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進尺還是得寸還尺?
宋仁宗趙禎在位時,高麗國每年都會定期向大宋朝貢。
有一年,高麗卻沒有派人來宋朝貢。在一次朝會上,說起這事,大臣們憤憤不平。有大臣對趙禎建議:「高麗這幾年的貢物越來越少,今年竟然不來了,分明是不把我大宋放在眼裡。陛下,我們有必要教訓一下高麗國。」趙禎聽了,馬上否決了這位大臣的提議,他說:「高麗地狹人稀,物產不足,以前每年都向我朝進貢不少,這已經很難為他們的君主了。之所以這幾年的貢物越來越少,也與他們的國力不如以前有關。如果因此而動用武力,遭殃的還是高麗的百姓,他們與我朝無冤無仇,我們為什麼非要這麼做呢?」
這時,兩浙轉運使張逸站出來說:「陛下如果對高麗太仁慈,他們就會得寸進尺,以後再也不會向我朝朝貢了。」宋仁宗回答道:「高麗之前每年都向我朝進貢,得寸的應該是我們,如果我們因為一點貢物而對高麗大動干戈,那就是我們得寸進尺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非但不能得寸進尺,還要得寸還尺。」
趙禎的話,引起滿朝文武的議論紛紛。張逸問道:「陛下,那我們怎麼還呢?」趙禎拿起一份奏折說:「這是遠赴高麗的使者傳回來的奏折,高麗國今年發生旱災,百姓顆粒無收,很多人因此餓死。所以,我決定免去高麗國三年的朝貢,並且從糧庫拿出一些糧食運往高麗,救濟那裡的災民。人家送我們一寸,我們就要還對方一尺,這樣對雙方都有好處啊。」
趙禎在位,一直保持著與高麗的良好關係。1603年,當趙禎辭世的消息傳到高麗時,高麗國王握著宋使的手失聲痛哭道:「兵革不擾多年,帝寬仁矣!」
人際交往中,我得人一寸,必還人一尺,我們身處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的人際關係就會變得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