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懂了山東,就明白了半個中國
【看中國2018年3月11日訊】山東到底還行嗎?弄懂了山東,就明白了半個中國。
提起山東,通常要在前面冠一個大字,稱之為「大山東」,人口全中國第二,GDP全中國第三,這個「大」名副其實。
可是近年來,山東卻屢屢曝出麻煩,繼東北之後,成為另一個債務違約高發區。2月剛過,山東省一把手劉家義的一篇講話刷了屏,苦口婆心長達萬言,承認山東多項不足,號召全省幹部努力學習,迎頭趕上。
山東要追趕誰?當然是廣東和江蘇了,雖然GDP老三的座位仍舊穩當,可是離第一第二差距越來越大。
不僅GDP總量,山東的經濟結構也很落伍。廣東、江蘇兩省第一大行業均為計算機通信製造業;山東呢,資源型產業佔了近一半,能源消耗佔全中國的9%,其中煤炭消耗佔全中國的10.6%;幾項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均是全中國第一。
在甚囂塵上的網際網路大潮中,山東幾乎找不到存在感,北上廣深自不必說,浙江、江蘇都有網際網路龍頭企業,山東呢?
網際網路燒錢多賺錢少,不一定實惠,卻代表著創新。在另一個展示創新能力的金融業中,山東也非常落後,劉家義的講話中提到,註冊地在山東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僅佔全中國的2.8%,基金規模僅佔全中國的1.4%,上市公司數量不足200家。
一句話概括:山東人老實巴交,還是做著「燒煤煉鋼」的老生意,腦子不靈活,創造力不行,趕不上新時代了。
老實巴交,也可以換成另一字:土。這一點可以由大名鼎鼎的山東衛視來印證,作為最早一批的地方衛視,又立足於經濟大省,山東衛視卻辦成了鄉村衛視,節目就不必說了,就連廣告也別具一格:要麼花裡胡哨,要麼大喊大叫。
多年下來,炮製的代表作,一是藍翔技校,挖掘機哪家強,山東濟南找藍翔。還有「大衣哥」,這位穿著軍大衣激情高歌的大叔,成了山東大媽們心中的男神。
電視臺靠收視率和廣告養活,市場化程度算高的,有什麼樣的需求就有什麼樣的節目,山東人愛看這樣的節目,到哪裡去找創造力啊。按說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儒家文化的溫文爾雅,都跑到哪裡去了。
跑到哪裡去是個歷史問題,如今的山東人,卻不愛到處跑,家裡有口飯吃,就願意老婆孩子熱炕頭地待著。在外地遇見的山東人,多是賣菜的。
農業是第一產業,最新的數據,27%的農業勞動力,貢獻了8%的GDP,而這個比例,每年都在下降。也就是說,接近1/3的人口從事農業,平均產值是很低的。
山東是農業大省,物產豐富,農產品輸出全中國第一,種類應有盡有,如果能脫開第一產業,轉到高附加值的服務業,那賺得就多了。
同是為了填飽老百姓的肚子,種菜賣菜利潤微薄,餐飲業利潤卻頗高。搞餐飲,山東有這個條件,魯菜是四大菜系之首,源遠流長。可惜,走遍大江南北,想找個魯菜館吃飯,那可難了。
川菜、粵菜、湘菜都遍地開花了,地方菜能走出去,對於當地老百姓很有好處,有錢開連鎖,做品牌;沒錢開個小飯館,也能解決一家老小的飯碗,一家蘭州拉麵店,後面往往就是一個家庭。如今吃貨遍地,好吃的東西最容易傳播,但這麼多年了,魯菜就是傳播不出來。
有人會說,魯菜的口味不符合現代人,所以流傳不起來。對於這種說法,只能笑一笑,地方菜流到外地,肯定要改良啊,比如火鍋,原汁原味的四川火鍋浮著鮮花椒,麻得沒知覺,但出了四川就不一樣。
而且大眾口味有個融合的過程,時間久了,川菜成了大眾菜,粵菜成了高檔菜,淮揚菜上了國宴,其它菜系也爭奇鬥妍,就剩一個老大哥魯菜,尷尬地捧出一碗黃燜雞米飯。
玩花樣討好老百姓嘴巴的事,山東人做不來,是因為太老實,還是壓根兒就沒用心思?
都知道山東人最愛考公務員,本省競爭慘烈,甚至要跑到全中國各地去考。除了公務員,山東人還最愛當兵。
兵的本來面目,要認真追溯的話,可以落到一句古話:山東的響馬。意思就是山東這地方,自古就盛產宋江這種打家劫舍的好漢,宋江被招安了,梁山好漢就成了官兵。如果宋江勁頭夠足,把宋徽宗的位子給奪了,那梁山好漢就成御林軍了。感興趣的,可以查查近幾屆的部隊首長有多少山東人?
文物收藏家馬未都的老家就是山東,父親跟隨一幫鄉親參戰,幾十號人裡最後剩了他一個。靠什麼活下來?按馬先生的話,是他父親讀過幾年書,腦子活泛,衝鋒的時候,知道躲藏。
後來,山東人跟著軍隊散落到各地,這是第一批山東幹部的由來。「當兵提幹」仍是走仕途的一條好路,部隊出來的大作家莫言,走的也是這條路。
只是近些年來,幹部選拔規範化,普通士兵轉成幹部越來越難,於是山東人又成了考公務員的主力軍。仕途,是山東年輕人最愛走的路:腦子好使,學習不錯的,考大學考公務員;腦子不算聰明的,想辦法當兵,部隊裡山東人多關係廣,混個士官也不錯。
美國詩人弗羅斯特有首著名的詩《未選擇的路》,首尾兩句是:黃色的樹林裡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而我選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熱愛往體制裡鑽的山東人,選擇走的是另一條路,自然就對開飯館、搞網際網路這種玩意提不起興趣。
就連做生意,山東人也喜歡蓋上官帽子。
山東是國資大省,國有企業的比重最高,在幾年前那股國進民退的潮流中,山東走在風氣之先,幾大國有集團相繼組建:山東鋼鐵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山東商業集團……
當年為了組建山東鋼鐵集團,特意費了一番周折,逼著民營企業日照鋼鐵重組進來。人家日照鋼鐵效益好,誰會腦子進水,甘願趟進濟鋼萊鋼兩個老國企的渾水裡?老闆杜雙華很不情願。於是,山東領導親自上陣,表態要「堅定不移」推進山鋼依法重組日鋼,最後如願以償。
搞大國企,真是為了全省人民的福祉嗎?國企大了,水深不見底,摸起魚來才痛快。十年前,大型國企魯能集團就發生過股權離奇變更的故事,幸好被媒體曝光,又花了大代價挽回。類似的故事,大大小小,不絕於耳。
就在去年,計算機行業的山東大國企浪潮集團,突然被爆出大量股權被轉給了私人,這件事到底怎麼樣,後續不明。
搞企業,即便是有人民群眾支撐的國企,也得感受市場冷暖,一旦遇到冷空氣,憑他們的辦事效率,不倒霉才怪。這幾年,鋼鐵成了落後產能的代表,連同其它能源、冶金、化工等行業,從香餑餑變成了老大難。
企業效益差,員工待遇也跟著下降,甚至出現了拖欠工資的情況。於是山東人又形成一種經驗:企業不靠譜,即便是國企,也不夠穩定,最好的還是公務員。
馬雲的願望是「讓天底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創建了阿里巴巴;馬化騰想著讓天南海北的網民快樂地聊天,就搞了騰訊QQ。大生意是一步一步做起來的,但沒有最初的願望,大生意肯定做不起來。
二馬當初搞的事,眼光是盯著普羅大眾的,把老百姓伺候舒服了,他們才能漸漸做大做強。放在古代,伺候老百姓的,屬於下三流。
上三流做的事,是伺候大爺。伺候皇上的,那叫士大夫,可以封妻蔭子,光宗耀祖;伺候士大夫的,那叫吏,一樣可以作威作福,吃香喝辣。
當然了,如今情況不同,幹出名堂的,都成了先進生產力,被拉去伺候大爺;一心想伺候大爺的,纏著大爺要吃要喝,反惹嫌棄。
伺候大爺,某種程度上,比伺候老百姓還要難,沒有一顆七竅玲瓏心,想混出頭,那可難著呢。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圍著大爺轉,那種鑽營的心機,討歡喜的臉面,透著狡猾。
山東人喜歡鑽體制,那種想當大爺的夢,和伺候大爺的心,到底是老實,還是狡猾?
狡猾?唉,有點難聽,但還是要用。現代社會是由一系列規則構成的,制定規則遵守規則,是現代文明的核心。規則面前人人平等,誰也不是大爺,誰也不是孫子。
按照GDP來算,山東人均GDP已經破了1萬美元,這是公認的發達國家水平。你發達嗎?把這個問題拋出來,估計大部分山東人也很懵。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