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王滬寧成習二號 仕途難免波折(圖)
習近平和王滬寧(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12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文隆綜合報導)以「筆桿子」身份入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王滬寧,漸受國際關注。《外交政策》雜誌有分析認為,王滬寧將是僅次習近平、在中共意識形態方面最具權威的人物。但未來難免和過往的類似人物一樣仕途波折。
香港中文大學法學助理教授穆秋瑞(Ryan Mitchell)在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以「中國頭號理論師」(China's Crown Theorist)撰文談論王滬寧的崛起。
穆秋瑞評價說,這位向來安靜謹慎的隱遁學者,將是僅次於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意識形態最具權威人物。
文章指出,王滬寧是中共新的七名政治局常委裡最令人意外的一位,很少人預測他會爬到最高權力核心。
現年62歲的王滬寧,出生、成長、仕途發跡均於上海。在復旦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後留校任教,後來做過美國訪問學者。在1980及1990年代的早期學術階段,王滬寧專注主權、統治權研究。
1995年王滬寧被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收編,步入政壇。「六四」鎮壓後,江將王調到北京,擔任中共黨內智庫機構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組組長。
王滬寧隨後被提拔進入黨內掌握重權的中央書記處,為胡錦濤服務十年,十八大後,王滬寧轉而效忠於習近平。
王滬寧是炮製中共理論的「高手」,先是為江澤民包裝推出所謂的「三個代表」,後來是胡「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推手。而習近平的「中國夢」、以及十九大上被加入黨章的習近平所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是出自王滬寧。
穆秋瑞在前述文章中認為,王滬寧是鄧小平之後,唯一被江澤民、胡錦濤,以及習近平,皆視為最不具威脅又不討厭的人。
不過穆秋瑞指出,作為「黨的筆桿子」(A Pen Shaft for the Party),類比以往中共黨的理論師,包括毛澤東時期的陳伯達,還有之後的胡喬木、鄧力群等,皆不免受到政治更迭,仕途起起伏伏。
屢被類比陳伯達 王滬寧政治命運不被看好
除了早就被稱為所謂「三代國師」、「中南海頭號智囊」外,在十九大上晉升常委後,外界媒體紛紛又給王滬寧貼上了所謂「中國頂級戰略理論家」、「習近平新威權統治風格的主要闡釋者」、「習近平密友」,「中共頭號化妝師」,以及中共「三位最高領導人背後的大腦」,等等標籤。
時評家橫河在《美國之音》表示,王滬寧的價值在於中共的理論需要。因為中共作為政教合一的政權,需要指導思想。如果沒有王滬寧的存在,三個代表、和諧社會以及當紅的習近平某某思想這三個理論體系都不會存在,因為這些所謂的理論體系都是無中生有的杜撰,更不是這些領導人自己的獨創。它們僅僅是通過王的手筆把零星的理論片段通過配件組裝式的功夫打包而成,最后冠在最高領導人名下。
橫河表示,現在的共產黨儘管並不想糾纏理論,但是由於政治與經濟的矛盾已經存在而且無法突破,所以需要一名巧婦來為無米之炊,需要王滬寧來包裝和忽悠,來把矛盾理論裝扮到自圓其說。
不過,正是因為在保守中共意識形態這一體制下,作為中共的所謂「理論高手」,王滬寧未來命運並不被看好,並屢被與毛時代最終入獄的陳伯達類比。
12月11日刊發於《自由亞洲》網站的署名高新的文章說,中共黨史上,稱得上是黨內理論家,曾經為黨的最高領導人捉筆代刀者,只有陳伯達一人進入了政治局常委會。陳伯達日後的下場眾所周知,在被毛澤東拋棄之前,他確實是毛澤東最為信賴,最為倚重,為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立下汗馬功勞的一個所謂「我們黨最好的理論家」。
根據公開資料,1966年的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上,陳伯達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文革小組成立後,毛澤東親自點將讓他擔任中央文革小組組長。1969年的中共九大上,陳伯達當選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毛澤東、林彪之後,位於康生之前。
據《炎黃春秋》雜誌《秦城內外的陳伯達》一文介紹:陳伯達是在1971年9月13日深夜,也就是林彪墜亡的當晚押入秦城監獄的。文革前期,陳伯達曾是中央專案組王光美、陸定一專案小組的負責人,卻淪為接受專案審查的囚徒。而從被毛指定為政治局常委到被毛親令關押進秦城監獄,前後5年,正好是現在的中共兩次全國黨代會的間隔時間。
高新的文章指出,如今的王滬寧不可能對陳伯達的下場沒有過感慨。
另據文武撰寫的《王滬寧為什麼能三朝不倒》一文認為,王滬寧早年提出的「新權威理論」「廣泛政治理論」等,與中共政權極需新的政治理論來粉飾達到了天然的默契。但中共政權本身就是中國社會的毒瘤。一旦政權失衡,王滬寧為中共策劃的理論就一錢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