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英雄榜】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睢陽保衛戰與武神張巡(下)(圖)


臺灣新北市三重區護山宮,主祀護國尊王張巡。(Winertai/Wikipedia/CC BY 2.5)

接續:【大唐英雄榜】堅守睢陽的大唐英烈--張巡(中)

施巧計箭射敵將 守危城奇謀迭出

張巡明白長久被圍下去凶多吉少。於是,他想出了一條計策:擒敵先擒王,射死燕軍主將尹子奇,燕軍群龍無首,必將會退兵。但問題是將士們都不認識尹子奇,無法辨認主將。於是張巡就命令用蒿草削作箭頭,射向燕軍。被射中的燕軍士兵,十分高興,以為張巡他們的箭頭已射完,就去報告尹子奇。張巡因此認出了尹子奇,即命手下大將南霽雲拉弓射殺尹子奇。南霽雲本來就是名神箭手。尹子奇正得意間,不料南霽雲一箭正中尹子奇左眼。主將重傷,燕軍陷入混亂。張巡便率唐軍將士趁勢出城掩殺過去,大破敵軍,差點生擒尹子奇。尹子奇帶傷敗逃,睢陽之圍遂解。

七月初六,尹子奇徵兵數萬,又來圍攻睢陽。本來,許遠在睢陽積存了六萬斛穀物,可以支持軍民一年之用,但虢王李巨堅持要把其中一半份給濮陽、濟陰二郡。許遠堅決反對,但也無濟於事。濟陰得到糧食後,隨即投降燕軍。這時,睢陽城中糧食已經吃盡。將士每人每日給米一合(10合為1升),並夾雜著茶紙、樹皮而食。睢陽守城將士因為死傷得不到援兵,又得不到糧食救應,所以士兵損耗很大,這時的城內僅剩下一千六百士兵,而且大多都因飢餓疾病而戰鬥力不足,以致射箭都難以射準。後來,守軍只好羅雀掘鼠,煮盔甲、烹弓弦來充飢。

尹子奇得知城中糧盡,加緊攻城。燕軍先是製造一座高大如同半個彩虹的雲梯,上面安置了二百精兵,推至城下,想令士兵跳入城內。於是,張巡事先在城牆上鑿開三個洞,等待雲梯快臨近時,先從一洞中伸出一根大木,木頭末端上設置一鐵鉤,鉤住雲梯使不得退去,由從另一洞中出一根木頭,頂住雲梯使不得前進;在最後一洞中再伸出一大木,木頭上安置了一個鐵籠,籠中裝著火,焚燒雲梯,雲梯從中間被燒斷,梯上的士卒全部被燒死。

之後,尹子奇又造鉤車攻城。燕軍用鉤車的鉤子破壞城上的敵樓,鉤子所經之處,敵樓無不崩陷。於是,張巡準備一根大木,在大木的末端安置個連鎖,並在鎖末安裝一個大鐵環。當鉤車又攻城時,守軍就用大木末端的鐵環套住鉤車的鉤頭,將鉤車拔入城內,折斷鉤車的鉤頭,再把車放掉。

其後,燕軍又造木驢車攻城。於是,張巡就用熔化的高溫鐵水灌入木驢。木驢全部被燒毀。後來,燕軍在城的西北角不斷堆砌沙土袋和木材,企圖構築成台階,再登上城去。張巡沒有與燕軍正面衝突,而在每天晚上把松明、乾草等易燃物扔到尚在堆砌中的階道上。一連扔了十多日,燕軍也始終沒有發覺。張巡見時機成熟,選了一個風向有利的日子,出城與燕軍大戰,同時派人順風縱火焚燒台階,於是熊熊大火衝天燃起,燕軍無法救火,經過了二十多天大火才熄滅。

張巡守城,隨機應變,雷厲風行。連燕軍也被他深深折服,不敢繼續攻城,而在城外挖了三道壕溝,並圍城設置木柵,想長期圍困守軍。而張巡也在城內挖了壕溝以防燕軍攻入。

賀蘭進明拒發援兵 南霽雲斷指表忠心

戰至八月,睢陽守軍僅剩下六百多士兵。多數士兵都是飢餓而死的,仍然生存者也大都傷病乏力。於是,張巡、許遠分區守城。張巡守城的東北面,許遠守東南面。兩位主將皆和士兵一樣,吃的是茶紙。守軍不再出城襲擊,只在城上死守。對於前來攻城的燕軍,張巡常常曉以大義。結果,先後有二百多人向張巡投誠,為張巡死戰。張巡前後說降了很多叛將,無不為張巡死戰。其中,有燕軍將領的李懷忠等人。

這時候,御史大夫賀蘭進明接替李巨任河南節度使,並屯兵在臨淮,許叔冀在譙郡、尚衡在彭城,三人皆對睢陽戰況擁兵觀望,不施援手。張巡見城中狀況日益危機,命南霽雲率三十騎兵突圍而出,到臨淮向節度使賀蘭進明告急。

南霽雲出城後,數萬燕軍前來阻擊,南霽雲直衝敵眾,左右施射,所向披靡,突出重圍後僅損失兩名騎兵。南霽雲先到較近的譙郡向許叔冀求援。許叔冀居然送南霽雲幾千匹布,而拒絕出兵。南霽雲怒不可遏,在馬上大罵許叔冀,要與之決戰。許叔冀不敢回應。

南霽雲又到臨淮找節度使賀蘭進明。賀蘭進明竟說:「今日睢陽不知存亡,兵去何益!」霽雲答:「睢陽若陷,霽雲請以死謝大夫。且睢陽既拔,即及臨淮,譬如皮毛相依,安得不救!」賀蘭進明一來妒忌張巡的功名,二來與許叔冀有隙,怕分兵出戰後,自己遭許叔冀偷襲,所以百般推托,拒絕出兵。但他欣賞南霽雲的勇猛,於是不但不發兵,反而想將南霽雲留為己用。他強行留下南霽雲,並設歌舞宴會款待。南霽雲含著淚說:「昨出睢陽時,將士不粒食已彌月。今大夫兵不出,而廣設聲樂,義不忍獨享,雖食,弗下嚥。今主將之命不達,霽雲請置一指以示信,歸報中丞也。」南霽雲說完,用佩刀將一節手指切下。席間眾人大都被南霽雲感動而泣。南霽雲知賀蘭進明無出兵之意,就上馬而去;將出城時,抽箭射向佛寺浮圖,那箭射進佛塔磚面半箭之深,喊道:「吾歸破敵,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

出城之後,南霽雲又到真源,李賁送給南霽雲一百匹馬。八月初三夜晚,南霽雲到達寧陵,與寧陵城使廉垣一起率領步騎兵三千人,突入叛軍重圍圈,且戰且行,回到了睢陽城下,再與燕軍大戰,又破壞敵軍營帳。因為大霧,張巡這時才聽到戰聲,喊道:「此霽雲等聲也。」於是打開城門,南霽雲趕著從燕軍手上劫得的幾百隻牛進城,而能從外面衝入城中的士兵只有千餘人。回到城後將士們得知援軍無望,抱頭痛哭。叛軍得知睢陽已經斷絕援軍,圍攻得更加緊迫。

城破被俘慷慨就義 精忠報國名傳千古

睢陽被圍日久,城中可食之物已經吃盡。有人建議放棄睢陽,向東撤退。張巡和許遠商議,認為:「睢陽,江淮之保障,若棄之去,敵必乘勝長驅,是無江、淮也。且我眾飢羸,走必不達。古者戰國諸侯,尚相救恤,況密邇群帥乎!不如堅守以待之。」(睢陽是江、淮地區的屏障,若棄城撤退,燕軍必然長驅南下,侵佔江淮地區。再說我軍士兵飢餓勞累,撤退必定走不脫。戰國時各諸侯還會還互相救援,況且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朝廷軍隊的將帥!不如固守待援。)

十月初九,燕軍攻上城頭,將士們已經疲病得不能戰鬥了。張巡向西面拜了兩拜,道:「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無以報陛下,死當為厲鬼以殺敵!」隨後,睢陽終於被燕軍攻破。張巡、許遠都被俘虜。部下見到張巡,無不慟哭,張巡說:「安之,勿怖,死乃命也。」尹子奇見到張巡後,問道:「聞公督戰,大呼輒眥裂血面,嚼齒皆碎,何至是?」張巡答道答:「吾欲氣吞逆敵,顧力屈耳。」尹子奇大怒,用刀撬開張巡的嘴巴,只見嘴裡僅有牙齒三四顆。張巡罵道:「我為君父死,爾附敵,乃犬彘也,安得久!」尹子奇佩服張巡的氣節,本想不殺他,但有部下勸止道:「彼守節者也,終不為用。且得士心,存之,將為後患。」於是,尹子奇用刀子脅迫張巡投降。張巡始終不肯屈服。其餘大將三十六人,無一願降。於是尹子奇把張巡與南霽雲、雷萬春、姚誾等三十六人全部殺害。張巡臨刑前,神色自若,面不改色,慷慨赴難,時年四十九歲。許遠則被押送往洛陽,在途中被殺。

在睢陽城破之前,唐肅宗已詔中書侍郎張鎬代賀蘭進明為河南節度使。張鎬得知睢陽危機,率兵日夜兼程,趕往睢陽救援,並同時發文書往浙東李希言、浙西司空襲禮、淮南高適、青州鄧景山四位節度使以及譙郡太守閭丘曉,共同發兵救援睢陽。閭丘曉在譙郡,距離最近,但素來傲慢張狂,竟然不從軍令,沒有出兵。等張鎬趕到時,睢陽已被攻陷三日。張鎬一怒之下,召來閭丘曉,用杖刑將其斃命。睢陽破城七天後被唐軍收復。十天以後,唐軍組織大反攻,廣平王李俶一舉收復東都洛陽(當時為安史燕軍的大燕都城)。

睢陽之戰,張巡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之下,面臨強敵,臨敵應變,屢屢制勝。從757年1月開始,到757年10月陷落,張巡僅用數千守軍,在睢陽苦守了十個月,有力地牽制了燕軍;若算上在雍丘之戰,則共與燕軍共對抗了二十一個月。史書載,共經歷大小四百多戰,斬叛將三百餘人,累計殲敵十餘萬人。由於張巡的堅守,阻擋了燕軍南下,使得富庶的江淮地區得以保全,保住唐朝的稅賦重鎮;此外牽制了大量叛軍,又為唐軍組織戰略反攻贏得了寶貴時間。當時的翰林學士李翰等人認為:張巡蔽遮江淮,沮敵勢,天下不亡,其功也。

張巡死後,唐肅宗下詔,追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許遠為荊州大都督。追封張巡為鄧國公,史稱張中丞;贈張巡妻為申國夫人,賜帛百;又寵張巡子孫,拜張巡兒子張亞夫為金吾大將軍;又免除雍丘、睢陽徭役、兵役兩年。大中年間,更將張巡、許遠和南霽雲的畫像置於凌煙閣上。此後,歷代仍有對張巡加封。(全文完)

本文留言

作者貫明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