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兩會四大看點最大懸念 王岐山遭刻意炒作?(圖)


和十九大前一樣,兩會之前,王岐山「重新出山」的消息滿天飛。(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1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文隆綜合報導)中共兩會(人大、政協會議)將於3月召開,屆時將是繼十九大後又一輪人事定局公布之期。港媒分析認為,儘管十九大基本敲定人事安排,但3月的兩會仍有四大看點,其中王岐山的走向仍然最受關注。不過,有關王岐山「重新出山」,有原因不明的炒作痕跡。

香港《東網》1月26日刊發評論文章指出,中共十九屆二中全會專門商討修憲問題,而以往由二中全會承擔的討論兩會人事的任務,則將由二月召開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承擔。有關結果則將在3月的兩會確認。

文章指出兩會人事有四個看點。首個看點是國家副主席人選。

據過去歷任國家副主席分析,當中有實權派,也有屬於以高位酬庸元老性質,也有李源潮這類弱勢副主席,因而副主席之位的地位高低將會因人而異。

文章認為,李源潮當年任副主席,某種意義上是人事博弈中的一種妥協性安排。而十九大後,副主席可能回歸其副元首本色,這就需要一位具有相當資歷和號召力的人物擔任。在政治局常委中,王滬寧將循劉雲山模式,不再兼任國家職務,專注黨務。其餘政治局委員也無合適角色擔此重任,已卸任政治局常委的王岐山,反而成為大熱門,可能將把副主席冷灶再度炒成熱飯。

看點之二是國務院領導層架構。文章認為,目前國務院領導層人選實際上已比較清晰,韓正、孫春蘭、胡春華、劉鶴已佔據四個副總理席位,分別接替張高麗、劉延東、汪洋、馬凱的角色。

國務委員中,楊晶已提前出局,王勇未能在十九大更進一步入局,轉戰二線的概率大。魏鳳和、肖捷、趙克志三人鎖定三個國委席位,分別兼任國防部長、國務院秘書長和公安部部長。外交系統,王毅可能擔任主管外交的國務委員,而已入局的楊潔篪可能在中央層面協調外交。

看點之三是人大政協的實職崗位。人大政協本屬二線,但二線當中也有相對實權職位,人大方面是委員長、排名第一的常務副委員長、副委員長兼秘書長,政協亦如此。兼任秘書長的人大政協副職通常由資深正部級提任,也被視作一線崗位。由於政治局席位有限,故兼任秘書長者可先晉級人大政協的副國級崗位,延續退休年限,五年後再上位。

文章認為,那些與高層有淵源的省委書記或部長,譬如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河南省委書記謝伏瞻等,是值得關注的角色。而屬於閩浙滬系統的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等人年齡偏大,已到了提拔副國級的最後期限,可能給予政協副主席頭銜,進階副國,但同時仍主持國務院部委的具體工作,因而還算位高、權重。而在十九大出局的張春賢、劉奇葆,則將「發配」人大政協任閑職。

看點之四是國家監察委的配置。從地方層面來看,紀委書記、副書記悉數兼任監察委主任、副主任,基本相當於紀委翻牌,監察委委員則集納了紀委及原屬檢察院的反腐反貪負責人。文章認為,地方的安排可以為觀察國家監察委的人事配置提供參考。

兩會最大懸念仍是王岐山 疑被刻意炒作

在港媒分析的前述官員中,已在十九大退出政治局的王岐山仍然是最具懸念者。不過,有關王岐山「重新出山」,似乎有被刻意炒作之嫌,目前未知何因,一些放風的消息源到底對王而言,是敵是友,也不得而知。

前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因助習近平反腐,得罪中共大批利益集團,因而屢屢亦成為反擊的對象。除了屢爆遭暗殺傳聞外,在十九大前,有關對王岐山留任常委的輿論戰也一度異常激烈。當時也有不少消息放風稱王將入任,但最終王岐山在十九大退位,中紀委書記一職則由晉級十九屆常委的原中組部長趙樂際接任。這當中到底涉及高層派系間的何種交易或妥協,備受揣測。

在十九大後,有關王岐山「重新出山」之說很快出現,這種猜測與其頻頻「露面」有極大關係。

2017年11月7日,王岐山先是在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發表長篇文章解讀十九大。兩天之後,川普(特朗普)訪華,王岐山公開亮相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川普設的國宴。當時即有媒體稱「身退聲不退」的王岐山此舉是「在為未來新職位熱身暖場」。

《星島日報》隨後稱,王岐山並非裸退,將應習近平邀請擔任國家副主席。據稱,習王在政治理念上高度一致,習也希望繼續倚重王岐山的政治、經濟和外事經驗。

《聯合報》則稱,王岐山將會取代李源潮出任中共國家副主席。中共高層已研擬通過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提案,設計一個過渡性程序,對王岐山做出適當的安排。

《南華早報》2017年12月1日則更報導稱,王歧山雖退下來了,但他仍被賦予了出席中共最高級別的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的特權。

不過,來自英文《南華早報》的這一報導,英文原意只說王被賦予了參加常委會的特權(見《看中國》報導:傳王岐山獲出席政治局常委會特權 將任國家副主席),但不少媒體的報導則變成了王岐山罕見出席了政治局常委會議。

而在今年1月中的中共二中全會召開期間,網上再度流傳《南華早報》1月18日發出同樣的消息,並指二中全會已確定了王岐山的前述新職位。但《看中國》記者查證過《南華早報英文網》,並沒發現有最新的這一報導。

本文留言

作者李文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