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丁文苑】文史常識之廿五:漫談對聯(圖)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形式之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它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的對偶語句。也就是說它是用精煉,工整,生動,簡潔的語言,描繪客觀事物,表達人的思想情緒,情感的一種特殊文學藝術形式。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它與律詩,詞,賦,駢體文等文學體裁,有著不可分割的親緣關係。可以說,對聯就是由它們演迆,濃縮,變化而成的一個綜合藝術形式。
對聯起源於何時,說法不一,在清朝時就有兩種論點,有人說起源於南北朝,有人說起源於五代,紀昀就是持後者觀點的。有人考證中國第一副春聯是後蜀主孟旭所作,即「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在秦漢時期,中國就有懸掛桃符用以驅鬼鎮邪的習俗。到宋朝時,北宋王安石有詩曰:「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詩句中的「曈」字,意思是黎明時分。這兩句詩就是記錄當時人們在過新年的習俗,即在天將亮的時候,更換懸掛的春聯。
春聯古人稱作桃符,因為當時它是刻在桃木上的對聯文字。到有了紙張以後,對聯就可以書寫在紙上了。如果說千家萬戶挂春聯在宋朝時已經形成習俗,那麼在此後的元,明,清各朝代,對聯就已經普及到了各個領域,從民間至皇宮,從文人雅俗到商賈標誌,三教九流無不應用對聯。
對聯這種文體,必須具備四個特點,即:字數相等,斷句一致;詞性相對位置相同;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內容相關,上下銜接。
對聯有多種分類方法。
對聯按字數分,可分為三種:字數在10個以內者,稱為短聯;字數在百字以內,稱為中聯:字數在百字以上,稱為長聯。但這種劃分並不嚴格,通常也有人將幾十個字的對聯稱為長聯的。
按使用場合分類,對聯可以分為家居門聯,宮廷殿堂門聯,廟宇宮觀門聯等。
按內容分,對聯可以分為節令聯(如春聯);喜慶聯(如賀聯);哀輓聯(喪事悼念輓聯),名勝聯(山水園林建築景亭,殿閣,堂館,寺庵廟觀)等。
還有按藝術特點分類的,如疊字聯,情趣聯等。
還有一種聯,是文人墨客寫了用於自勉和表現修養心得的對聯。例如在我的記憶裡,曾國藩曾經作有關於修身的兩副好聯,一副是:「世事多因忙裡錯;好人半自苦中來」。另一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最簡單的對聯是短聯。如「春花;秋月」。「水底月;鏡中花」。「東西南北;春夏秋冬」。「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春回大地;福滿人間」等。下面我們舉幾個名聯的例子。
有一種聯,是文人墨客寫了用於自勉和表現修養心得的對聯。(繪圖:志清/看中國)
如今到中國去旅遊,人們到處可以見到名勝楹聯。過去我在談北京文化的文章中就曾經講過,故宮裡許多宮殿就有乾隆皇帝御筆題寫的楹聯。
在孔子老家山東曲阜,孔廟衍聖公府正門有副楹聯,上聯是:「與國咸休,安宮尊榮公府地」。下聯是:「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這副楹聯是明朝宰相李東陽所撰,清朝大學士紀曉嵐所書。上聯「宮」字上缺一個點,下聯「章」字下的一豎貫通「曰」部,這可不是紀昀的筆誤,而是有意而為,是有寓意的。「宮」字上面沒有一點,寓意「富貴無頂」;「章」字下的一豎貫通「曰」部,寓意「文章通天」。孔府前上房的楹聯是:「道德為師,仁義為友;禮樂是悅,讀書是敦」。西偏堂的楹聯是:「藹若春山,澄如秋水;仁為人德,吉是鴻義」。這兩個楹聯都是頌揚仁義道德的。
在山東濰坊,清朝大學士劉墉曾為日照亭題聯,此楹聯是:「掬水自在手,弄花香滿衣」。這副對聯裡浸透著大自然的美。
在杭州西湖有個湖心亭,亭上的對聯是:「台樹漫芳塘,柳浪蓮房,曲曲層層皆入畫;煙霞籠別墅,鶯歌蛙鼓,晴晴雨雨總宜人」。這副聯,簡直是將西湖風景描繪的有聲有色,出神入化。
在杭州有座城隍廟,有副對聯,上聯是:「夫妻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下聯是:「兒女原宿債,討債還債,有債方來」。這副講親屬因緣關係的對聯很有哲理,這裡說的是佛教中的輪迴因果理念。
在溫州,宋朝王十朋曾為江心寺大雄寶殿作楹聯,上聯是:「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下聯是:「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是個重疊字聯,上聯寫天上雲彩景觀,下聯寫地上江水浪潮景觀。
在四川樂山凌雲寺有副對聯也很有哲理,上聯是「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笑自己無知無識。」下聯是:「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有高有低」。這副聯教人要有自知之明。
江西滕王閣有副名聯,上聯是:「興廢總關情,情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幸此地湖山無恙。下聯是:古今才一瞬,問江上才人,閣中帝子,比當年風景如何」。這副聯既寫景,又寫情,既寫古,又觀今,前後呼應,令人回味。
70年代我曾去雲南昆明度假,在滇池北岸大觀樓看到的長聯,是清朝寒士孫髯所作,全聯180字,可謂長聯的代表作。上聯是描繪滇池周邊的風光景物,以及昆明的大好河山,農民的辛勤勞動,開頭幾句我還記得:「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下聯是敘述雲南歷史和抒發作者的感慨:「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長聯的結尾部分,意思是說歷史終歸要成為過去,只留下記錄他們的殘碑斷碣,眼下只有鐘聲,漁火,孤雁,寒霜。
孫髯生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其父在昆明做官時,他風華正茂,博學多識。乾隆年間他為大觀樓撰寫了此聯。由於他對科場弊端感到憤慨,發誓不參加科舉。他夫妻育有一女,但他不幸中年喪妻。在其女出嫁後,他隱身山居,過著簡樸的生活。八十多歲仍然耳聰目明,神志清醒。其女婿是忠厚誠實之人,將他接到家中奉養。晚年的孫髯仍能同友人設館授徒。乾隆二十六年(1774年)卒,終年九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