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中全面經濟對話難以出現突破

【看中國2017年7月14日訊】美國和中國將於7月19日在華盛頓開啟首輪全面經濟對話,而中國海關週四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在六月達到254億美元,創20個月以來的新高。與此同時,川普(特朗普)總統在週二任命鷹派人士丹尼斯.謝伊擔任副貿易代表,川普貿易團隊對華強硬派再添一人。在這種背景下,首輪美中全面經濟對話是否真正帶來美中貿易的突破?

中國海關週四公布數據,6月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到254億美元,這是自2015年10月以來的最高值。

中國海關公布的數字顯示,6月中國對美國的貨物出口增長19.7%,,達到379億美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表示,2017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1月至6月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增長21.3%。

美國總統川普向來將美國的巨額赤字歸咎於中國,他在競選過程中指責北京使用了不公平的貿易手段。在上任後為了爭取中國的幫助遏制朝鮮日益膨脹的核野心,川普軟化了語調,並屢次公開釋放對習近平的好感。

中國在五月開始進一步對美國的貨物和服務打開市場,包括美國牛肉、天然氣和評級機構。兩國政府也在其他領域尋求更多合作,這些領域包括電腦晶元、航空和電子商務。

然而,貿易赤字這個話題仍然將成為7月19日美中首輪全面經濟對話的重點,這是川普總統上臺之後美中雙方首次就貿易和經濟議題展開全面對話。對話將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與美國財長努欽、商務部長羅斯共同主持。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國際貿易專家斯考特.米勒(Scott Miller)對美國之音表示,他不認為這次對話能夠給美中貿易帶來突破性的成果。

他說:「我認為這次對話不會帶來什麼突破,因為美中貿易存在的問題並沒有簡單的答案。」

他表示,川普政府最為關注的美國對中國貿易赤字問題涉及中國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手段,但是這個問題可能要涉及修改關貿總協定的條款。

米勒說:「我想美中貿易與世貿組織的矛盾在於,1994年的關貿總協定是工業化民主國家制定的規則,而這些規則的目的是解決工業化民主國家之間的貿易所面臨的問題。中國不是一個工業化民主國家,所以這些規則是為前者的局面制定的,而現在我們面臨的另外一種局面。」

他還說,徹底解決美中貿易問題意味著兩國要達成符合雙方政體和經濟模式的另一套規則。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經濟分析師劉亞欣表示,由於兩個國家目前的經濟結構,美對中的貿易逆差很難有所改變。而美國的經濟轉好將增加對中國貨物的需求。

與此同時,白宮星期二宣布,美國總統川普提名國會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副主席丹尼斯.謝伊任美國副貿易代表。謝伊對中國態度強硬,將主管與WTO有關的事宜。

這項提名目前已經提送參議院等待確認聽證,如果通過,那麼這將是即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和白宮全國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之外,另一位鷹派人物加入川普總統的貿易政策團隊。

謝伊與萊特希澤的關係非常緊密。在1996共和黨候選人杜爾競選總統團隊中,萊特希澤負責財政事宜,而謝伊負責公共政策。迄今為止他們已經有約20年的交情。米勒說,這一提名顯示川普將履行他的競選承諾。

米勒說:「川普的貿易政策是他競選的基礎,是他成為總統的基礎,所以萊特希澤和謝伊這些重要的貿易人物將會推動川普競選時的貿易政策,川普也一直在兌現這一貿易承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