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頻警示風險 確定一個關鍵時間點(圖)


中國央行官員和旗下媒體近日多次提及金融風險。(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1月3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央行官員和旗下媒體近日多次提及金融風險,表示中國債務和槓桿水平仍在高位,今後三年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點時段。中國有2.7萬億美元債務將陸續到期,其債務違約風險加劇。

去年底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定調了2018年的三大首要工作任務。如何應對經濟中存在的風險,尤其是金融風險,將是中共政府今年的工作主線。中國金融系統中的風險越來越高,中共當局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近年來不斷強調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據《財經網》1月30日報導,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剖析2018年貨幣政策調控面臨的問題。他透露,央行將探索把影子銀行、房地產金融、網際網路金融等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易綱表示,中國經濟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隱患,內生增長動力仍待強化,債務和槓桿水平還處在高位,資產泡沫「堰塞湖」的警報尚不能完全解除,金融亂象仍然存在,金融監管構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要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宏觀審慎政策是對貨幣政策的有益補充,二者的協同互補能夠有效應對系統性金融風險,把保持幣值穩定和維護金融穩定更好地結合起來」。

在此前的1月28日,中國央行旗下媒體《金融時報》發表評論文章稱,今後三年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點時段,通過一至三年的階段性計畫,最終實現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目標。當前中國經濟社會面臨的重大風險,包括由金融槓桿率和流動性風險、銀行不良貸款風險、影子銀行風險、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房地產泡沫化風險、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等構成的綜合性風險。

《金融時報》這一觀點與中財辦主任劉鶴在達沃斯經濟論壇上的表態相呼應。劉鶴24日表示,中國將針對影子銀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突出問題,爭取用三年左右時間,使宏觀槓桿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結構適應性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系統性風險得到有效防範。

同樣在1月24日,中共黨報《人民日報》專訪中國央行副行長陳雨露。陳雨露也表示要「全面強化金融監管,整治金融市場亂象,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從中國央行不斷警示風險來看,中國的金融風險仍不容小覷,不禁讓人聯想到中國的債務問題,這正是中國經濟最大的一個風險點。隨著中國到期債務越來越多,引發了業界對債務違約風險的擔憂。

據數據服務商Dealogic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中國的各類企業、金融機構和主權借款人(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將有4,090億美元在岸和離岸債券到期,2019年為6,190億美元,未來五年將有2.7萬億美元債務要到期,這佔中國4萬億美元未償付債務總額(包括永續債)的一半以上。

中國貨幣環境難言寬鬆,利率將越來越高,發行新債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如果中國各類企業以更高的利率重新發債或借款,將推高總償債成本。而目前中國很多企業多用借新債還舊債的方式融資償債,這帶來新的風險。

花旗集團(Citi Group)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對此表示,中國國有企業是中國經濟中的一大債務人。他認為相對於去年,今年將發生更多的違約。

本文留言

作者李正鑫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