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有靈:赤心報主的孝義獵犬(圖)


萬物皆有靈。(圖片來源:Pixabay)

一、三隻幼小的孝犬

淮安城中有一戶人家,把養的母犬殺掉吃了。剩下的三隻幼犬,把人們吃剩而丟棄的母骨,銜在一起,用土掩埋,然後伏在地上,不停地悲鳴。鄰里左右的人見了,覺得這三隻幼犬很不一般,都說它們是三隻幼小的孝犬。

鶴子點評說:孟子曾說過:「人們若是見到自己的父母暴屍野外,被狐狸所食、蠅蚋圍繞,肯定會額頭冒出汗,轉過臉不敢正視,迫不及待地設法掩埋。」由此可以想見,那三隻幼犬忍著悲哀,口含母骨匆匆用土掩埋,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啊!

詩曰:

爭相銜骨妥荒隅,伏地悲號淚血枯;

人子愈多親愈苦,一抔何處待青烏?

(出自《聖師錄》)

二、烏反哺

慈烏是烏鴉的一種,又稱為孝烏。它們長大後,都會銜食餵養自己的母親。它們嘴小而白色。

鶴子點評說:《運斗樞》說:「慈烏屬陽性,稟受天地的仁和之氣,所以會反哺自己的母親。」秉性仁愛,自然會孝順母親,這完全出於它們的天性。

詩曰:

為雛銜食羽毛摧,雛長酬恩老漸催;

愛日無多休錯度,何能反哺到泉臺。

(出自《禽經》)

三、長興孝鵝塚

唐代天寶末年,長興地區的一個姓瀋的人家,養了一隻母鵝,在孵化幼鵝時,腸子漏出而死。所孵化的幼鵝,聲聲悲鳴,什麼東西也不吃,啄來破舊的草蓆,蓋在它的母親身上。又銜來茅草,陳列在前面,像在做祭奠一樣,然後向天悲鳴而死。

瀋家覺得很不尋常,就把它裝殮在一個盒子裡埋葬了,後人稱為「孝鵝塚"。

李斯義點評說:剛孵出不久的幼鵝,就知道孝敬自己的母親,那麼,一個人對於自己的父母,又該怎樣呢?曾見有人一邊飲酒食肉,開著玩笑,一邊研讀《禮經》,自以為灑脫,其實是完全沒有人心。這些人要是讀到這則故事,真應該羞愧而死!

鶴子點評說:母親去世,竟然如此的悲切。不知母親若在世,又該是怎樣的依戀啊?

詩曰:

事死何如及事生,仰天泣血涕縱橫;

為兒舍命身難贖,泉下誰聞慟母聲?

(出自《寰宇記》、《人譜類記》)

四、小蝙蝠,識母氣

眉州的鮮于氏,為了配藥方,將一隻蝙蝠碾成碎末。在和藥的時候,有幾隻小蝙蝠,圍聚在上面,眼睛都還沒有睜開,只因為聞到母親的氣味而來。

鮮于氏一家,不禁為之落淚,立誓從今以後,再也不用動物配藥,還要多做放生的善事。由於病人所發的善心特別殷切,藥還未服,病就痊癒了。

詩曰:

藐孤雙睫未曾開,哪識遙尋母氣來?

縷縷斷魂猶戀子,藥鐺煙外影徘徊。

(出自《警心錄》、《昨非庵日纂》)

五、犬痛同懷

咸溪地區有個人,名字叫童鏞,家裡養了兩條狗,一條白狗,一條花狗,同為一母所生。兩條狗都聰明伶俐,善解人意。

後來白狗忽然失明,沒法再到狗圈裡進食。主人便鋪上草墊,讓它臥在屋檐下面。花狗每天把飯,銜過來餵它,晚上則躺在它的一旁守候。

白狗死後,主人把它埋在山麓間。花狗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要去繞上幾圈,像是在哭悼。然後臥在白狗的墓旁,總要過很長時間,才離去。

鶴子點評說:作為父母的親骨肉,兄弟間的手足之愛彌足珍貴。這條花狗,在白狗活著的時候照顧它的飲食,死後又能竭誠盡禮,真無愧于兄弟的情義!

詩曰:

釜中豆泣更燃萁,犬性纏綿乃若斯;

含飯傷心黃土隔,夕陽孑影下山遲。

(出自《建寧志》)

六、《羽聲合刻》之緣起

有一位在福建做官的人,帶著兩隻鸚鵡,回到江西。兩隻鸚鵡朝夕相依,像親兄弟一樣。他把其中一隻,送給了陳右驊,另一隻則送給了韓人谷。陳、韓兩人,原本就是關係很好的親戚,經常相互來往。那兩隻鸚鵡,每次陪同主人見面的時候,總是互相問候「哥哥好」,非常融洽。

可是沒過多久,陳右驊養的那只鸚鵡,在書齋中被一種奇怪的動物搏殺。陳右驊非常痛惜,便將它安葬,請韓人谷賦詩哀悼它。詩寫好後,韓人谷拿著詩前來拜訪,他養的那只鸚鵡,知道了這個消息,便不停地在架上跳叫著:「哥哥死!哥哥死!」哀傷不已,並且不再進食,過了一天也死了。

陳右驊和韓人谷這兩位好友,因此事廣為徵集名家詩章,追念這兩隻鸚鵡,江西、三吳一帶,有名的文人都很感動,寫下了不少詩文。他們兩人,將這些詩文彙集成書,名為《羽聲合刻》,鄧左之為此書作序。那些詩文的作者,都很感嘆:原來動物之間的情誼,竟也如此的深厚!

鶴子點評說:相見時互相問候「哥哥好」,說不盡分別後的眷戀之情。聽聞噩耗時哀叫「哥哥死",說不盡此時撕心的哀慟!

詩曰:

同來閩嶠樂如何,誰料參商飲恨多;

旅雁分飛雲水斷,幾曾芳訊到哥哥!

(出自《因樹屋書影》)

七、赤心報主的孝義獵犬

唐朝的禁軍大校齊瓊,家裡養了四條出色的獵犬,經常陪從皇上在廣闊的皇家園囿裡狩獵,齊瓊總是用好的食物餵養它們。其中有一條犬在進食時,總是把食物填滿嘴中,然後出去進到茂密的草叢裡,吃完了又回來取食。

齊瓊覺得很奇怪,就讓僕人前去察看:這條犬究竟去了什麼地方。原來在北牆的一個枯洞裡,有一條又老又瘦的母犬,身上長著瘡,非常骯髒,是這條獵犬的母親,獵犬在用口中銜來的食物,餵養它的母親。

齊瓊聽完僕人回訪後,驚嘆了很久,命令僕人用一個小箱子,把這條母犬抬回,找來破舊的褥子,給它當墊子,用剩飯餵養著它。這條獵犬,朝著主人搖尾巴,把頭低下,好像心存感恩的樣子。

從此以後,每當在狩獵時,遇到獵物,無論追堵擒捉,這條獵犬都行動迅猛,如同一員飛將。所以,齊瓊每次隨從皇上狩獵,都靠它盡力配合,而能獲得豐厚的賞賜。

一年以後,母犬死了,這條獵犬更加盡力。後來齊瓊去世,這條犬日夜都在嗥吠。停棺一個多月後,即將在郊外入土安葬,把這條犬留下看家。就在棺木入土的那天傍晚,這條犬獨自跑來,不停地向棺柩內的齊瓊叩拜,把身下跪出了一個坑,頭上也流出了血。棺柩掩土,尚未完畢,這條犬便也死去了。

詩曰:

病母銜恩豢養豐,赤心報主死生同;

豈唯孝犬人間少,更有棱棱國士風!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