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大儒王夫之:「六然處世」富含哲理(圖)
王夫之與顧炎武、黃宗羲並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網路圖片)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號姜齋、又號夕堂,自稱船山先生,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並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晚年隱居著述,其著有《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曆實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鑒論》、《宋論》等書。他提出了著名的「修身六然」養性格言,語言含蓄深刻,富有哲理,是老年人修身養性的秘籍,值得我們借鑒。
自處超然
就是生活中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看待別人,對生、老、病、死,要有超然達觀的思想境界,順應自然,以高層次、高時尚的人生境界來觀照自己,淨化自己。特別在當今物慾橫流的世界,要拋棄奢侈之想,割斷虛榮之念,超越世俗,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要有「寧靜致遠」的境界。
處人藹然
與人相處,誠懇謙和,融洽和諧,多行善事,樂於助人,使人感到可親可近。唐代百歲醫學家、養生家孫思邈說:「性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內作,此養生之大經也。」
現代研究證實,與人和善相處,樂於幫助他人,可以從中得到來自大腦的一種分泌物,這種分泌物是自然的鎮靜劑,可使人獲得內心溫暖,緩緩地解除心中常有的煩惱,正所謂「授人玫瑰,手有餘香」。科學家還發現,與人為善的行為有利於神經系統溝通大腦和骨髓及脾臟,使人產生抵抗感染的細胞,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無事澄然
就是清澄、安寧的意思。有的老人雖然已經退休,而慾望不減,心胸狹窄,常為一點芝麻小事心存芥蒂,甚至大動干戈,惹出不必要的麻煩。戰國時期傑出的哲學家莊子認為,如果一個人內心終日不得安寧,思緒不能止息,定會百病叢生。因而他主張「忘我,無慾」,清靜養神。當代生理學家認為,人若能無事靜養,神經處於放鬆狀態,此時呼吸、心律、血壓、體溫均相應降低,自然使壽命延長。
處事斷然
人們常說:「當斷不斷必有後患。」遇事猶豫不決,處於搖擺不定的矛盾心態中,往往給人帶來強大的心理壓力。研究證實,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和抑鬱,會導致人體的免疫力低下,患病機率和死亡機率明顯增高。因此,遇事要當斷則斷,決不優柔寡斷,拖泥帶水。
得意淡然
人在志得意滿時,仍需心謙身平,淡化得失心理,不能得意而忘形,老子曰:「淡兮其若海」。因為得意是短暫的,人生不可能完美,一切都會過去。所以,要把得意看得淡一些,輕一些,頭腦要清醒,不然,讓得意沖昏了頭腦,就會發熱,就會驕傲,就會忘乎所以,就會得意忘形,就會樂極生悲。中醫認為「喜傷心」,大喜過望也會對身體健康帶來莫大損傷。
失意泰然
人在失意、身處逆境時,要做到不憂患、不煩惱,不自暴自棄,泰然處之。失意之時一定會心情沈重,但也同時會悟出人生的一些道理,失意時最能看清的是自己的不足,多想怨尤自消之事,心境坦蕩。能夠成功駕御失意的人便擁有了一份堅韌,一份向上的動力,對善於養生者來說,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