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處活動向他國示好 要和美國硬碰硬?(圖)


中美貿易之間或出現更激烈衝突。(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6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隨著美國正式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日期臨近,中國四處活動向其他國家尋找美國商品的替代品。26日,李克強會見法國數十名企業家也頻頻示好。中美貿易之間或出現更激烈衝突。

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減,以及中美貿易衝突前景未明等因素疊加,投資者的悲觀情緒揮之不去。高盛國際資產管理首席執行官Sheila Patel表示,投資者正越來越焦慮,擔心貿易戰從口水戰升級演變成引發真正後果的事實,「我們最終到了似乎要拿出‘真刀實槍’的時刻。」

Patel在悉尼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說:「我們變得更加謹慎。」

中國在積極準備應對,被禁17年後,法國牛肉將再次登上中國人的餐桌。在法國總理菲利普訪華之際,法國25日與中國達成協議,法國對華出口牛肉的計畫更進一步。法國肉類工業協會Interbev也表示,中國向7家肉類加工企業發放許可證後,法國預計將於今年9月份正式開始向中國出口牛肉。

中國海關統計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牛肉進口國,2017年約進口了70萬噸牛肉,價值約33億美元,較上年增加20%。

6月26日,中國宣布,自7月1日起下調部分亞太國家的大豆進口關稅,並公布了其它關稅下調的產品清單。其中將印度、韓國、孟加拉國、寮國和斯里蘭卡大豆進口關稅稅率從3%調降至零(此前中國威脅對美國進口大豆徵收25%的報復性關稅)。這份清單還包括化學品、農產品、醫療用品、服裝、鋼鐵和鋁製品,這些產品分別獲得不同程度的關稅稅率下調。

同時中國一直在加大努力提振今年的大豆產量,並且中國還從巴西和俄羅斯等國進口大豆,力圖增加大豆進口來源。

不過有市場人士表示,印度、韓國、孟加拉國、寮國和斯里蘭卡並非全球主要的大豆供應國,也不是中國進口大豆的主要來源國。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面對目前形勢,即使中國採取相應地行動也無法應對進口大豆及其它農產品供應不足的問題。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進口大豆的三大來源國是巴西、美國和阿根廷。其中,2017年有5,093萬噸大豆來自巴西,佔了中國大豆總進口量的53.3%。美國大豆的比例為34.4%,對華出口大豆價值120億美元。

據中國官媒26日報導,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與法國總理菲利普共同出席中法企業家座談會。來自中法兩國製造業、能源、金融等行業30餘家企業的負責人參加。

李克強表示,中方張開雙臂歡迎法方企業加強對華高技術領域合作。中方將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絕不允許強制轉讓技術。

另外,中國央行也在控制人民幣貶值。有分析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7是大概率事件。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幣貶值可以大大改善中國在貿易衝突中的被動局面,讓中國獲得更大的緩衝空間。中國央行這一手段將有助於抵消美國加征關稅對經濟的影響--通過讓人民幣貶值,中國出口到海外的商品價格會更低,有助於中國出口貿易。儘管此舉將有助於中國經濟降低受美國關稅影響,但可能會產生嚴重的政治和經濟衝擊。

中美互相加征新關稅的計畫將於7月6日生效。中國於4月2日對多數的美國豬肉產品加征了25%的關稅,同時對眾多水果和堅果徵收了15%的關稅,目的是應對美國針對中國鋼材和鋁產品的關稅策略。與此同時,近期中國再將美國豬肉和水果兩個類目的產品加入了即將於7月6日生效的第二輪加征關稅的產品行列。

而美國方面也將進一步採取措施。彭博報導,熟知內情的8名消息人士說,根據計畫白宮可能採取可行的最嚴厲法律措施之一,宣布中國投資擁有諸多技術的美國企業,恐對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相關技術涵蓋潔淨能源汽車、機器人和航空等領域。

本文留言

作者李正鑫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