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的自白:我為什麼放假不回國(組圖)
無奈的心情示意(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8年6月21日訊】本文是摘自《美國留學那點事》發表的一篇文章,讀高校的作者談及不想回國時的無奈:
每次回國,無論是待兩週還是三個月,都被父母罵「性格不好」,覺得我在親戚面前冷漠,問及關於國外的情況時極少搭話。我後來總結了一下,一般來說對話是這樣進行:
「呀,你又回來了啊?」
「放暑假了。」
「什麼時候開始放啊?」
「六月初。」
「怎麼那麼早啊?唉我說,美國學習就是輕鬆,還是國內學生苦。早知道把我家娃送出去,哪像現在啊,高考、就業、結婚、買房,壓力那麼大……」
上述對話中的「暑假」可以改成「聖誕假」、「六月初」可以改成「十二月中旬」,放春假的話還能更有創意一點。這個模版絕對百試不爽,而且每一次遇到這種問話,我除了沉默之外沒有什麼可以幹的了,把話聽到心裏博自己一呵呵,然後把嘴縫得緊緊以免說錯什麼話讓父上母上臉挂不住。
回到家裡必然又是一頓數落,有時被罵委屈了,我的淚腺甚至還會很入戲地灑幾滴眼淚,我趁著東風向父母解釋說在美國並非他們所想的,而我又不知道該怎樣回覆。每次他們聽完我說都嘆氣著表示理解,說他們也知道我辛苦,可是不喜歡我的態度。
其實我不是沒有想過要表明我的態度,而是愚笨如我,真的想不出來很機靈的回答,可以讓父母有面子,讓我不委屈,而且讓聽者一時反應不過來。我缺的不是態度,而是和親戚們週旋的技巧,尤其在他們的娃坐在旁邊聽的情況下,我不想誤傷無辜。
我絕對不敢否認國內教育帶給學生的壓力,尤其中考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擱誰身上估計會吃不好睡不香。而且能在這樣三點一線的生活裡熬出頭的人我非常佩服,努力、天分、運氣缺一不可,能大大方方的人必然是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
在美國學習很輕鬆?
在美國,沒人逼著你每天刷題學習,甚至上到了稍高級的課之後,老師根本就不檢查作業了,更別說公布考試排名,這種事情在山校簡直是天方夜譚。
對於大多數親戚的提問我的反應就是語塞,有種被人一句話說死的感覺,若要反駁的話基本上就肯定是要撕破臉皮了,特別是在這種讓我特別有倒苦水慾望的話題上面。我其實也有想過要來「比誰的經更難念」,連台詞都想好了:
1.嗯,美國也有高考啊,你說哪種高考?有很多種哦,SAT、ACT不是要二選一嗎,大多數人兩個都試一下,但又不能打無準備之仗,所以自然刻苦學習啦。平時上課的內容和SAT、ACT一點關係都沒有,但這不代表你不用準備了,題還是要刷的,只是佔用休息時間而已。考完了成績不能取消!很多學校在申請時可是要看你黑歷史的。
2.對啊,我們不是一考定終身。SAT、ACT每個最多能考三次。這個考試什麼時候考呢?每個月有那麼幾個週六我們是在萬人坑裡度過的,五∼六個小時中間就尿那麼兩三次,跟同學抱怨都會被誤以為作弊啊。不過沒關係啦,Junior Year大不了用掉了六個週末而已。
3.既然美國教育那麼繽紛,當然不能只看一門考試成績啦!你還得考SAT2,也就是分科目考試。這個還小意思了,數理化就國內高二高三難度而已,考個三門就行,很輕鬆的!不過,你還是得花幾個週六來考。Junior Year剩下的週六又被用掉了好幾個……
4.國際生還要考託福的啊!這個是小意思了,但是託福也是週六考。讓我們再去掉一個週六……
5.當然了,平時成績怎麼能不算呢!績點可是衡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最佳方式啊!所以老師們是勤勤懇懇,每週三個小考一個大考,全都計入成績冊,考砸了一個就跟好成績好學校說拜拜吧!有些老師還將Class Participation (課堂參與)算在成績內,英語不好的或者喜歡沉默都很慘哦。
你因為這個事情去跟老師鬧不愉快的話,老師覺得你這人怎麼只是為了分數而學習啊!不喜歡我的課!扣分扣分!推薦信上再吐個槽,得,你就等著被大學拒吧……
6.很多人說美國課輕鬆簡單易學,嗯,我不能昧著良心否認。能夠全選最低等級的課,數學從四則運算,三角形面積、圓形面積、長方形面積,四年高中上完也就上到個初三難度,全拿滿分妥妥的。不過,稍微有點兒腦子的人都會選稍難的課,如榮譽課程(Honors)啊,大學先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AP)啊。
甚至大學本科課程,可以九年級進來就開始學微積分。總是有幾個大牛這樣干的,其實光那幾個大牛就夠了,就是靠0.1%養剩下來的99.9%。分數不好拿是其次,至少得對得起私立學校貴的學費。對了,AP這個東西可是要考試的,每年五月都會抽出兩個星期全國統一考,但美國老師不教刷題,所以考試前都是看你自己造化了。
在美國的其它活動也很耗時
以上只是學習部分哦。美國怎麼只有學習呢!課外活動什麼的肯定得有啊。
練習樂器(圖片來源 : Pixabay)
1.數學社科學社機器人隊什麼都是標配了,在申請大學的時候沒什麼亮點,雖然投入的時間不少,但是還是要搞搞其它的活動。比如說社工啊,得花時間;比如說體育啊,美國人很多都是練童子功,每天放學後訓練兩小時,要把別人比下去還得靠練,也得花時間;比如說樂器啊,一天幾小時,也得花時間;再比如說學生會啊,別人說你歪果仁英語都說不溜的湊什麼熱鬧,去去去,不投你也沒辦法,要建立威信,還是得花時間……
2.算筆賬吧,時間也剩不了多少了,睡個幾小時勉強還能夠,但這樣是不行的啊,老師會很擔心你為啥不社交!然後你就必須得花時間社交!這也就算了……
就算你以上全部都保質保量完成,大學不一定要你呢!你文書還得寫得好,配得上完美的考試分數、完美的課外活動、完美的推薦信和完美的平時成績。美國大學才不會想只會讀書的書獃子呢!他們要全面發展的書獃子!聽見了嗎?全面發展的書獃子!你家裡要能給他們捐棟樓就更好了……
笑而不語打哈哈
以上內容估計都能寫篇論文了,別人還不一定聽進去呢,何苦來解釋呢?久而久之就練成了笑而不語之功,對於這些問題打哈哈就過,不多想不堵心,也同樣是尊重他人痛苦的一種方式吧。畢竟總有一天覺得現在的這些所謂煎熬和歷練算不上什麼事,眼前的難題遲早都會慢慢淡化,無法解決也是如此。
請原諒我的精神潔癖——我對虛情假意的好奇心並無太高的容忍度,而作為一個「單純」、「天真」又「嘴笨」的人來說,我並不願意在這種帶陷阱的問題上多費心思。並非我惡意揣測他人的心理或者放大人性中的惡,而是一次次看似單純無害的問話都可以轉變成各種各樣的比較。
這種對話重複頻率高了,父母在身邊時會站出來幫我說一句:「美國生活也沒有那麼輕鬆。」心裏就會忍不住顫抖好幾下;在這樣的氛圍下把我送出去讀書,他們頂著的壓力不單只是財政上的,也不單只是單純地艷羨兒孫滿堂的家庭,最傷人的不過是他人的不理解,也不願理解。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恨」是共產主義的根本來源。「恨」和妒嫉心緊密相連,而妒嫉心派生出絕對平均主義,即不允許任何人比自己好、富有,恨所有優秀的人和出類拔萃的事物。共產主義鼓吹的「人人平等」、「天下大同」就是這種「恨」的表現。很多中國人教育孩子、鼓勵人「上進」,都是運用挑起妒嫉心的方式,用「把別人比下去」作為上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