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百貨大樓」嗎?七十年代購物經歷(圖)


七十年代王府井百貨大樓(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8年1月6日訊】其實七十年代沒有「商店」之稱,小的門頭都叫「門市部」,除了全縣唯一的一家「百貨大樓」外。當時,城裡的物資供應由「商業部門」負責,商業部門是國營的;農村的由「供銷部門」負責,供銷社是集體性質的;有食品站,專門買豬肉的,收購生豬,可能屬於農業部門管理;公社只有一家飯店,也是供銷系統的,買油條包子之類的食品,沒有糧票的人買不出來。

這些商業部門,完全是壟斷性經營,官商不分。服務人員一般都是國家幹部,也叫「售貨員」,顧客一般進去都稱「同志」,如「同志呀,給拿瓶酒吧!」他們就會懶洋洋地從高高的櫃臺後面把商品取出來給你。

當時的商店沒有一家是開架的,如果像今天的超市一樣開架,就會被哄搶,會被偷走換走。那時的貨物,如果出了櫃臺,一般是不可以更換的,如果買了劣質物,只能算你倒霉。那時的食品也沒有保質期。

那時售貨員的服務態度根本不敢恭維,對顧客不理不睬。售貨員們常常聚在一起拉呱,顧客來了,他們不抬眼皮。「顧客是上帝」這句名言好像還沒有誕生。顧客經常與售貨員發生糾紛或吵架,售貨員們往往互相幫腔,一起跟顧客吵架。

農村供銷社的門市部裡有很不豐富的幾種商品,只是些生活必需品。裡面的售貨員很有優越感,因為他們是掙工資的,儘管工資也不高,但地位要比「社員」們高出一大截子。社員們買東西,要討好他們。如果跟他們比較熟悉,就會把一些緊缺物資,如暖瓶膽、自行車、縫紉機等物資給你留下。

買豬肉的食品站更是大爺,雖然豬肉經常斷貨,而且農民手中也沒有肉票,但要買點能吃豬油的肥肉必須得找他們走關係。飯店主要做包子油條之類的麵食,也不經常供應。他們用腳板合面的,麵團用光腳板蹬出來的,今天看來嚴重違規的。城裡才有國營理髮店,五分鐘理一個頭,用鹼面給顧客洗頭。

村裡的門市部每個月都關門不營業,盤點一兩天,也就是統計一下這個月賣了多少貨物收了多少錢,兩者必須核對起來,把結果向上級交差,工作效率很低。那時,算賬全部用珠算,珠算差的售貨員很吃虧。

80年代初我上高中的時候,一個同學到國營咸菜店裡買咸菜,明明是付了錢,但裡面的人說硬說沒有付,故意欺負我們是學生,大吼大叫不讓我們出門,逼著這個同學付了兩份錢。有一次,我去「百貨大樓」買一瓶「碳素墨水」,我人小頭小,怯生生地對售貨員說了說了一聲「碳素墨水」,沒有稱呼她,結果她把我臭罵一頓,惡狠狠地說「什麼碳素墨水,誰叫碳素墨水」。她罵了你,你沒有地方投訴她,好像還沒有「投訴」這個概念。

計畫經濟之下,干多干少一樣,售貨員的收入不與單位的效益掛鉤,沒有獎金,所以他們沒有積極性,他們只是機器上的零件。那時候的商品質量很差,不合格率很高,做工很不精細,因為工廠也是吃大鍋飯,收入只與工人的等級掛鉤,比如「七級工」「八級工」。

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個體商店大量出現後,服務部門也有獎勵後,他們的態度才好了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劍舞歌吟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