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洋垃圾」真相 「堅決說不」的背後(圖)
原標題:「對洋垃圾堅決說不」的背後
分揀過的「洋垃圾」,竟然是實實在在是寶貴的資源?(公有領域 Pixabay)
【看中國2018年1月27日訊】新年伊始,中國政府開始禁止24種不同類型的「洋垃圾」進口。外電評述,這項嚴苛禁令,意味著過去40年中國作為全球最主要垃圾接收國的時代已經結束。北京宣稱,這一禁令是為了遏制國內污染、保護民眾健康。國際媒體所關注的,主要是此舉在全球所造成的種種反響,諸如英、美、香港各種廢料無處可去,爆發垃圾危機;裝載「洋垃圾」的船只在港外長期停泊,無法卸貨;「洋垃圾」開始轉向東南亞各國,但填補不了中國市場留下的空缺……等等。我想問的是:既然認為「洋垃圾」誤國,那麼過去幾十年間中國政府做什麼去了?
所謂「洋垃圾」大舉入侵,是上世紀末的「驚天新聞」。最聳人聽聞的一條是《中國每年將160億英鎊貨物運往英國運回190萬噸垃圾》,發消息的是新華社主辦的《現代快報》,並非網民搞笑。也就是說,中國把製成品運往英國,而換回巨量垃圾,淪為人家的垃圾填埋場。細查這190萬噸「洋垃圾」,廢紙150萬噸,其餘為廢塑料和包括銅、鎳、鋁、鋅、鉛、錫、鎢在內的廢金屬。稍有常識者皆知,環保界有句名言:「混在一起是垃圾,分開以後是資源。」這「大舉入侵」的190萬噸已經分揀過的「洋垃圾」,實實在在是寶貴的資源。不是「運回」或「入侵」,而是「買進」。那篇文章的題目說「中國每年將160億英鎊貨物運往英國運回190萬噸垃圾」,則完全是煽動。中國出口產品和進口可做原料的廢棄物,各是各的買賣,各是各的價錢,並不是用160億英鎊的貨物去換回來190萬噸垃圾。如此誤導民眾是很沒有道德的。當時英國每年產生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為3040萬噸,出口到中國的,不過是微不足道的6%。那百分之九十幾又入侵到哪裡去了?而且「洋垃圾」出口國,不僅僅是西洋美英、歐盟、澳洲和加拿大,也還有東洋日本以及連東洋也算不上的韓國。
中國是資源大國,但按人頭一平均,就少得可憐了。既然要大興房地產、製造業,就需要耗費大量資源,買進洋垃圾恰逢其時。洋垃圾帶來的各種原材料,價格低廉,降低能耗。比如,使用廢鋼鐵比鐵礦石要省60%的能源和更多的水資源,還能大量減少廢氣、廢渣排放。又比如,回收一噸廢報紙可以少砍20棵樹;回收一個塑料瓶可以省下一個60瓦燈泡3小時的電能。因此之故,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中國「洋垃圾」進口量大增。現在一提起「洋垃圾入侵」,全國上下就義憤填膺。這實在是一種由「真理部」煽動起來的愚昧。我想,真理部應該找到「洋垃圾」這個詞彙的發明者,給他補發一個大大的勛章。在一般人的聯想中,垃圾不就是菜幫子爛鞋臭襪子那些臭氣熏天的東西嗎?十年前,我在《點評廣州日報「洋垃圾」獲暴利新聞》中引用了幾個數字:「前幾年全國商檢部門共檢驗各種進口‘洋垃圾’560多萬噸,價值約10億美元,結果基本符合環保規定與商業合同,合格率竟高達99.59%。與進口商品90%的合格率相比,進口垃圾合格率相當之高;與中國工業品不足70%的合格率相比,更是遙遙領先。」現在環保部制定的新標準極為苛嚴,以廢紙為例:進口廢紙中混入之雜物,不得超過廢紙重量的0.01%。——小數點錯了嗎?沒錯,真的是萬分之一。中國國家質檢總局2016年公布的進出口商品抽查數據顯示,在所有中國出口商品中表現最佳的是輪胎,「不合格率僅為2.6%」。有腦子的人可以想一想:廢紙「萬分之一」,這到底要算是一種什麼「垃圾」?
廢紙是「洋垃圾」之最大宗,讓我們來看看中國造紙業。
中國第一女性首富叫張茵,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女性白手起家者。榮獲「首富」稱號的2006年,她的身價達280億港幣。怎麼起家的?——廢紙貿易——把美國低廉的廢紙用低廉的回程貨輪運到中國,把一個不起眼的生意做到全美最大,中國最大。張茵的生意為何能做得風生水起?我看基本點在於「洋廢紙」不僅僅是價格低廉,而且信譽好,有合理的分類和品質標準。國內廢紙連回收分類標準尚有待健全完善,與進口廢紙有相當的差距。「洋廢紙」遠勝於「土廢紙」,這在造紙業界是得到公認的。用行話說,廢紙打包是造紙行業的「脊樑」。在分揀挑選的打包過程中,廢紙完成了從廢棄物到原料的轉變。買進的「洋廢紙」,已經是打包了的高品質原料。令人不解的是,中國環保部持相反說法,宣稱「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暴露出不少問題,污染環境,損害群眾健康,尤其是洋垃圾,已經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從造紙業來看,就純粹是信口雌黃了。2017年8月份中國政府「對洋垃圾堅決說不」以來,「洋廢紙」受到限制,「土廢紙」供不應求,紙價應聲飛漲,每噸廢紙報價突破3000元,比去年同期1240元/噸翻了一番多。北京一噸廢紙比一噸廢鋼鐵貴一倍多。成品紙價格漲幅更高,從每噸3000元人民幣飆升為6000元,也跟著翻了一番。
還是再來談談造紙業大亨張茵。她從美國廉價買進廢紙,表面上是「洋垃圾入侵」,實際上,廉價買回的是中國高價賣出的包裝紙。——中國每年出口的工業品,其包裝紙高達3000萬噸。相應的數字是:中國每年進口的廢紙約2800萬噸,也就是說,還有200萬噸未能買回。因此,「入侵」之話最好不要再說了。如果不每年買回這2800萬噸廢紙,只靠國內回收的廢紙,造紙業只有崩潰,並連帶製造業崩潰。因此,張茵大量從海外買進廢紙,不僅使中國造紙業得以正常循環,也挽救了中國正在恢復的幼林,功莫大焉。
「洋垃圾」不是生活垃圾,而是彌補中國經濟短板的寶貴資源。明眼人不難看出,「對洋垃圾堅決說不」,大抵是從原料方面下手,以緩解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去產能」)罷了。而且還能轉移社會仇恨,一箭雙鵰,何樂而不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