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一帶一路「與產能過剩之錯誤認識
【看中國2017年5月28日訊】談到「一帶一路」可能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正面效應,一個流傳廣泛的觀點是,「一帶一路」有利於為中國過剩資本的尋找出路。真正釐清這個問題,有兩個關鍵點:首先是中國資本是否過剩;其次,對於國際資本而言,「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的投資環境是否具有吸引力,換言之,在那裡的投資是否能夠得到安全合理的回報。
中國資本是否過剩
眾所周知,雖然中國北京、上海、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準,但是由於收入的地區差別和人群差別很大,從總體上看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按照美國中央情報局的2016年的數據,以「購買力平價」標準計算,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一萬五千四百美元,在世界上二百三十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一百零四位。
值得一提的是,「購買力平價」主要用於經濟規模和生活水平的國際比較,但是在國際貿易和投資的實踐中,商品和投資的計價和交易都是按市場匯率進行的。按照人民幣市場匯率計算,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只有八千三百美元左右,大約是美國的七分之一,德國的六分之一,日本的五分之一。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一個資本輸入國,不應存在總體上的資本過剩問題。
對於實體經濟而言,中國的資本不僅沒有過剩,而是嚴重不足;資金緊張更是達到妨礙中國民營企業的生存的地步。由於中央銀行超速增發貨幣,不少溢出的資金爭相流向虛擬經濟,但這些資金並不是真正的過剩資本,虛擬經濟的增長以實體經濟的衰弱為代價,掌握貨幣發行權的政府掠奪了民眾的資產。人民幣不是國際流通貨幣,中國也無法通過發票子的方式來增加資本財富總量。
正因為如此,所謂「需要解決中國資本過剩」的問題,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拿這個偽命題來論證「一帶一路」的合理性完全站不住腳。當然,作為一個開發中的國家,中國需要大量的資本投資,這並不等於說中國不應該進行海外投資。資本的本性就是追尋高收益的回報,或由於產業整合升級的考量,或由於市場份額的考量,中國在吸收資本的同時進行一些海外投資也是一種常態。
「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的投資環境是否具有吸引力
但是這種投資應該是市場導向的投資,應該是以商業回報為主要考量的投資,正因為如此,投資目的國的投資安全和資金回報應該是投資的標準。從理論上講,發達國家的資本比發展中國家充裕,他們的逐利能力也比發展中國家強,在他們望而卻步的地方,想必投資環境也好不到哪裡去。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尤其是特別熱心爭取中國投資的國家,恰恰就是這樣一些國家。
這些國家首先存在的問題是投資安全問題。從巴基斯坦、阿富汗到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等中亞中東北非,極端原教旨主義和恐怖活動嚴重。除了資金安全之外,還有投資的經濟和市場環境問題,例如,在一些中亞國家,由於人口分布稀疏,基礎設施投資的收益極其低下。同時,還有一些通過政治友好的姿態來吸引中國投資的國家,那就更不是符合市場規律的理性投資了。
事實上,近些年來,甚至在「一帶一路」提出之前,中國在上述國家的投資遭遇滑鐵盧的例子已經不在少數,很多大型工程因為政治因素的變化成為爛尾工程,已經進行的投資無法達到預期的效益,給相關國家的大筆貸款也成為無法歸還的壞賬。不僅國有企業的對外投資如此,一些政府引導、民間參與的投資也是如此。
綜上所述,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根本沒有供「一帶一路」宏偉規劃所揮霍的所謂「過剩資本」;與此同時,中國向「一帶一路」地區的投資從商業意義上看也不可能是一種有效率的投資,它根本不是、也完全不可能成為中國稀缺資本的合理「出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