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了一圈,槓桿卻轉到了居民手裡……(圖)
【看中國2018年8月11日訊】幾年前就在說「去槓桿」,但槓桿轉了一圈後,從地方政府、企業那裡脫了手,很有可能轉移到居民家庭。
8月8日,上財高等研究院的田國強、黃曉東、寧磊、王玉琴發布研究報告《警惕家庭債務危機及其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報告警示,家庭債務逼近家庭部門能承受的極限,從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來看,截至2017年,比值不高,僅為48%,但已遠遠超過其他發展中國家。按照研報,中國GDP與居民收入之間的相關性較弱,家庭部門加槓桿的主體——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遠遠落後於GDP的增速,這正是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不同之處。
家庭流動性命懸一線。衡量國內家庭債務水平時,不能只看其他發達國家使用的指標,應該更多地關注適合中國的指標,即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截至2017年,中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高達107.2%,已經超過美國當前水平,逼近美國金融危機前峰值。並且,由於隱藏的民間借貸等無法被統計的部分,實際上中國很多家庭已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
居民財富有三大特色:一是GDP增長,居民收入不怎麼長;二是居民財富主要集中在房地產;三是去槓桿債務一爆雷,居民財富沒人管,成為主要受害者。
按照家庭金融數據最完善的西南財大甘犁團隊的數據,工薪階層的負債確實在上升。
去年12月發布的報告,給出了工薪家庭的情況。甘犁團隊將工薪階層定性為:指依靠務工獲取薪金收入的人員,受雇於他人或企業,並簽訂了正規勞動合同的人群,無論收入高低均定義為工薪階層,工薪階層人數為2億。在工薪家庭中,約有11.3%的工薪家庭債務收入比(債務/收入)大於4。粗略估算,如果將工薪家庭的這一比例等同於工薪人群,按照工薪階層為2億人測算,債務收入比大於4的這部分人估計在2280萬。而非工薪家庭債務收入比大於4的佔比為20.1%。
更大的災難是,中國居民資產太集中,基本上都在房地產上。房地產價格動一動,直接影響中國居民財富。
中國家庭的一大隱憂:居民資產太過集中,基本上都在房地產上(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工薪家庭資產結構中,房產佔比78.2%,金融資產佔比13.2%,工商業資產佔比0.9%,其他資產佔比7.7%,相比於美國,中國工薪階層家庭資產結構,房產佔比過重,金融資產佔比過少。
一旦房價大跌,中產收入階層被消滅一大半。還有,哪些金融產品可以買?股票,還是網上理財產品?居民上的當不少了。
房地產市場已經發生凍結現象,接下來可能有大轉型。
《21世紀經濟報導》披露,今年4月份,房地產稅法草案曾在系統內部徵求過意見,省級人大、省級財政等相關部門參與其中。有參與人士表示,草案對各方面因素都有考慮。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稅立法將會加快。專家預計房地產稅法草案有望今年12月份初審。稅收專家王長勇認為,「房地產稅法作為新稅種,按立法法規定,必須要經過三審,甚至更多,預計到2020年表決通過。」
房地產稅立法現在確定的是兩級立法,全國人大完成立法後,地方開徵由地方省級政府起草實施細則,開徵也是由地方決定,中央不會統一決定。地方政府不能靠土地,要靠房產稅。
理論上講,在經濟上升時期,房產稅應該是受到支持的。而現在的問題是,在去槓桿的過程中,無論是股市、P2P、基金,居民財富遭遇局部冰山融化,如果房產稅出臺,大部分居民的財富將遭遇嚴重縮水。一大批貧困群體的存在,並不有利於經濟轉型吧?
金融風險會像病毒一樣蔓延,中國的很多金融產品主要靠房地產抵押,一旦房地產崩盤,兜底的口袋就破了。當然,地方政府、企業負債率可能更高,社科院一直在提醒企業負債率,但企業尤其是國企、大型企業有政府這隻手托著。大國企受到優待,地方政府更是可以左右口袋倒騰,實在還不上,也就那樣了。哪像居民和中小企業,負債基本要還,一旦去槓桿,首當其衝。
8月8日的新聞是,發改委、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國資委五部門聯合印發的《2018年降低企業槓桿率工作要點》,將建立健全企業債務風險防控機制,大家關注的是債轉股。
要點已提出,殭屍企業該死就死,提出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壯大實施機構隊伍、增強業務能力,拓寬實施機構融資渠道,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降槓桿領域,完善轉股資產交易機制,開展債轉優先股試點,推動市場化債轉股與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有機結合,加強轉股股東權益保障。一句話,大型企業、有系統重要性的企業會加快推進債轉股。
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備案數據顯示,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成功拿下私募股權牌照,成為銀行業首家市場化債轉股實施機構成立的私募基金公司,註冊和實繳資本均為120億元。
從2017年開始,原銀監會先後批准五家國有大型銀行分別設立債轉股實施機構。債轉股跟當初成立不良資產管理公司的初衷一樣,剝離不良資產,剝離壞帳,債轉股如果松一點,大企業用不著還債了。
中國鋁業、中國船舶已經拉開債轉股的大幕,現在輪到中國中鐵。今年6月,中國中鐵發布公告稱,引入9家投資機構,對中鐵二局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八局集團有限公司4家標的公司增資實施市場化債轉股,增資規模為115.966億元。
8月6日晚,中國中鐵再發公告,擬發行股份向9家投資機構以116.5億元購買前述4家子公司的股份。《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一位審計人員表示,中國中鐵先是與9個公司債轉股交易,繼而通過股權置換對所屬公司全部股權進行重組,實質都是為了降低子公司的負債率。
今年下半年開始基建大規模重啟,鐵路建設是重頭戲,中鐵一些線路會讓負債率再次上升。但又怎麼樣呢,債轉股讓資產規模擴張。債轉股可以實行,問題是約束邊界何在?
還有更搞笑的:無還本續貸。
8月4日晚,權威媒體報導了一家位於山東省德州生產辣醬的企業,貸款到期後,通過無還本續貸的方式直接辦理了續貸,節省了500多萬元的費用。山東德州銀監分局副局長王國恩則表示,「目前辦理無還本續貸業務後,還沒有發現一筆不良貸款。」什麼邏輯?!
德州市中小企業局的這篇微信文章,點擊10萬+,大家搞不懂啊,都來看新鮮。無還本續貸本質上就是展期,主要品種是借新還舊,從2014年開始,現在成為了個新名詞。以前按照原銀監會要求,借新還舊,或者需通過其他融資方式償還的貸款,應被列入關注類貸款。小微企業如果直接向銀行申請借新還舊,貸款會被降一級至關注類。
現在,表面上是為小微企業服務,實際上,銀行和企業的道德風險誰來掌控?內外勾結、隱藏不良怎麼辦?
結果,轉了一大圈,還是居民真實的在加槓桿,現在真實的在去槓桿。
居民很無奈,勒緊褲腰帶減少消費。
今年5月,社會零售總額增速8.5%,創出新低,引起大嘩。有研究機構認為,本次社會零售數據口徑出現調整,5月社會零售數據的新低有可能僅反映了一二線城市的消費下滑,但四五線城市的消費情況是個「盲點」。
中國價格敏感群體數量上升,大家走兩里地,就為了便宜一塊錢。
接下來,消費增速估計不會大幅上漲,因為除了居民負債率上升,還有醫療教育價格上升,大家要留錢看病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國是直通車」梳理了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的數據,從2017年1月起,醫療保健類消費價格同比增幅站上「5時代」,居住價格與教育文化與娛樂處於高位。
發展經濟最好的辦法,無外乎培育龐大的中產收入階層,無論是日本、美國,還是中國,都不可能脫離中產收入階層大發展的階段。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