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把關稅先征後退 做出還在打貿易戰的樣子(圖)
有消息稱中國採取先徵稅然後再補償25%關稅費用的措施。(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8年7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在6日正式啟動,雙方互相加征價值340億美元進口商品的關稅。而美國大豆成為關注焦點,不過有消息稱,中國對進口商實施先徵稅然後再補償25%關稅費用的措施。
中國對美國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已於港臺時間7月6日12:01開始正式實施。據官媒《新華社》報導,當天上午,一艘裝載著大豆的美國貨船「飛馬峰號」正在接近大連港,「飛馬峰號」能否在25%關稅落地前抵達其目的地引起網路熱議。官媒稱,「這艘載有7萬噸美國大豆的貨輪正以‘生死時速’狂飆衝向大連港,最後並未能按計畫趕到目的地。」
據報導,這艘貨船上載有的大豆價值超1.5億元(人民幣,下同),買家為中國央企中儲糧總公司。根據最新關稅政策,一旦新的加征關稅措施正式實施,「飛馬峰號」報關後將被額外徵收上千萬元的關稅。那麼,這部分多出來的「成本」究竟是由誰買單?
現在問題似乎有了答案,據《彭博社》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如果買家從美國進口大豆表示是用於國家儲備,中國將補償25%的關稅費用。即買家會先支付關稅,然後由政府報銷。
上海匯易諮詢首席分析師李強表示,早前購買的大部分國儲大豆訂單已經取消。「可能會有某種形式的補償,」因為這些貨物是代表政府購買的,李強說。
作為糧食安全戰略的一部分,中共政府持有相當數量的大豆儲備。雖然部分中國儲備糧庫已停收大豆,但美國農業部表示,中國國有企業的部分大豆進口可能就是用於收儲。
在中美貿易戰有升級跡象之際,大豆成為中美雙方一個關鍵的博奕商品,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進口國,2017年在全球採購了約9700萬噸大豆。並且中國也是美國最大的客戶,去年貿易額達到140億美元。
7月10日,中國官媒《經濟日報》發文稱,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大豆市場的影響有限可控。專家認為,貿易摩擦必將成為中國大豆產業變革的一次重要機遇。
但是美國農業部預測,中國2018-2019年的大豆進口可能超過1億噸。
美國大豆出口委員會區域主任Paul Burke表示,如果中國打算讓他們的加工廠在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初繼續運營,「即使是25%關稅的情況下,他們仍將需要進口美國大豆」,因為沒有其它選擇來彌補短缺。根據海關數據,中國在2017年第四季度和2018年第一季度從美國進口了約2500萬噸大豆。
富國銀行投資戰略分析師多尼薩努(Peter Donisanu)在最新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雖然美中貿易戰的前景有增加,但我們仍相信風險可控。」報告並沒有把這場爭端描繪成會升級為全面戰爭。
有人在網路上模擬中共政府如何討論對策:一人說,必須要打;另一個人說,應該韜光養晦……最後一致決定,不如把關稅先征後退,做出一副還在打貿易戰的樣子。
美國東部時間7月6日零時剛過,美國對價值34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進口關稅的決定正式生效,中國也很快作出同樣的報復決定,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兩大經濟體,已經到了全面貿易戰的邊緣。
美國加征中國商品關稅主要以工業用機器設備為主,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的報復性加征關稅產品清單,涵蓋相當比例的民生必需品,包括大豆、高梁、海鮮、肉品、乳製品等,其它則為石油、塑膠製品、醫療器材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