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在美做CEO 中國人卻做底層 我們到底差在哪裡?(組圖)
印度人(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5月30日訊】根據美國聯邦人口普查局最新發布的數據,截止2017年,美國華裔已經超過了508萬人,是僅次於墨西哥的美國移民人口第二大輸出國。
而排在中國後面的第三大輸出國,也已不是古巴,而是印度。美國印裔的人數已經達到412萬,27年間增加了足足230萬移民。
據《精英說》報導,近10年來,印裔在美國的表現十分搶眼,矽谷三巨頭——蘋果、谷歌和微軟,印裔已經收割後兩個的CEO寶座。
此外,摩托羅拉、諾基亞、軟銀、Adobe、SanDisk、百事可樂、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等等這些知名行業巨擘,全部選擇聘用印度人擔任CEO。
矽谷各公司食堂裡的咖喱味一陣重過一陣,員工經常開玩笑稱,已經可以根據每家食堂裡的咖喱味,來判斷這家公司的印度人比例了。
印裔在美國的中位收入是全美平均水平的兩倍,超過華裔。另一方面,這兩年印度學生赴美留學人數的增長量幾乎已是中國的三倍。
這些赴美發展的印度人,和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赴美留學的中國留學生背景相似,在美的學業職業軌跡也很相像,皆是在本國完成了大學本科教育後,來美進修,在科技公司裡闖出一片天地。
然而印裔人取得的成就,遠比華裔移民高得多。不僅在企業界開起了「總裁俱樂部」,在政界學界同樣鋒芒畢露。哈佛大學商學院院長尼汀.諾裡亞是印裔的,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院長蘇什.庫馬爾也是印度人……
為何人數取勝的華裔群體,拼不過後來居上的印裔?出身在那樣一個國度的印度人,到底有哪些品質被一家家跨國企業看重?
敢於表達
中國學生對印度群體成功的最大誤解,就是認為「英語是他們的母語,他們有天然優勢」。事實上,80%的印度人母語還是印度語,英語只是第二語言,真正把英語當成第一語言的僅僅只佔2%。
印度英語speaker數據(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因為有過英國殖民的歷史,印度國內對英語的使用的確更為廣泛,思想習性也相對西化。這在無形之中幫助印度學生即便是滿口不太標準的「印度式英語」,也不會拘泥於口音上的偏頗,詞能達意即可。相比之下,中國學生通常更糾結「字正腔圓」,在流暢度和感染力上都遜色不少。
印度人敢說會說,不只是民族文化使然。在印度的中學和大學裡,學生社團極其豐富。而社團的負責人都是像美國總統競選那樣民主產生的,想要成為領袖得先有好的口才。這也讓印度學生從小鍛練了溝通協調能力,有著較強的演說本領。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們要是去剖析同一時期移民美國的華印裔家庭,會發現,華裔家庭的教育明顯會重理輕文,印裔則更關注孩子的語言與文科的學習。
拿競賽成績來說,華裔學生常年活躍在STEM領域比賽的一線,美國的數學奧賽隊的主力軍近幾年來一直是華裔。
印裔孩子雖然也在理數化上表現不俗,但遠遠不及華裔優勢明顯,可他們卻蟬聯了全美國青少年英語拼字比賽連續13屆的冠軍。要知道這是一項極其考驗英語功底的比賽,能從數萬美國本土中小學生中脫穎而出,印裔家庭在語言教育上的成功不言而喻。
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印度學生願意也更容易融入美國學生的群體,去和本土學生打成一片,在職場上同樣十分受用。與其他亞洲國家的移民相比,印裔會花更多時間去社交,更敢於表達自己、展現自己。
學得更廣
從學歷上來看,矽谷中的華裔擁有博士學位比例很高。絕大部分印裔同樣也是從基層技術崗做起,但擁有博士學位的人數不及華裔三分之一,更多人只是止步於碩士學位,按理在技術基礎上是不如華裔工程師的。
如果照國人「學而優則仕」的傳統理念推論,技術過硬才是晉升的先決條件。雖然美國企業也有從技術人才中選拔提升的傳統,但更多隻適用於中低層,想要進入公司的中高級管理層,僅僅懂技術是萬萬不夠的。
再翻開印裔高管的簡歷,可以發現幾乎所有人都有MBA學習的背景,皆是「技術+管理」型的複合人才。而據統計在矽谷,擁有MBA學位的印裔佔28%,華裔只有7.2%。
印度雖然經濟落後,但培養管理型人才,比中國起步早了近30年。以印度管理學院IIM為代表,IIM作為印度管理人才的搖籃,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和麻省理工學院sloan管理學院合作成立了IIM加爾各答分校,60年代又與哈佛商學院聯合創立了IIM阿默達巴德分校,IIM現今在國際上的地位,讓所有中國的商學院都望塵莫及。
如今在印度學生眼裡,不論從文從理,學MBA學管理都是默認的必修課。一些印裔經理人寧願擠在合租公寓樓中,也要花錢去上MBA課程。
與之相比,中國學生的專業學習上就比較片面,更崇尚「術業有專攻」,大多是等到工作遇到瓶頸才會想要去提高。
事實也證明,當下社會需要的是如「技術+管理」這類的複合型人才,這恰恰為中國學生所忽視,我們在矽谷能看到得更多的是甘心在基層碼代碼的中國工程師。
適應力強
印裔CEO兄弟文迪.邦加和安傑.邦加,前者是聯合利華公司前任CEO,後者是萬事達卡現任CEO,曾經轟動一時。一家走出了兩個500強CEO,媒體紛紛地想向他們取經。邦加兄弟的回覆是,他們覺得自己成功源自於走南闖北的童年經歷。
邦加兄弟父親是印度陸軍中將,他們每隔幾年就得跟著部隊搬一次家。「你必須適應新朋友、新地方,無論你去哪裡都必須創建你的生態系統。」而這種能應對多元化環境挑戰的能力,恰恰是跨國企業高管最需要的核心競爭力……
百事可樂CEO盧英德.諾伊,本來是在印度本土的一家紡織企業工作,後來揣著500美元赴美讀書才留在美國工作,進入百事高層她只花了短短7年,5年後又被提名為了CEO。她說:「我沒有什麼神奇的配方,我只有謙虛學習的精神,適應環境的靈活性和對成功的執著追求。」
有效團結
印裔在海外有著「抱團文化」。隨著30多年前第一代矽谷印度創業家的崛起,他們意識到移民來美的難處與障礙,開始毫無保留地幫助前來追隨的同國老鄉。
經過幾代印度企業家的努力,矽谷早已建立起了一個蓬勃發展的印度圈生態,各類行業協同編製出了一張強大的人脈關係網,印度員工常常能享受很多額外「福利」。
以1992年成立的矽谷印度企業家協會為例,這個協會和12個印度城市對接,專門幫助初來乍到的印度青年「尋找導師、拓展人脈、創業孵化和資金支持」,力圖培養新一代矽谷的印裔創業者。此般保姆式的「拔苗助長」雖也受到不少其他群體的詬病,但功效著實顯著。
相較之下,中國人雖說也喜歡扎堆,卻更多是為了逃避社交尷尬的無效「抱團」,在真正的職場競爭上沒有「利他共贏」的處事哲學,甚至還會內鬥排擠,缺乏職場高情商。
格局和胸襟往往能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印裔的「抱團文化」從側面反映了印度經理人的做事心態和管理藝術。
沃頓商學院曾有一項調查,多數印裔高管在陳列自身的核心責任時,會把成為員工的導師和榜樣作為首要目標之一;在分析自身企業的成功原因時,毫無例外地將成績歸功於企業的所有員工,不覺得是自己的功勞。
印裔高管都是非常尊重員工,喜歡成就他人,為人謙卑低調。薩蒂亞.納德拉榮升微軟CEO後,給全體員工的第一份郵件開頭是:「這是一個讓我非常謙卑的日子。」桑達爾.皮查伊在谷歌,則被描述為是一個有些自貶但備受同事敬愛的人。
印度人沒有中國人普遍的浮躁傲慢,具有更加宏大包容的心胸,這樣的人格特徵無疑更適合美國企業文化,能團結凝聚起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