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民工的一番話
昨晚,我到隔壁小店去轉,見一民工模樣的老人在與老闆娘聊天,也沒在意。他們見我過來,主動與我答話。老人主動介紹說「我今年67歲了,從山東來的。」我打量他一眼,大約60歲的樣子,個子不高,精神還好,向他點頭示意。
「我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老伴比我小11歲,她一人在家種13畝地。」老人看來比較健談,主動介紹自己。我不由得心裏一驚,一個女人種十多畝地,男的在外打工,多麼不容易。
「幾個孩子都在城市裡住,一個在煙臺,一個在寧波,他們買房子都是我來掏錢。我給兒子20多萬元,給大女兒20多萬元,給小女兒十多萬,都是我打工掙的!」老人說著,眼睛也亮了起來,一副自豪的樣子。
「那你打工一個月多少錢呀?有一萬吧?」兩位婦女問他。
「沒有,一個月四千多塊,我跟那個老闆干十多年了。不過,我現在不能再給孩子們錢了,我要掙兩年錢給自己養老的。」他說話很實在。
「這麼大年紀了,在家休息吧,別干了。」兩位女性勸他。
「不,我還要干,人幹活了身體才好。」老人笑了起來。
我沒有多問他什麼,畢竟和人家不熟悉。我從他的話中判斷,他才到工地來,他的老闆也是承包我們的項目。我為老人夫妻的吃苦耐勞而叫好,也為他的養老而擔憂。他養育三個子女,都在城市工作,本來子女可以報答他的,但三個子女買房都要他出錢,他打工不吃不喝能掙多少錢呀?子女們在城市買不起房子,有自己的無奈,但他們當民工的父親掙錢容易嗎?且不說在外打工的辛苦與艱難,且不說長期過著非正常人的生活,哪個打工者沒受過屈辱呀,哪個民工心裏不是血淚斑斑?老人有兒有女,他的孩子能稱為孝順嗎?如果孩子不孝,養孩子又有何意義?子女雙全到底是幸福還是不幸?是他個人的不幸還是社會的不幸?
前幾天晚上8點多,天已黑了,我在村子裡散步,遇見一位步履匆匆的老年男人,他身上背著重重的行李,兩隻手還各提一個包。顯然,他是外來打工人員。我主動上前問,他操四川口音,說自己下車就趕到這裡,還沒吃飯,也沒見接他的人。我問他「誰請你來的,老闆是誰,電話多少?是哪個項目?」
他一問三不知。我體諒他出門不易,主動領他找了村裡兩處房子,終於找到了目的地。這些民工出來打工都是熟人介紹的,他們一般都搞不清楚什麼項目的。
一天上午,有個蓋房子的小包工頭對我講「現在找工人砌磚很難,只能找60歲以上的人,40歲以下的人根本不願意幹苦活。」確實,他們蓋一個小平房,六名工人中五人在砌牆,一個和沙漿,都在60歲開外,都比較消瘦。最關鍵的是,這些工人臉上寫滿了悲苦,那是長期看不到生活希望才有的表情。
再過幾年,這些老民工都干不動了,青壯年寧願啃老也不願意接他們的班,那時建築工人就會青黃不接了,會出現斷層,就會成為大的社會問題。不過,那不是咱們操心的事了,自然有高層來操心了。也許有人笑我瞎操心「你是吃著地溝油的命,操著中南海的心。」沒錯,百姓安心拿份自己的工資吧,啥也別多想了。古文《曹劌論戰》中有句名言「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大概也是這個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