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洛:京津冀除霧霾達標三字秘訣 FENG!(組圖)
風!封!瘋!


(Getty Image)

【看中國2018年2月21日訊】中國的空氣質量標準與世界並不接軌,與世界衛生組織、美國、歐盟、日本、甚至韓國的標準相比,都是十分松寬的。加上各國空氣質量檢測的目的不同,因此空氣質量測站的佈置位置和空氣質量的評價以及結果報告的著重點也不同,互相間可比性差。

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要達標,基本上靠風(自然條件)、封(人為地限制生產和車輛交通)和瘋(野蠻的措施,如禁止燒煤取暖和驅逐低端產業和人口)。由於京津冀地區城市無序地、攤大餅似地擴張,無良性的城市空間結構可言,城市熱島效應十分嚴重。城市上空被一個巨大的「穹頂」所籠罩,污染的空氣不斷地從郊區沿近地面向市中心運動,在市中心部向上運動,受到穹頂的阻擋而向下、向郊區沉降,繼而再向市中心運動。根據科學家對北京的研究,30%的PM2.5微塵粒是直接來自汽車的廢氣排放、煤炭、石油的燃燒等,70%的pm2.5微塵粒是二次生成的。污染空氣在「穹頂」籠罩下,不斷地循環,發生碰撞,pm2.5微塵粒的不斷生成,濃度增加。而要吹散「穹頂」,還是靠風。因此京津冀空氣質量要持久地達標,需要經過長時間、不懈的努力,並從根本上改變城市空間結構。

一、2017年底中國多個城市PM2.5微塵粒爆表

根據中國新聞網2017年12月29日的報導,中國出現大範圍空氣污染過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監測顯示,29日14時,北京、天津、邢臺、保定、廊坊、滄州、衡水、太原、赤峰、徐州、淮南、蚌埠、青島、濟寧、泰安、德州、洛陽、武漢、成都、西安等城市出現重度污染。石家莊、邯鄲、臨汾、濟南、鄭州、安陽、開封、焦作、南陽、襄陽、荊門、自貢等城市出現嚴重污染。其中,寶雞、蘭州、嘉峪關、渭南、金昌、白銀、天水、武威、張掖、酒泉等城市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最高值500。酒泉市PM10小時濃度達到每立方米1482微克。

謝佩琪在《沙塵暴來襲!中國空污破表出現「黑洞」,明恐影響臺灣》一文中引用了臺灣中央氣象局科技中心主任鄭明典在臉書上分享的中國PM2.5的現況圖(如下),其中西部地區的污染情況遠遠超過監測值,呈現黑色。


(來源:鄭明典臉書)

另外根據《北京晨報》記者王海亮的報導,12月28日北京京城空氣質量逐漸轉差,正午時,城六區達輕到中度污染,大興陷入重度污染,16時,城六區PM2.5濃度升至137微克/立方米;夜間空氣質量為中度至重度污染;12月29日白天達此輪污染高峰,將維持5級重度污染。但是記者告訴了大家一個好消息:北京市氣象臺預報,12月30日冷空氣趕來救場,預計30日早晨北風逐步加大,白天有四級偏北風,陣風可達七級,PM2.5微塵粒污染將自西向東減弱消散,空氣質量恢復良。12月30日到2018年1月1日北京空氣均為優良,大家可以在好空氣中跨越陽曆新年。

可見,北京空氣質量由壞變好,達到國家標準,基本上是依靠老天——靠風。

二、2018年1月北京 PM2.5濃度同比下降70.7%,首次達到國標,還是靠風

據《北京日報》2018年2月7日報導,昨天,記者從市環保監測中心獲悉,2018年1月北京市PM2.5的月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這個濃度值不僅達到了國家年標準值(35微克/立方米),而且達到了歷史最低水平。對比一年前的2017年1月,北京市PM2.5的月均濃度為116微克/立方米。2018年1月北京市PM2.5的月均濃度比2017年1月下降了70.7%!在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2018年1月的北京市進入前八名,位列第八。

北京市環境保護檢測中心的科技人員指出:2018年1月北京市PM2.5的月均濃度達到了國家年標準值,主要還是「天幫忙」,冷空氣經常造訪,擴散條件比較好。換句話說:還是靠風。

三、空氣質量達標基本靠封

封,就是依靠行政命令(後改為各企業「自願」承擔的義務),暫時停止企業的生產或者工程的施工、或者停止部分車輛的行駛或者禁止某些車輛進入某些地區。

2018年1月國家環保部派出多個督查組,檢查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個城市執行《空氣重污染預警響應》的情況。1月19日環保部向全國通報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強化督查情況。

河北省有九家企業或者工程中槍,它們沒有按照各自已經簽訂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停止生產或者沒有停止工程施工,它們分別是:

——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河北益康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河北省滄州市滄縣廣通精密鑄造有限公司;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峰峰鑫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河北沃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邯鄲市峰峰礦區中科鑫寶潤浩邯鄲服飾有限公司;

——邯鄲市峰峰礦區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鄲銷售分公司第四十四加油站;

——邯鄲市峰峰礦區智暉彩藝有限公司;

——邯鄲市復興區西環路綠化工程;

——邯鄲市復興區復興路工業廠房拆除工程。

另外據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官方微博消息,1月21日,環保部26個督查組和61個巡查組檢查天津、石家莊、太原、濟南、鄭州等26城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響應具體點位1096個,發現仍有10家企業(單位)未嚴格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停產、限產要求。它們分別是:

——保定市冀一混凝土銷售有限公司,有運輸車進出運輸原料;

——保定市中申商砼有限公司有砂石等原料運輸進廠區;

——保定市雄飛建材有限公司有水泥、砂石等原材料運輸進廠區;

——河北省邢臺市沙河市河北耀運消防設備有限公司噴漆房進行噴漆作業,配套的污染治理設施未開啟,有機廢氣直排;

——河北省邢臺市開發區何建中拆遷工地正在拆遷施工作業;

——河北省邯鄲市廊坊北方機械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濱海大道項目正在施工;

——河北省邯鄲市中壤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邯山叢臺產業新城輸元河南路跨滏陽河路橋項目正在施工;

——河北省邯鄲市中煤地質工程總公司北京大地特勘分公司(第1013井隊)正在施工,大功率柴油發電機發電時產生大量濃煙;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海盛洗煤有限公司正在進行裝卸煤炭作業;

——太原市梗陽實業集團公司清徐焦化分公司有20餘輛運輸車進出運輸煤料;

——太原市清徐恆達洗煤有限公司原料傳送帶正在運轉,洗選設備正在運行;

——太原市清徐縣亨昌精煤有限公司有運輸車輛出入,鏟車正在進行裝卸作業;

——太原市熱力公司城南供暖公司二期4、5、6、7號鍋爐脫硫塔煙氣總排口氮氧化物排放濃度為240毫克/立方米,超過《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看來中國環境保護部是學習了中紀委反腐的經驗,不再相信下級環境保護部門的匯報和數字,而是直接派出欽差大臣(督查組),檢查基層企業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情況,而且馬上嚴肅處理,馬上發布通告,警示全國。

一些科學家經過研究,認為執行《空氣重污染預警響應》對減輕中國空氣污染是一項十分有效的措施。如王凌慧、曾凡剛、向偉玲、王自發和楊文夷發表在《中國環境科學》2015年35卷第8期上的《空氣重污染應急措施對北京市PM2.5的削減效果評估》一文指出:「在重污染期間,當僅實施《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一級預警中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時,可削減北京PM2.5小時平均濃度4%至10%;當僅實施工業限產減排30%的措施時,可削減北京PM2.5小時平均濃度1%至6%;當同時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和工業限產減排30%的措施時,可削減北京平均PM2.5小時平均濃度6%至12%;若京津冀地區兩市一省同時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和工業限產減排30%的措施時,可削減重污染期間北京小時平均PM2.5濃度20%至35%,且污染嚴重的區域和時段削減效果更加顯著,空氣質量可提升一個等級。研究結果表明,當北京發生重污染時,僅靠北京本地限排限產並不能有效減輕PM2.5濃度,若要有效控制北京重污染,應根據污染物區域輸送特徵,京津冀地區實施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這裡把結果再重複一下:

第一:若京津冀地區兩市一省同時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和工業限產減排30%的措施時,可削減重污染期間北京小時平均PM2.5濃度20%至35%,且污染嚴重的區域和時段削減效果更加顯著,空氣質量可提升一個等級。

第二:當北京發生重污染時,僅靠北京本地限排限產並不能有效減輕PM2.5濃度,若要有效控制北京重污染,應根據污染物區域輸送特徵,京津冀地區實施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這個建議為中國政府所接受,並把限排限產範圍擴大到京津冀地區之外的山東、河南、山西等省份。為此各地政府和各企業都必須「自願」做出《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報上級政府和環保部門審核備案。將來國家環保部督查組下來檢查,用於對照的就是企業「自願」簽訂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中的停工停產的「義務」。百度文庫網等多個網站提供《XX公司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標準文本,供企業照樣畫葫蘆用。文本中列出了編製《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法律、法規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

——《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

——《XX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於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城市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編製指南》等等。

為了保證2017年冬季和2018年春季京津冀地區的空氣質量,國家環保部和國家工信部要求開展的「2+26」城市部分工業行業2017-2018年秋冬季錯峰生產工作陸續進行,明確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重點城市鋼鐵產能限產50%。有些城市如唐山等已經把2017年11月15日這個日期提前到2017年10月12日。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危昱萍2017年10月12日報導,除京津冀地區「2+26」城市外,山東省、山西省和江蘇省的一些城市如臨沂、臨汾、徐州也被要求停產或限產。一些城市的停產或限產情況如下:(以下數據皆由作者匯總)

從目前來分析,限產停產可能會延長到2018年5月。

其實中國鋼鐵生產經歷了兩次大躍進。第一次是1958年到1960年,結果是中國經濟發生危機,幾千萬人餓死;第二次是2000年之後一直2015年,大部分鋼鐵生產設施落戶在京津冀和周圍地區,結果是空氣的嚴重污染。南方週末記者黃河的《海航「危機史」》一文指出:「經濟學家、原央行貨幣委員會委員樊綱指出,2008年國內統計鋼鐵產能過剩時,是4億噸需求,6億噸產能,‘三分之一過剩’;而到了2011年‘四萬億’刺激計畫推出後,變成了‘6億噸需求,12億噸產能’。」文章中指出的12億噸鋼鐵產能應該是真實的,而統計數據公布的2016年鋼鐵產量只為8.4億噸,許多鋼鐵產量隱瞞不報,可見鋼鐵產能過剩現象十分嚴重,起碼‘二分之一過剩’。」


2001年至2017年中國粗鋼產量,單位:百萬噸(網路圖片)

中國政府特別重視鋼鐵生產,把鋼鐵產量看成是國家的硬實力,因此鋼鐵企業多為國有企業。利用國家環保部和國家工信部的2017-2018年秋冬季錯峰生產要求,停產或部分停產,國有企業可以由此而獲得減免稅或者財政資助方面的好處,比如推遲償還貸款等等。雖然中國政府對12億噸鋼鐵產能的投資為2000年以來的GDP高速增長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改變不了的最基本的現實是,國家對12億噸鋼鐵產能投資效益十分低下,造成的社會問題很大,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就更加大。

可見,京津冀空氣質量達標基本靠封!

四、空氣質量達標基本靠瘋!

這裡的「瘋」是指為減少空氣污染所採取的「非常規」措施,如在某個特殊時段禁止飲食店開火炒菜、禁止路邊攤頭烤肉串、禁止用煤爐炒菜、禁止用煤爐取暖、禁止過年放鞭炮、強拆住戶房屋、強行關閉農民工子弟學校、在冬天用水澆灑馬路、人為影響空氣檢測站周邊環境等等。

正如北京環保部門所說的,北京2018年1月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的原因,除了「天幫忙」外,「人努力」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北京採取了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各個區輪流進行「打散治污」專項執法行動,減排力度空前。當然也應該包括北京周邊地區採取的「煤改氣」和「煤改電」行動。

其實,中國北方冬季取暖的煤消耗,在中國煤碳總消耗中只佔小一部分。2017年中國全年煤炭生產量為38.2億噸,北方取暖用煤約4億噸,其中一半為城市取暖,另一半為農村取暖,約2億噸。

文克玲在《散煤燃燒取暖確實是北方地區冬季霧霾嚴重的重要原因》一文中指出:「毫無疑問,與經過脫硫脫硝等環保治理的‘電煤’‘集中供暖煤’不同,這些農村散煤沒有任何環保措施。每燃燒1噸散煤所產生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相當於等量電煤的15倍以上,而一家農戶在冬季往往要燒2-5噸煤。具體到京津冀地區,散煤燃燒雖然僅佔煤炭消耗總量的10%,卻貢獻了整體煤炭燃燒污染物的50%左右。煤炭燃燒是中國PM2.5的重要來源,在不同統計口徑中,煤炭對PM2.5年均貢獻在50%左右。以此推算,在京津冀地區,至少有25%的PM2.5來自農村散煤燃燒。而在部分研究中,這一比例可能高達50%以上。」

看來農村散煤燃燒是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在京津冀地區,至少有25%、甚至50%以上的PM2.5都來自農村散煤燃燒。可惜這個結論與前面提到的王凌慧等的《空氣重污染應急措施對北京市PM2.5的削減效果評估》的結論是互相矛盾的。

2014年4月16日北京市環保局宣教處正式發布《北京市PM2.5來源》。報告說:「經過一年半的科學研究,北京市PM2.5來源解析最新研究成果今天發布。北京市全年PM2.5來源中區域傳輸貢獻約佔28-36%,本地污染排放貢獻佔64-72%。在本地污染貢獻中,機動車、燃煤、工業生產、揚塵為主要來源,分別佔31.1%、22.4%、18.1%和14.3%,餐飲、汽車修理、畜禽養殖、建築塗裝等其他排放約佔PM2.5的14.1%。」

北京市環保局宣教處特別強調了這個研究成果的權威性:「此次源解析研究過程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廣泛聽取了環保領域專家的意見,並得到了權威認可。2014年3月31日,環保部會同中科院、工程院對研究項目進行了專家論證,研究成果得到權威專家的高度認可,認為本研究監測布點合理、採樣規範、分析準確,方法科學、結果可靠。」

從《北京市PM2.5來源》可以看出,31.1%的PM2.5來自機動車,是第一位的;第二位是燃煤,22.4%;第三位是工業生產,18.1%;第四位是揚塵,14.3%;其餘的如餐飲、汽車修理、畜禽養殖、建築塗裝等為14.1%。研究報告寫得很清楚,22.4%的PM2.5來自燃煤。就算散煤燃燒貢獻了整體煤炭燃燒污染物的50%左右,北京市11.2%的PM2.5來自散煤燃燒,就算散煤燃燒全部來自農村散煤燃燒,又怎麼能夠高達50%以上呢。再說就算是煤改電,煤改氣,生產電力或者燃燒天然氣,也還是有PM2.5排放出來,雖然說比散煤燃燒要少一些。所以取消農村散煤燃燒,並不能達到減少京津冀地區25%、甚至50%以上的PM2.5排放的效果。

其實,中國政府錯過了一次減少能源消耗和空氣污染物排放的極好機會。中國,特別是京津冀地區,哪怕是京津冀的農村地區,住家的房屋都是最近二、三十年內新蓋的。而這些新蓋房屋的取暖能源消耗,竟然高達一家農戶在冬季往往要燒2-5噸煤,而且室內溫度也只在10至15攝氏度!可見這些新蓋房屋的能源消耗十分高。如果國家在農民新房建造時提倡建設節省能源的、或者是零能源的、或者是還能提供能源的新型房子,國家在技術上給予指導,在經濟上給予一定的鼓勵,比如提供無息或者低息貸款,那麼農戶肯定有積極性建造這樣的新房,因為對他們有看得到摸得著的經濟好處,每戶每年起碼可以節約購買2-5噸煤的錢。

筆者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德國是如何應對第一次石油危機的。1973年10月以色列和周圍的阿拉伯國家發生了第四次中東戰爭。為了打擊以色列和支持以色列的國家,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宣布停止石油出口,實行石油禁運。油價格從每桶3美元多提高到10美元多,霎時間油價為原來的三倍多,觸發了世界經濟危機,被稱為是第一次石油危機。正因為是第一次,許多國家對此沒有準備,沒有想到石油也能當武器。唯一例外的是以色列。第一次石油危機對德國的打擊最大,因為德國是唯一一個本國沒有任何石油資源的國家,石油全部依賴進口。當時德國的精英們紛紛出謀劃策,當然這些方案都是公開的,供民眾討論和評判的。有人建議加大開發魯爾區煤炭資源的力度,用煤炭取代部分石油的進口(德國沒有石油資源,但煤炭資源十分豐富);有人建議少開汽車,多用自行車,星期天禁止開車;有人建議改裝汽車,讓汽車不用汽油、柴油,而是用煤轉換的沼氣……各式各樣的建議很多。但是最後被採用的也是效益最高的卻是一個好像與石油沒有直接關係的建議:將居住用房和公共建築的一層玻璃的窗戶換成兩層玻璃的窗戶,減少用戶的取暖能源消費,這樣就減少了取暖能源消費中的石油消費或者其他能源的消費。為了鼓勵百姓更換兩層玻璃窗戶的積極性,更換窗戶的費用將從需要納稅的總收入中扣除。德國政府接受了這個建議,效果很好。可見一個好的建議,要為廣大被涉及者所積極擁護。

作為科技工作人員給國家提建議,要思路開闊,不要出餿主意,更不要為某些領導人的瘋措施做註釋,提供所謂的科學依據。誇大減少農村散煤燃燒產生PM2.5的效果,強行推行煤改氣、煤改電,在寒冬臘月的天氣,將大量的低端人口趕到大街上,來換取所謂的「藍天」。其實在德國,至今還是有一些家庭冬季用散煤取暖,特別是在魯爾區,許多礦工的就業合同中有終身獲得煤炭公司免費提供取暖煤的條款。現在魯爾區已經沒有煤炭生產了,煤炭公司必須購買煤炭,免費向有此條款的原職工提供取暖煤。在德國也沒有強制的煤改電、煤改氣的法律法規,採用何種方式取暖是用戶自己的決定。政治家相信民眾能做出明智的選擇。另外,德國沒有一個政治家敢提出禁止居民在室外烤肉的提案,目的是為了減輕空氣污染或者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很可能,在下一次選舉中,他的政治家生涯就該結束了。

不過在中國,本來自下而上的環境保護運動也變成了高層設計的通過攻堅來實現的運動。京津冀空氣質量達標基本靠瘋!

五、城市氣候和空氣污染

京津冀地區的空氣污染不但與機動車、燃煤、工業生產等有關係,而且和城市的空間結構有關係。

下面這張圖展示了北京建成區的變化過程,基本是個攤大餅似的擴張。從一環、二環發展到三環,三環發展到四環,四環發展到五環,五環發展到六環,現在要發展到七環。幾百平方公里的建成區連成一片,用一道一道的環城高速公路將它捆綁起來。

由於城市這種無序地、攤大餅似的發展,很容易形成「城市熱島效應」。19世紀初,英國氣候學家路克.霍德華(Luke Howard)在《倫敦的氣候》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城市熱島效應」的概念。「城市熱島效應」就是指城市中的氣溫明顯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產生「城市熱島效應」的原因有很多,城市人口密度大,車輛交通多,建築物密度也大,建築大多為混凝土建成,它的熱容量低,熱傳導率高,加上建築物本身對風的阻擋或減弱作用,使得城市年平均氣溫比郊區可高出1℃到2℃。在風速小於每秒6米的時候(4級風的風速為每秒5.5米至8米),容易產生明顯的城市熱島效應;當風速大於每秒11米時(6級風的風速為每秒10.8米至13.9米),此時城市熱島效應不太明顯。「城市熱島效應」在冬季最為明顯,夜間比白天明顯。

根據北京37年來的的氣象觀測資料,城市熱島效應在北京表現十分明顯。2017年7月城六區平均氣溫偏高,尤其是東城、西城、豐臺、通州的7月平均氣溫超過26.7℃,其次是大興、石景山、海淀、順義、房山、昌平、朝陽,最涼快的是密雲和延慶(參見新華網:熱熱熱!城市「抱團」或致極端高溫事件頻發,2017年7月19日)。城區的溫度比郊區高出3℃,比理論上的城市年平均氣溫比郊區可高出的2℃還要高。

柴靜關於的PM2.5的記錄片的名字叫《穹頂之下》,「城市熱島效應」就是在城市上空形成一個很大的穹頂,將連成一片的城市用地罩在這個巨大的穹頂之下。城市中的污染空氣從溫度較低的郊區沿近地面向溫度較高的城市中心地區運動,在城市中心地區向上運動,受到穹頂的阻擋,被迫向下、向郊區下沉,然後再向城市中心地區運動。這樣不斷地循環運動,污染空氣不能擴散出去,不斷碰撞,濃度不斷加重。

《北京市PM2.5來源》的研究結果表明,北京市70%的PM2.5是二次轉化生成:「研究結果發現,北京市PM2.5成分和來源呈現兩個突出特點:一是二次粒子影響大,影響不可忽視。PM2.5中的有機物、硝酸鹽、硫酸鹽和銨鹽主要由氣態污染物二次轉化生成,累計佔PM2.5的70%,是重污染情況下PM2.5濃度升高的主導因素;二是機動車對PM2.5產生綜合性貢獻。首先,機動車直接排放PM2.5,包括有機物(OM)和元素碳(EC)等;其次,機動車排放的氣態污染物包括揮發性有機物(VOCs)、氮氧化物(NOx)等是PM2.5中二次有機物和硝酸鹽的「原材料」,同時也是造成大氣氧化性增強的重要「催化劑」。北京市的硝酸鹽與硫酸鹽的比例2003年是3:5的關係(硝酸鹽/硫酸鹽=0.6),現在硝酸鹽已超過硫酸鹽(硝酸鹽/硫酸鹽=1.05);另外,機動車行駛還對道路揚塵排放起到「攪拌器」的作用。」正是「城市熱島效應」所形成的穹頂,迫使氣態污染物不斷循環碰撞,生成PM2.5微塵粒。

1980年,北京市內約有三千七百家工廠企業。為了「改善」北京的環境,中央政府和北京政府決定把其中的大部分搬遷到郊區、搬遷到農村地區,認為這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環境保護,既發展了生產又保護了環境。筆者在那時就指出,有污染的工廠企業不能搬遷到郊區、不能搬遷到農村地區,只能就地改造,減少污染直至零污染。農村地區人口密度小,居民政治影響力小,農民無法面對財大氣粗的工廠企業。在城區內,在民眾的壓力下,工廠企業只有走革新的路,走環保的路,否則就被淘汰。但是中央政府和北京政府還是把大部分工廠企業搬遷到郊區和農村地區。由於城市的攤大餅似的擴張,「城市熱島效應」明顯,搬遷到郊區的工廠企業排放的空氣污染,又源源不斷地向城市中心區域輸送回來。當年搬遷污染企業的所謂環保效果,成為今日的心病。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害人的措施,結果總是害己。

當然有不少科學家也指出京津冀地區城市空間結構的問題。他們認為北京攤大餅似的擴張已經是一個不可更改的事實。要減輕城市熱島效應,就要減少城市最中心區的人口、減少城市最中心區的建築密度、減少城市最中心區的車輛交通等等。這裡所說的城市最中心區就是北京二環以內地區。如果城市最中心區的溫度不比城市中心區高,這個城市熱島效應的高峰值就不在城市最中心區。因此,在驅趕城市低端人口、城市低端產業之後,有朝一日就會驅趕北京二環以內的非功能人口和非功能產業。

由於京津冀地區城市空間結構的無序和城市攤大餅似的擴張,城市熱島效應十分嚴重。要打破城市熱島效應,需要6級以上的自然風;要打破城市熱島效應,需要讓那些搬遷出去的污染工廠企業「自願」停產;為了打破城市熱島效應或者減輕城市熱島效應,還會出臺其他的非常措施。也許今天為在驅趕城市低端人口、城市低端產業點讚的人,明天可能就是被驅趕的對象。因為這是一個瘋的年代。

六、中國的空氣質量標準比世界衛生組織、美國、歐盟、日本、甚至韓國更加松寬

2018年1月北京市PM2.5的月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這個濃度值達到了國家年標準值(35微克/立方米)。

那麼這到底是個什麼水平呢?

中國的PM2.5的年平均值為35µg/立方米,美國為12µg/立方米,日本和臺灣為15µg/立方米,韓國為25µg/立方米,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值為10µg/立方米。即使達到了中國的標準,距離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還很遠很遠。

中國的PM2.5的日平均值為75µg/立方米,美國、日本和臺灣為35µg/立方米,韓國為50µg/立方米,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值為25µg/立方米。中國的標準是世界衛生組織的三倍。即使到達了中國的標準,大家呼吸的還是污染的空氣。

歐盟只對PM10做出規定,對PM2.5沒有具體規定。規定中最嚴的還是每年超標天數不許超過7天。

歐盟對PM10的標準如下:

筆者所在的城市是德國魯爾區的多德蒙特市,過去是空氣污染十分嚴重的地方。多德蒙特市一共有十多個空氣檢測站,在世界空氣質量地圖上,多德蒙特市只提供了三個空氣檢測站的數據可以查詢,一個是BRACKLER大街,一個是STEIN大街,一個是EVING(一個區中心,在EVING大街旁),三個空氣檢測站都直接在主要交通幹道旁邊,是多德蒙特市空氣質量最差的地方。如果有一個測站的數據超過歐盟的標準,就說明多德蒙特市的一部分居民的生活質量受到污染空氣的影響。在這裡,全市所有測站的平均數隻有統計的意義,這不是市民所關心的。大家關心的是,我生活和工作的周圍環境的空氣質量是否達標。所以讓全市所有空氣檢測站的指標都達到歐盟的標準,就成為每一個市民的目標。

讓京津冀地區每一個空氣檢測站的數據都達到國家標準,繼而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這應該努力的目標。讓每一個中國人都呼吸衛生的空氣,一個不算太高的要求,特別是對世界第二或者第一經濟體來說。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王維洛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