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應主張一國一制,放棄台獨,大陸普選真民主,臺灣馬上回歸(圖)
(公有領域 Pixabay)
【看中國2018年8月17日訊】(編者註:此文雖然是舊文,但對現在的台海局勢,仍有非常的現實意義)
2007年6月11日,海基會副董事長張俊宏以「一國一制、大破大立,中道百合、覺醒臺灣」為題在媒體刊登廣告,倡議應該以「一國一制」的構想,來回應中國提出的「一國兩制」政策。最近民進黨創黨元老張俊宏老話重提,又提出海峽兩岸民主與統一新建議,並提出時間表。他主張兩岸應實行「一國一制」,就是在民主、法治前提下統一,這才是「真統一」。大陸若真想統一,就實施總統直選.2300萬臺灣人和數十萬名民進黨黨員都不害怕,14億大陸人和7900萬大陸「執政黨」黨員更不應反對。
張俊宏在廣告中指出,兩岸的僵局在於「認同」問題,解開國家認同須大破大立。他說,面對中國大陸的「一個中國」政策,不論是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的「一中各表」,或是民進黨前總統參選人謝長廷的「一中憲法」,都是消極、逃避的對策,無法擺脫一國兩制的緊箍咒。
張俊宏說,他主張臺灣應該大膽地回應,提出「一國一制」,以回應中國的「一國兩制」。他說,他敢提出「一國一制」就不怕被人扣紅帽子;「一國論」既然是中共用來挑戰臺灣的「二國論」,臺灣為何不能用「一制」來挑戰中共的「兩制」?只要中共願意推行「一制」,臺灣接受「一國」不僅放心,也屬公平,當然,此「一制」指的就是民主和法治的現代管理。
顯然,張俊宏較之臺灣其他政要更具戰略眼光與應變智慧,更善於掌握戰略對局的主導權,以完成從恐懼大陸紅色政權的消極防禦到積極應對的戰略轉變。張俊宏先生這一「一制」對「兩制」的新思維、新視野、大智慧選擇,來自於他對對兩岸政治的深刻理解與分治現實的清醒判斷。因為他最清楚,眼下中共是絕不可能讓臺灣式的民主統一中國的。用「一國一制」將中共「一國兩制」實屬一步高棋。因「一國一制」(和諧民主)比對「一國兩制」(自相矛盾)更具道德合法性,更有良性影響力與凝聚力。
用張俊宏先生的話說,「道」是民主,「德」乃法治,民主法治即為「中道之治」,中國既稱「中道之國」,當然不可無「道」。正可謂有「道」對無「道」。一旦中國接受民主與法治的制度,則中國的統一,將繼歐洲國和美國統一後,帶動大亞洲的統一,成為其中一員的臺灣,將與有榮焉,何懼之有?以「一國一制」的構想,來回應中國大陸提出的「一國兩制」政策。他說,既然是中共用來挑戰臺灣的「二國論」,臺灣為何不能用「一制」來挑戰中共的「兩制」?只要中共願意推行「一制」即民主制度,臺灣接受「一國」不僅放心,也屬公平。民進黨放棄台獨,主張一國一制,大陸普選,臺灣馬上回歸。如果中共因不願統一於民主制度下而攻打臺灣,那就是無道伐有道,必將遭到天下公論所譴。因此,中共對這步高棋是既不能否,也無法接招,注定是要陷於兩難境地。現在的問題在於,張俊宏先生的這步高棋,能否取得臺灣朝野共識,轉化為政府的對策資源。
但近幾年來,臺灣當局採取了消極對抗的「去中國化」兩岸對策,卻未能給臺灣人民希望和平與安全提供一張「光明的保票」,我相信多數臺灣人並不希望盡快統一,「維持現狀」才是他們的訴求。
臺灣當局為什麼不能以自由與民主的道德制高點,在與大陸政權展開積極交涉與溝通中爭取自己的權力空間與安全前景呢?為什麼不能在積極影響大陸政治、參與大陸民主化進程中實現夙願呢?西方政府積極推進自由價值觀,是全球「新安全觀」的真知;臺灣政府積極向大陸推進民主政治,才是海峽兩岸「新和平觀」的卓見。在這一點上,馬英九的「6.4」不平反,統一不能談,也是一步好棋。早在2000年點評陳水扁就職演說一文中張先生曾寄予如下期許:「積極尋求與大陸對話,弘揚人權價值理念,明確提出民主要求,推動大陸政改進程,應當是陳水扁新政府的最積極、最明智的兩岸政策選擇。
不少人曾認為,「一國兩制」是中共領導人的「英明創舉」和「偉大的業績」。國際輿論也多側重於對其給予積極的評價,而忽視了潛藏於這一「創舉」深層上的悲哀、無奈和危機。
一個半世紀以前,旨在統一世界的那個歐洲的「幽靈」,從誕生起就立命於暴力革命,消滅資產階級,埋葬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全部資本主義制度。不久,這一幽靈真得變為現實,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成為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物質力量,展開了一場與工業革命所推動的資本主義世界擴張長達40多年的冷戰。最終,由柏林牆倒塌的史實做出了裁決:以反資本自然擴張、反人性自由向望的社會主義政治僵化制度,不僅不能統一世界,甚至連「共產主義」內部陣營的統一都維護不了,竟然未經資本主義世界一槍一彈,就在市場經濟的全球化面前分崩離析了。當今尚有所謂人類最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僅佔世界國家總數的不到5%,已經成為極少數的「另類」。它再也沒有那種「輸出革命」的氣力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義務」的熱情了。
當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時,又隱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悲涼和迫不得已。因為面對世界性的共產主義慘敗,他深深地懂得,用社會主義是不可能統一中國的,無論在香港、在澳門、在臺灣,那裡同樣是中華血統、中華文化和中華大地,僅僅由於實行了不同的社會制度,便創造了令大陸望塵莫及的經濟成就和政治民主。也許他們中的許多數人並不希望中國分裂,但無可置疑,他們是決不能容忍統一於「四個堅持」的社會主義制度中的。這就是鄧小平的無奈、中國共產黨的無奈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無奈。我曾在1998年發表於《民主論壇》的《「一國兩制」的悲哀》一文中談到:「一個國家為什麼要有兩種制度?為什麼不能哪種制度好就統一於哪種制度下?兩種制度又算什麼統一?’一國兩制’這種畫餅充飢性的’統一’,難道不是國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和全體中國人的悲哀嗎?」
從理論上分析,國家與國家間可以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而且可以在共認的國際規則下主權獨享,和平共處。
而統一的國家只能有一個主權的代表者行使外交權,國家內部實行相互對立的兩種制度,那麼他在對外行使主權的活動中,是代表社會主義制度的利益與發展方向,還是代表資本主義制度的利益與發展方向?這就如同把食肉的狼和食草的羊關在一個籠子裡,要麼狼餓死,要麼狼吃羊。這是千古不顛的真理。因而除非中國大陸的社會主義制度發生質的演變,否則這種「狼與羊」的危機遲早是會到來的。
一個不民主的共產中國,不僅始終對臺灣民主構成威脅,也是對全球民主化進程的威脅。新的全球安全觀,不應再建立在「國防備戰」基礎之上,而應積極推進全球民主化進程和人權價值觀的普及。只有民主和人權才是戰爭的真正剋星,也只有一個尊重人權的民主中國,才能從根本上解除台海危機。
只有當中華人民都能自主、自由地選擇民主政府、更換政治精英時,海峽兩岸歸於統一的歷史契機才能成熟。而一個統一的中國,首先應當是一個民主的中國。正是基於這一分析,所以我認為臺灣海基會副董事長張俊宏先生的「一制」對「兩制」高棋,最能體現臺灣民主政治的大智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