽署了廣泛的合作協議,一些合作項目將在第三國展開。

美中貿易戰持續以及雙邊關係緊張的背景下,有評論指出,這次中日峰會是在川普的陰影下進行的。

中國「21世紀經濟報導」認為,中日合作進入了「新時代」,不過中日關係中的「美國變數」不可忽視。該報導引述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馮瑋的話說,在美中貿易摩擦的陰影下,安倍此行是頂著日本的壓力而來,安倍加強與中國的關係有現實的需求。

然而,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認為,安倍此行最大的價值可能只是象徵意義的。評論認為,從更廣的範圍來看,兩國需要討論如何在亞洲基礎設施項目上合作而不是進行昂貴且浪費資源的競爭,比如中國和日本在印尼修建高鐵的競爭。中國通常以價格優勢中標,結果很多項目質量低下。這篇評論還稱,安倍必須擔心中日關係解凍可能純粹是中國應對川普對中國施壓的策略。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網站上的一篇評論,美國諮詢機構歐亞集團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從根本上而言,在日本總體走向衰落之時,中國把自己視為亞洲的老大。

報告說,「日本對這種說法並不認同,而這種在基本觀點和利益上的衝突將繼續使得管控雙邊關係非常具有挑戰性。」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