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二十三】何應欽馮玉祥克徐州 張作霖迫閻錫山退卻(組圖)
北伐戰爭系列文章(二十三)


北伐國軍總司令蔣介石(左)和代參謀總長白崇禧(右)。

1927年8月底,白崇禧、李宗仁、何應欽指揮南京北伐軍殲滅孫傳芳「五省聯軍」主力,成功保衛了首都南京,取得龍潭戰役大捷。9月份,因清黨反共問題和其他內部事務對峙的國民黨寧漢滬三方,終於在南京實現了合流。


北伐國軍在作戰中。

譚延闓當選最高領導人 西征討唐平叛和北伐並舉


國民黨公推湘軍元老譚延闓為國民政府主席。

國民黨公推湘軍元老譚延闓為國民政府主席,主持國民政府和黨務;推舉另一湘軍元老程潛為軍事委員會(簡稱「軍委會」)主席,程潛、譚延闓、李宗仁、白崇禧、何應欽、朱培德、楊樹莊7人為軍委會常務委員。


國民黨公推孫中山大元帥府前陸軍次長程潛為軍事委員會主席。

在黨政軍均未得到最高領導權的汪精衛,一方面挑唆野心極大的唐生智對抗反叛南京中央政府,另一方面授意原武漢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第四軍軍長黃琪翔赴廣州活動,企圖在廣州另立中央。

唐生智叛亂,激起國府政要譚延闓、程潛、孫科、朱培德等人的強烈義憤,連已經下野的蔣介石也公開表示「唐叛黨罪狀,早已顯著,討伐唐生智,尤為必要。」

10月15日,國民政府決定西征討伐唐生智15萬湘軍叛逆與北伐攻打北洋張作霖十五省安國軍同時進行。西征討唐軍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程潛、李宗仁負責肅清安徽和湖北;第二階段由白崇禧負責肅清三湘。


西北軍總司令馮玉祥。


黃埔系第一路軍總指揮何應欽。


國民革命軍北方總司令、晉綏軍統帥閻錫山。(以上皆為網絡圖片)

當南京國民政府西征討伐唐生智叛軍的同時,北洋孫傳芳、張宗昌直魯聯軍進攻河南和山東。1927年10月間,馮玉祥西北軍兵分三路,分別進攻徐州、濟寧、德州。孫連仲率所部進攻德州,遭受孫殿英敵軍威脅,無法東進;而負責進攻濟寧的劉鎮華所部,亦因官兵叛變投向張宗昌直魯軍,損失慘重;鹿鍾麟所部跟直魯聯軍褚玉璞、徐源泉10萬敵兵苦戰月餘,在12月初攻至徐州近郊,因孫傳芳又調兵前來增援,鹿鍾麟部激戰5天後不支敗退。張宗昌直魯軍擊敗馮玉祥西北軍後,直逼河南開封。馮玉祥指揮西北軍兩次苦戰蘭封,擊退直魯軍進攻,前鋒部隊推進到徐州附近。


1927年10月—1928年3月,北伐革命軍作戰示意圖。(看中國製作)

11月中旬,程潛、李宗仁指揮西征軍討唐取得第一階段勝利。國民政府遂委任第一路軍總指揮何應欽為北伐前敵總指揮,率第一路軍(劉峙第一軍、顧祝同第9軍、夏鬥寅第10軍、曹萬順第17軍、陳焯第26軍、張克瑤第33軍、賀耀祖第40軍)北上,支援馮玉祥西北軍對直魯聯軍作戰。

11月中旬,何應欽指揮第一路軍攻克蚌埠、宿遷,目標直指徐州。12月14日,何應欽指揮所部在三堡發起全線攻擊,馮玉祥西北軍由西、北兩面助攻。黃埔顧祝同第9軍擊破良山、顏山陣地。夏鬥寅第10軍由三堡向城南之敵猛烈攻擊,黃埔劉峙第一軍和賀耀祖第40軍攻占了徐州地區的鳳凰山一帶。

戰至12月16日,何應欽統率的南京北伐軍攻克徐州,與馮玉祥西北軍勝利會師。張宗昌、褚玉璞、孫傳芳直魯聯軍全線潰敗,沿津浦線向韓莊一帶逃去。

張作霖壓迫閻錫山退卻 南北兩大陣營對峙兩千里

早在1927年6月,原北洋山西省主席、晉綏軍統帥閻錫山通電擁護三民主義,下令山西省改為懸掛青天白日旗幟,並就任南京國民政府委任的「國民革命軍北方總司令」。北洋政府「十五省安國軍總司令」張作霖極盡威脅利誘,企圖讓閻錫山斷絕與南京國民政府的關係,均告失敗。張作霖便決定以東北奉軍進攻山西。

閻錫山先發制人,扣留奉軍軍官後,統率三路北方革命軍,沿京綏、京漢鐵路進軍。9月,閻錫山所部商震指揮北路軍,由山西大同出發,於10月5日占領張家口。徐永昌指揮南路軍,於10月4日越過河北正定,進攻望都。閻錫山本人則親赴石家莊督師。傅存懷指揮中路軍,在北京周圍的通州、密雲等地襲擾張作霖奉軍。

10月5日,張作霖跟總參謀長楊宇霆、韓麟春等將領在北京制定了五路作戰計畫,閻錫山所部商震、徐永昌、傅存懷三路北方革命軍難以抵禦奉軍的迅猛進攻,被迫實行總退卻。閻部師長傅作義堅守河北涿州80餘日,直至彈盡糧絕,於12月底率所部9000餘人向圍攻涿州的奉軍第8軍軍長萬福麟繳械投降。

從此一直到1928年4月蔣介石總司令復出在徐州誓師北伐前,中國南北兩大陣營——南京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跟北洋政府張作霖安國軍,在長達2000里的戰線上相持對峙:江蘇海州至山東日照之間,津浦線臺兒莊、曹縣、濟寧一帶,京漢線衛輝、彰德(今安陽)之間,山西龍泉、雁門關一帶。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本文留言

作者滄海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