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芬蘭人不怕假新聞和大外宣?(圖)


芬蘭(圖片來源:Pixabay/看中國配圖)

【看中國2017年5月4日訊】最近各種假新聞,尤其是來自對西方民主選舉有敵意的國家所製造的假新聞,在美國與歐洲選舉當中成為注目焦點,而不只是關於選舉的假新聞,網際網路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虛假資訊,讓社交媒體公司以及各國媒體都感到困擾。然而一位芬蘭內閣官員指出,外國製造的大外宣跟網路上的假新聞,對於芬蘭人不起作用,這位官員分享了芬蘭人免疫的秘密。

我們每天都在網上看到許多似是而非的新聞或信息,有些甚至還附有照片或視頻,這些資訊都會影響到我們對某個人、某間公司的看法,如果在選舉時或是消費的時候,就會影響到我們是否投票給這個人或是否購買這家公司產品的決定。

芬蘭人對抗假新聞的「第一道防線」

在華盛頓的喬治城大學最近舉辦了一場研討會,名為「新聞、另類事實跟宣傳:網路在信息影響戰中扮演的角色」,來討論正在困擾世界各國的假新聞現象。「另類事實」(Alternate Facts)這個詞是來自於今年1月22號白宮顧問康韋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被問到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在記者會上提供了一個不符合事實的數據,康韋說斯派塞「提供了一個另類事實」。

芬蘭總理辦公室的政府信息辦公室主任馬庫.曼提拉(Markku Mantila)最近參加在華盛頓舉辦的網路安全會議時指出,整體而言芬蘭社會對於網上假新聞以及外國宣傳戰的承受能力比較高,而他認為正是因為芬蘭政府從根本上就做對了一件事:「我們的年輕人是世界上教育程度最高的。這聽起來是個不尋常的說法,但我真的相信,我們芬蘭人之所以在當今的網路環境能挺得住,歸功於我們的基礎教育,學校很好,老師也很好,而他們就是我們對抗信息戰的第一道防線。」

根據聯合國的「教育指數」(Education Index),芬蘭的教育指數與丹麥、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並列世界第一。而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2014年的排名,芬蘭的高等教育也是世界第一。芬蘭的基礎教育制度免學費,並且提供學生免費的飲食,義務教育全部由政府補助。而如果學生住在鄉下地方難以到學校上課,政府也會提供免費的交通系統,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受教育。芬蘭教育的宗旨在於教導學生「學習如何學習」,培養批判思考能力,要成為「照顧自己的成人,並有能力做負責任的決定,並積極參與社會的公民,並關心其他需要幫忙的人。」而在成人之後,還有各種成人教育,當中的自由教育是要為芬蘭公民「提供人格多元發展,溝通能力,以及追求民主平等以及多樣化的社會」。

「德國麗莎事件」,假新聞的真傷害

芬蘭總理辦公室的政府信息辦公室主任曼提拉在會上提到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去年在德國的麗莎事件。2016年1月,在德國境內的俄羅斯移民的網站上開始出現一個新聞,說一名住在柏林的13歲俄羅斯裔德國女孩麗莎(Lisa),被三名來自中東的移民綁架並且強暴長達30個小時。這個新聞很快被網民四處轉貼,也被媒體報導,而俄羅斯的官方媒體更是加強報導。這導致了許多在德國的俄羅斯人上街集會抗議,反對黨以及德國人民以此來批評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移民政策,德國社會也產生反移民的情緒,一些反移民的政黨以及政治人物也因此聲勢大漲。但結果這根本就是假新聞,但是對立和分裂已經造成了,而且即使經過澄清,許多人還是繼續相信這個假新聞。

由此可見由外國透過假新聞製造的信息戰,的確能夠造成某個國家的社會分裂,以及影響該國的政治或選舉。因為這個案子造成的紛亂,北約更特別撰寫了報告,來分析假新聞以及俄羅斯以假新聞對西方國家進行信息戰的做法跟影響。

愛沙尼亞外交部信息辦公室主任瑪利亞.勃勒伐斯(Maria Belovas)說,對抗信息戰,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要抱持疑問的精神:「我說的不是反宣傳,而是如何應對宣傳,做法就是要提高意識,讓大家知道什麼是宣傳,什麼是謊言,什麼是真相,應該要去核實事實。而這個基本上從小學一年級就要開始。比起現在,當然20年前要來的簡單。我女兒最近告訴我一個她在網路上找到的'科學事實',我問她你怎麼知道那是真的呢?她說:'因為我在YouTube上看到的呀'。我再問她:'你有其他消息來源嗎?這是一名科學家在YouTube上講的嗎?',她說:'不是,就是個網紅。'我再問:'那他上過學嗎?他是科學專業嗎?'。我試著借由問她這些問題,讓我女兒瞭解,在網際網路上的資訊,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我女兒才12歲,但我們看到32歲的人、62歲的人,也在做一樣的事。」

當天這場關於假新聞的研討會的主持人是曾經擔任過華爾街日報、巴爾的摩太陽報記者的希歐罕.勾曼(Siobhan Gorman),她強調媒體也扮演著對抗假新聞的重要角色,所以媒體必須要更小心的維護自己的信譽,記者們必須要拒絕點閱率跟收視率的誘惑,不要急著對某一個事件作出判斷,要進行更多的核實,提供更全面的新聞,因為有時候急於取得一個獨家專訪,但最後可能得不償失。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