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文革劫——白馬寺(組圖)


河南洛陽白馬寺山門(網路圖片)

悠悠華夏五千載,白馬馱經入中原,裊裊香火續百代,清幽古刹遍地開。從東漢佛教傳入中國,白馬寺創建開始,佛門聖地在中原大地遍地開花,香火綿延兩千載。然而當文革的血雨襲來,多少廟宇被砸、多少經書被焚、多少珍寶被毀,至今仍不能統計。本文講述的歷史最悠久的四座千年古刹的文革劫。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西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據《資治通鑒》等史書記載,東漢永平七年(西元64年),漢明帝劉莊夜夢一位金色神人。次日,召大臣詢問,傅毅道:「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初八,山川震動,江河氾濫,晚上西方天空現出五色光華。太史蘇推測:這當是一位大聖人在西天誕生。這位聖人降臨人間是為了救苦救難,他的義理,一千年後就能傳入我國。現在時間已經差不多千年,臣聽說西域有位神人,其名曰『佛』,陛下大概夢到的就是佛。」

漢明帝隨即遣蔡培等人出使天竺(印度)。一行人歷盡艱辛,到達大月氏國(今阿富汗一帶),遇天竺沙門(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學佛教經典,獲釋迦牟尼畫像和《四十二章經》。

西元67年,蔡培邀攝摩騰、竺法蘭來洛陽。明帝高興的召見兩位僧人,請他們在外交官署住下,翻譯《四十二章經》。翌年,明帝下令在洛陽雍門外建僧院,是為「白馬寺」,以紀念白馬馱佛經、佛像之功。

白馬寺創造了中國佛教歷史上多項「之最」。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古剎;最早來中國的印度高僧禪居於白馬寺;最早傳入中國的梵文佛經《貝葉經》收藏於白馬寺;中國第一本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在白馬寺譯出;中國第一本漢文戒律《僧祗戒心》始譯於白馬寺,並最早在洛陽立壇傳戒;中國第一次去「西天取經」的朱士行始於白馬寺;中國第一個漢人和尚朱士行受戒於白馬寺;白馬寺的齊雲塔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舍利塔;白馬寺的清涼臺是中國最早的譯經道場。

白馬寺在近兩千年的歷史中,與中華文化充分融合,歷代帝王之賢者都曾下令進行修繕,文人獻上墨寶,書法家篆刻碑文,留下璀璨的文化瑰寶。白馬寺內曾存有大量千年稀世珍寶。民國時期,寺內的大量遼代泥塑、元代夾紵幹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依舊保存完好。

        
         白馬寺齊雲塔(網路圖片)

但當十年文化浩劫在中原大地拉開其恐怖帷幕時,白馬寺的劫難首當其衝。

1966年7月20日的一個早上,開啟廟門後不久,廟門外的嘈雜聲和急促的腳步聲驚擾了正在唸經的和尚。馬寺附近的白馬寺生產大隊黨支部書記帶著數百人的隊伍,操著鋤頭、鐵鍬、釘耙、棍棒,聲稱要遵照上級指示「破四舊」。人們推開規勸的和尚,湧進白馬寺。等住持聞訊趕來,天王殿的四大金剛已被打翻推倒。

霎時間,有千年歷史的遼代泥塑十八羅漢、稀世珍寶玉馬在內的所有佛像、經卷、文物都被砸爛、毀掉,兩千年前印度高僧帶來鎮寺之寶《貝葉經》同樣被付之一炬,僧眾被造反人群趕走,寺廟也險些被燒毀。

這一天只有「晨鐘」沒有「暮鼓」,這一天的悲哀訴不盡。

本文留言

作者趙長歌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