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仗將軍」王甲本 與日軍肉搏犧牲的上將(組圖)
「硬仗將軍」王甲本壯烈殉國後,被追授陸軍上將。(網路圖片)
八年抗戰期間,蔣介石領導全國軍民浴血抗日,國民黨陸軍傷亡321萬名官兵,206位將軍殉國,「硬仗將軍」王甲本更是抗日殉國的8名國軍上將之一,也是唯一和日軍拼刺刀肉搏犧牲的軍長。
青年時代投身革命 東征北伐
王甲本(1901∼1944)字立基,雲南省曲靖富源縣人,犧牲時任國民革命軍第79軍中將軍長,戰死後被國民政府追授陸軍上將。
青年時代,王甲本由義父範石生介紹,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第14期炮科,以全優成績畢業,被護國滇軍第一軍軍長顧品珍看中,收為部下,從此王甲本走向了一條報國之路。
1921年,王甲本投奔義父範石生的第16軍,參加孫中山、蔣介石先後領導的討伐陳炯明、瀋鴻英等叛逆的東征北伐戰役。1935年,第51師少將旅長王甲本被陳誠派往南京陸軍大學學習,併進入陸大甲級將官班深造。畢業後出任中央軍第18軍第98師副師長。
沃血淞滬 戰功卓著
淞滬會戰金山戰場,國軍浴血奮戰,寸土必爭。(網路圖片)
1937年8月13日,淞滬抗戰爆發。8月15日,王甲本隨陳誠土木系第18軍第98師從武漢開赴戰場,是全國第一支趕赴上海的援軍。
8月22日晚,日軍第3師團、第11師團及第8師團一部,從川沙、獅子林、寶山等地同時登陸,向寶山、羅店、瀏河之線南犯。寶山、羅店一線的戰鬥空前慘烈,堪稱「血肉磨坊」。國軍將士用血肉之軀與艦炮、飛機、坦克、戰車配合的日軍血戰4天4夜,上千將士壯烈犧牲,下級軍官和士兵傷亡達三分之二,旅、團長傷亡達半數以上。
第18軍第98師副師長王甲本親臨第一線,帶領所部官兵打退了日軍的5次衝鋒,一舉收復月浦。此役,第98師9000餘人,傷亡4960人,包括年僅28歲的第98師3營營長姚子青。一場血戰下來,從王甲本身上取出了31塊彈片。
淞滬會戰後,王甲本所在98師因作戰有功受到嘉獎,軍委會決定以98師為骨幹擴建為第79軍,下轄76師和98師,師長夏楚中升79軍中將軍長,王甲本副師長也因戰功升任98師師長。
治軍有方 屢挫敵鋒
武漢會戰期間,王甲本親臨前線,用抗日救國的道理教育全體官兵,鼓勵士兵狠狠打擊日本侵略者。他治軍嚴格有方,曾下達「四殺」禁令:臨陣逃避者殺!無故擾民者殺!官兵同賭者殺!姦淫婦女者殺!因此他的部隊以紀律嚴明、驍勇善戰著稱。
1941年,王甲本被晉升為陸軍第79軍軍長。
1943年5月,王甲本指揮79軍參加鄂西會戰,率暫6師、98師和194師機動殲敵,重創日軍,打了幾場漂亮仗,被授予二等雲麾勛章,79軍獲贈「我武維揚」旌旗。同年,在歷時56天的常德會戰中,王甲本指揮79軍英勇作戰,進行了大小數十次戰鬥,建立了卓著戰功。
八年抗戰,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22場大會戰,王甲本就參加了其中9場大會戰,足跡遍及滬、粵、桂、皖、湘、鄂、贛等省,身經大小二十餘戰,屢挫敵鋒。
立「倭寇萬人塚」碑 被譽「硬仗將軍」
王甲本參加過1939∼1944年期間的四次長沙會戰,率部打了一個又一個漂亮的殲滅戰,取得了輝煌戰果。
在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日軍主力一部企圖在長沙附近磨盤州偷偷渡河撤退,被中方軍隊發覺,王甲本親率其屬下第294團,在磨盤山北岸建立起防禦工事,狙擊日軍。日軍向陣地展開了瘋狂的進攻,王甲本身先士卒,率官兵與日軍浴血奮戰,激戰30餘小時。雙方短兵相接,不時發生肉搏戰。
王甲本指揮若定,全體官兵團結一致,共同殺敵,這一仗共斃傷敵千餘人。他們把死亡的日軍全部挖坑埋葬,並立「倭寇萬人塚」石碑,「甲本葬敵」在日本一直傳為佳話。
第三次長沙會戰期間,王甲本擔任長沙外圍守備指揮官,他日夜戰鬥在指揮所中,並親自巡視陣地,詳細瞭解前線戰鬥局勢的發展和部隊的傷亡、士氣等情況,適時地作出了正確的兵力調整。他命第98師固守霞凝港、撈刀河一線。戰況危急時,王甲本親率第292團從撈刀河側翼攻擊日軍,與敵激戰兩天三夜,阻止日軍突破防線,以待主力集結長沙佈防。在戰區長官部的統一部署下,國軍展開追擊,王甲本將軍又親率第294團奮勇出擊,猛追敗退的日軍直至汨羅江北岸,殺敵無數,繳獲甚多。王甲本軍長榮獲「硬仗將軍」的光榮稱號。
血戰衡陽 與敵肉搏壯烈殉國
1944年,日軍發動最大規模的「一號作戰」,企圖一舉打通粵漢、湘桂鐵路線,逼迫蔣介石國民政府投降。長衡(長沙衡陽)會戰(亦稱「第四次長沙會戰」)成了王甲本的最後一戰。
1944年8月8日,衡陽城經過40餘天激戰終於淪於敵手。王甲本奉命率領79軍奔襲300里,從衡陽外圍向南,抵達湖南東安縣冷水灘和紅爐寺一線阻擊日軍,以屏障廣西大後方的安全。
9月7日黑夜,日軍便衣部隊向第79軍軍部準備進行襲擊,王甲本將軍當機立斷,決定軍部立即向西轉移,命令警衛營加強警戒,其他各部遞次出發,然後他親自率領軍部手槍排在前開路。當他率部行至山口鋪大樹腳附近時,不期正與千餘日軍遭遇,雙方立即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黑夜中,王甲本依地勢指揮手槍排還擊。密集的子彈向王甲本和他的手槍排襲來。子彈洞穿了王甲本的身體,他健壯魁梧的身體晃了晃,殷紅的血,順著他的身體汩汩流淌。
正在與敵人搏鬥的副官吳鎮科看到軍長中彈,一刀刺穿了一個日本兵後衝過來,大聲對著正與日軍士兵拼刺刀的幾個參謀喊:「羅參謀,你們掩護,我背軍長走!」羅參謀擋住了圍上來的一群日軍,用身體護衛著軍長。吳鎮科背起受傷的軍長。鮮紅的血,從王甲本的腿上、身上流出來,染紅了年輕副官吳鎮科的身體。
王甲本喊:「鎮科,快把我放下!」吳鎮科堅持著:「不,軍長。」走出沒多遠,槍聲越來越近,越來越激烈。他們被日軍團團圍住。王甲本掙紮著說:「快把我放下來!」玉琪亭就在眼前,吳副官把軍長放在亭子裡,從亭子旁邊一個死去的日軍士兵手中抓過一支槍,對著蜂擁圍上來的日軍士兵猛射。
王甲本赤手搏鬥,端著從日軍手中奪過的刺刀,刺向一群鬼子兵,戰至渾身是血……最後,日本兵端著明晃晃的刺刀刺向王甲本。王甲本搖晃著,倒在了亭柱旁。
當槍聲沉寂下來,天色漸漸明亮,附近的村民看到的是一幅慘不忍睹的悲壯場景:一塊空曠的泥地裡,橫七豎八躺著上百具形狀各異的軍人屍體。有幾十個中國軍人的遺體,更多的是日本士兵,有的撲倒在地,有的身軀蜷曲著,有的手中還握著槍。
不遠處,一個古舊的八角亭,亭子的四周是一堆軍人的遺體,亭柱上靠著王甲本。他的臉上被刺刀劃開,鮮血順著他的臉頰流淌到脖頸,胸前一片血肉模糊,他的手上耷拉著已被刺刀剜開的肉,上面是凝固了的血。他的面前是一大片日軍的屍體,那是被他刺死的日軍士兵。他的胸部和腹部中了幾彈,也有刀傷。
在離他不遠處,一個斜躺著的中國士兵,年輕稚氣的臉,全身已血肉模糊,胸口處被刺刀深深刺穿,汩汩地往外淌著血。他就是副官吳鎮科。在他的旁邊,躺著羅參謀,一位戴眼鏡的中國軍人,年輕英俊的臉,斷了鏡架的眼鏡在臉上歪斜地耷拉著,幾塊碎裂的鏡片掉落在他的胸前,破碎的鏡片上有點點血跡。旁邊還有二十幾個中國軍人的遺體,他們的身上可見多處刀傷。
民族英雄 國人永遠懷念
1944年,王甲本將軍壯烈犧牲後,國民政府追認他為「抗日烈士」,追晉他為陸軍上將,是抗戰殉國的8名國軍上將之一。
1946年,為紀念英勇為國捐軀的王甲本將軍,雲南家鄉的人民將他的出生地富源縣中安鎮改名為「立基鎮」。王甲本將軍曾捐資一萬零八百大洋資助建設清溪中學(現富源一中),並題書「振鐸樹人」。
王甲本犧牲之後近70年間,湖南東安縣井頭圩鎮芭蕉村的老百姓自發為他守墓、掃墓,懷念這位抗日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