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書劍集》中國的轉身困境

作者:歐陽書劍  2018-04-24 10:4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8年4月24日訊】獵豹襲擊羚羊時,總是鎖定目標往前直奔,不受四散而去的羊群干擾,大象若往前急走,也難立即轉身;突然轉身需要彈性,彈性來自輕盈的身軀或是往前競逐時預留的餘力。

中國經濟急奔多年,在美國壓力下突然有無形的牆堵在眼面,要變換陣勢時,只會發現已缺乏迴旋的空間。

中國融入國際經濟,並站穩腳跟後,走動的方嚮往往引起震撼,以國家之力發展產業的結果,裂解了國際太陽能等的穩定發展態勢,但做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被中美貿易衝突掀開了難以轉彎的處境。

中國對美國的貿易赤字佔GDP的比例雖然持續下降,但金額一直升高,這也成為中國發展經濟的特色。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1990年中國出口商品為621億美元,2016年已超過二萬億美元,2017年再成長約11%,成為二萬億二千多億美元。中國貿易規模隨著經濟發展快速擴張,在1990年全球有三十三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大於621億美元,但在2017年,僅有美、日、德、英、印度及法國的GDP值高於中國的出口值。

中國以世界工廠的角色崛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成為許多國家的最大貿易對手國,商品與服務出口值佔其GDP的比例在2006年曾高達37.2%,這幾年雖有下降,但2016年仍為GDP的20%左右,相較於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近60年來出口最高都未超過GDP的14%,中國過去成長的實績,顯然是得自於在國際競爭市場的偏多。

中國的經濟規模是由全球市場與資金餵養變大,且成長速度遠快於全球的經濟,2017年的GDP估計已高於12萬億美元,只要5%的成長就是6000億美元,比臺灣當年的GDP還高,那5%的成長額,在全球各國的GDP就可以排名在22名。

形體變大後,腳步聲受人注目,而要轉身,也就難了。在開放的世界,小國可以透過國際貿易與外國投資,為經濟增添色彩與彈性,以政策調整國內外供需條件,但中國已經不同,規模太大,沒有一個國家能夠代替美國吸納中國多餘的產能,尤其是僅以低價取勝的商品,最容易被替代,而美國市場從1993年後,卻總是大概佔了中國出口的20%左右;中國產品想要轉向,卻連替代的空間都難尋覓。

為了競爭市場,中國過去依賴低成本走進國際,但低價策略有極限,當相對他國低廉的生產要素不再存在,提高國內消費及產業升級都是經濟再發展的方向,這也是中國正進行中的國家政策;只是美國總統川普突然對中國拉出兩條戰線,一是針對高額的貿易赤字,一是鎖定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在中國羽翼似乎已豐,但飛翔技術尚未熟練之際,佈下難以突破的羅網。

美國對中國中興通訊的處分,震撼中國內部,雖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聲音出現,且希望把它視為發展核心技術的契機,但已顯現中國經濟發展的缺陷。一般高科技技術與產業聚落的正常積累,不管是從底層往頂層,或是由上向下,都需要更廣泛的資源與時間持續投入,過去中國以國家力量在短期快速發展特定產業、競逐國際市場的作法,捨棄了成長的正常方式,似乎只是累積了更多虛浮的基礎。

既然缺乏迴旋空間,想要鎖定目標繼續往前直奔,除需克服逆風的阻力,更要卸下無形的牆,對中國來說,妥協與開放是最容易與便宜的方法。

来源:自由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