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5日,工人在中國安徽省東部的淮北工廠檢查出口的充氣雪人。(圖片來源: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9月21日訊】美國和中國近日再就雙方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兩國的爭鋒相對意味著美中貿易紛爭正在不斷升級。在此情況下,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還要持續多久?誰將面臨更重的損失?美中兩國未來的經濟走勢如何?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韓潔一直在跟蹤這方面的發展。
主持人:韓潔先請你為大家介紹一下事件的最新發展好嗎?
韓潔:最新的消息來自美國彭博社今天的報導。報導說,中國考慮在10月份調低大部分貿易夥伴國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匯率,以減輕國內消費者的負擔。報導沒有提哪些國家會享有這樣的待遇,同時也不知道這項計畫會不會包括或影響美國進口到中國的產品。
主持人:聽起來中國似乎願意採取措施改變現在的緊張形勢了?
韓潔:這個不一定。中國的態度讓人捉摸不透。稍微樂觀一點的跡象就是,中國總理李克強星期三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簡單提到,會進一步降低部分商品進口關稅。中國也決不會走靠人民幣貶值刺激出口的路。前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同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回應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官方補貼國有企業的指責時說,「中國應改變這種心態,多瞭解世貿組織的規則。有時可能有些不合適的做法,但我們在改進。」但是他同時強調,中美貿易戰可能會導致中國企業放棄美國市場,對美國來說未必是好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日前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周小川的「預測」。
主持人:對,馬雲之前不是向特朗普承諾要幫助美國創造一百萬個就業機會嗎?現在又說由於中美貿易關係緊張而難以實現。
韓潔:協助美國增加就業機會這樣的話不能相信。(在美國)增加一百萬的工作崗位是什麼概念?相當於美國全部就業機會的百分之一。如果成真那阿里巴巴不就會變成美國最大的私人企業之一了嗎?不過馬雲還是說了些比較現實的話。他講到,想在短時間內解決中美貿易爭端是不可能的,貿易戰會持續很長時間。很多政界和商界人士都同意這個觀點。
主持人:貿易戰從7月開始。美國加征關稅,中國這邊也立刻回應。雙方步步逼近,幾乎都沒有留下讓步空間。美國財政部長之前還邀請中方重啟貿易談判,現在看來多半不可能發生了。為什麼兩方立場都那麼堅定,誰也不讓誰呢?
韓潔:很簡單,兩個字,面子。習近平是個非常強勢的人,從他一系列鞏固權力中心的舉動就能知道。對美國讓步就是服軟、投降。儘管中國經濟目前處於疲軟狀態,特朗普認為這恰恰是逼中國就範的好時機,但中國還是要「擁有自己的倔強」。
您剛才提到美國邀請中國進行新一輪貿易談判,那我就來講講美國白宮內部人員對貿易戰的態度和看法吧。總得來說是鬥爭激烈。
負責貿易和製造業政策辦公室的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是對華強硬派,主張向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迫使其改變貿易行為。他覺得邀請中國人是軟弱的表現。同時也有一些官員希望和中國達成協議。這兩派鬥爭可是很激烈的。當然現在是強硬派佔上風。特朗普也沒有要改變策略。
主持人:那麼中國方面不退讓的強硬是靠什麼因素支撐著的呢?中國手中總得有些籌碼才敢這樣繼續和美國「打下去」吧?
韓潔:除了我說過的面子之外,中國這邊其實沒有太多選擇。中國官員有提出過一個比較複雜的、用來取代對等價值商品加征關稅的方法,降低以美元計算的中國關稅來控制損失、懲罰依賴中國的美國企業、在港口拖時間、關閉工廠或鼓勵消費者抵制美貨、使人民幣貶值等等。
貿易戰進展到現階段對中國經濟造成的打擊還不是太大。但損害會積少成多。中國目前還無法取代美國大豆和微晶元的供應。另外,中國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售賣製造業生產的商品給美國。
主持人:我們最後來預測一下未來走向吧。
韓潔:整個美國政府內部還是普遍認為應該對中國採取強硬的立場。他們看不到北京要放棄2025計畫,這關係到美國其中一項最為關心的知識產權竊取問題。而且貿易壓力使中國減少了在東海的軍事行為。雖然中國有可能因為和美國打貿易戰而轉向支持朝鮮,但核問題對中國也是個威脅。雙方可能在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向對方低頭。
主持人:好的,謝謝韓潔。
版權所有©2006,RFA。經Radio Free Asia,2025 MSt.NW,Suite 300,Washington DC 20036許可進行再版。http://www.rfa.org。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