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光靠BAT,撐不起中國經濟!(組圖)

【看中國2017年7月1日訊】現在的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從實業界到投資界,大家都在談論從中國「製造」到「智造」。確實,從中國製造的現狀到智造跨越非常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發展?發展的路徑、思路,到底怎麼落地?我相信,沒有思路的樂觀是盲目的樂觀。

先給大家看兩張圖。首先,我把BAT和製造業做一個對比。從盈利的角度看,BAT(B指代百度、A指代阿里巴巴、T指代騰訊)三家公司盈利總和佔整個上市製造業企業的百分比是四分之一。同樣這樣的比例在美國是1:15(在美國,粗略地說今天和BAT對應的企業為谷歌、亞馬遜和臉書)。


BAT三家中國公司盈利總和佔整個上市製造業企業的百分比(作者博客)

我們再來看一下上市公司的市值。BAT是在境外上市的,平均的市盈率只有30,如果我把它拿到A股,用A股的市盈率,我沒有用平均的市盈率,我給了BAT相當於前25分位的市盈率,這樣和製造業的上市的市盈率做對比,這個比例是多少呢?是1:2。也就是3家BAT的市值是1600家上市製造業企業的1/2,在美國這個比例是多少呢?是1:10。


BAT三家中國公司的市值總在整個上市製造業企業市值的百分佔比(作者博客)

顯然,BAT對中國經濟貢獻巨大,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製造業的現狀,光靠BAT撐不起中國經濟,BAT實際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製造業。

可以想一下阿里巴巴,從淘寶、支付寶再到to B的阿里巴巴,都是依賴於製造業的產能,有的時候是過剩的產能;BAT的T——騰訊,有一半收入來自於遊戲;BAT的B——百度,是靠大量的包括製造業在內的中小企業的廣告收入。

中國製造到「智造」,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產能過剩,成本上升

那麼,中國製造業的現狀是什麼呢?

我在過去的三年每個季度定期地對2000多家製造業企業做季度調查,這個調查結果也是不容樂觀,在過去的多個季度中,我們製造業的景氣指數一直低於50的枯榮線,一直保持在40多。那麼問題在哪裡呢?——產能過剩、成本上升。相信大家都知道,即使經過兩年的去產能,產能過剩仍然非常嚴重,涉及2/3的企業。也就是說,我調查2/3的企業產品供大於求,而且投資極度疲軟,每個季度只有2%到3%的企業在真正進行擴張型的固定資產投資。

缺乏前沿核心技術

另外,80%的企業沒有研發投入,在製造業,這是相當驚人的結果。這就預示著我們製造業面臨的第二個大的挑戰,就是技術。

以較為熟悉的機器人行業為例,機器人產業體系,首先要有高校、研究所,能夠進行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製造,核心零部件包括電機、減速器、感測器、控制器等等,然後再由主機廠進行組裝。另外,在機器人行業還有一個很有特色的、叫系統集成的過程,因為機器人不像智能手機充上電就能用,機器人也不是人,也不是說它到了車間以後就可以像人一樣靈活地工作,要根據你的生產工藝、生產流程,教它怎麼樣才是最優化的動作,這是系統集成的過程,這是面向行業的過程。

以前上課的時候經常會問同學,這樣的產業體系,如果從下到上,哪一個環節技術含量或者說含金量是最高?習慣了在商業模式上創新的中國企業家,很多時候第一反應就是系統集成商,因為這是直接面對行業的,但懂技術的同學知道,這個行業最核心的是在下方,是在核心零部件的製造上。我們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核心零部件的生產能力。

沒有核心的技術意味著什麼呢?實際上意味著我們在「與狼共舞」。

以製造的成本為例,機器人在2009年製造成本大概是32萬,到了2012年有小批量生產的時候,製造成本是25萬。再去看一下日本安川機器人,他們只有16.8萬,也就是說,他們的成本比我們低近50%,我們怎麼和它競爭?為什麼比我們成本低這麼多?原因也很簡單,我們做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經常都是要從日本進口,日本人賣給我們的核心零部件是賣給他們本國企業的三倍的價格。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我們在工業化初級階段已經習以為常的模式已經終結。想一想當年我們老三代的時代,每個家庭都希望有冰箱、彩電、洗衣機。我們怎麼辦呢?我們就是把海外進口的電視機拆開,依葫蘆畫瓢造一個,質量也很差,但是非常便宜,可以賣給當時還不富裕也要求不高的中國人民,我小時候都看過帶雪花的國產電視機。

因為我們有巨大的腹地,有了產量,賺了錢可以反哺研發。這是我們原來的套路。現在這個套路已經走到頭了。現在把別人的機器拆開,依葫蘆畫瓢,造得不如人家好,成本還比別人貴。機器人製造的成本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明顯的下降,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我們很快發現我們想提高質量的時候,我們非核心零部件都需要進口,從傳送帶,恨不得到每個螺絲釘,都得進口,所以我們的成本到現在一直下不來。

(原文有刪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智匯長江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